如何改掉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毛病(原創,“育子夢”徵文獲獎文章)


轉眼間,兒子已經9歲了,上四年級,是個小夥子了。兒子總體來說是個乖孩子,但也有許多小毛病,如粗心大意,做事拖拉,膽小等,但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拖拉症。

兒子的拖拉表現在吃飯和寫作業上尤為明顯。往往孩子身上的毛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吃飯的拖拉可能是他奶奶在他小時候慣的,從小就追著餵飯,總怕他吃少了。兒子吃飯的時候,他喜歡看著電視或IPAD視頻,一小口一小口地嚼,還挑食,這不好吃,那不好吃,因怕他吃不飽中間還得根據他的需求準備“佳餚”,一頓飯才算吃完,所以時間上就沒譜了。寫作業也同樣如此,吃完飯通常要休息十分鐘,等他慢吞吞地坐到書桌前時早已超過十分鐘,寫了半個小時的作業就要求休息十分鐘,寫作業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小插曲”,如上廁所、喝水、吃零食,玩橡皮等。中間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到,大人若不提醒他,他就會裝著不知道,繼續玩,只要你不叫他,他就玩,毫無時間觀念。

為了改掉他的拖拉症,我們父母也是想盡辦法。如規定吃飯時不許看電視,不許挑食,規定寫作業的時間,在旁邊放個鬧鐘,甚至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等,均收效甚微。後來乾脆從一個點入手,先從寫作業開始。

首先,強調時間觀念,必須守時。我規定寫作業中間可以休息,但必須守時,休息時間到必須回到書桌前;寫作業必須四十分鐘以上中間才可以休息,並嚴格執行;休息時間長短由我說了算,從五分鐘到十五分鐘不等,做作業效率高、質量高、錯得少休息時間就多,反之休息時間就少。這招對他挺管用,因為主動權掌握到我手上,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也想中間多玩一會兒,所以寫作業的效率就高了一些。 其次,作業前作好充分準備,營造安靜專注的環境。寫作業前我會提醒他去上廁所,喝水,吃水果等,把所有可能他寫作業過程中要找理由去做的事讓他提前做了,並告誡他中間不許再耽誤時間去做了,中間他也不好意思再找出理由去做別的事,後來慢慢也認可了,所以他基本能保證至少四十分鐘內專注地寫作業,這很重要。 第三,決定作業先後順序的主動權交給他。以前都是我們家長給他規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有多少作業他心理並不清楚,經常寫完一項作業就會不耐煩地問“還有什麼作業呀?”顯得很煩躁,因為他覺得怎麼老是有做不完的作業。現在我讓他自己安排,我會指導他把當天的作業全部梳理一遍,在時間上作個大概的估計,並讓他按自己的興趣來安排做作業的順序,目的是要讓他明白,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他也挺樂意的,而且他心理也有數了:大概還有多少作業的量。作業多的時候他自己也有緊迫感,也會自覺地少玩一會兒。 第四,休息時間和節約的時間由他自己自由支配。以前我總是要求他空餘時間應該看什麼書,不要玩樂高,他比較反感。後來我發現在中間休息的時候讓他做他喜歡的事,比如拼樂高,做科技小製作,研究一下小魔術,休息時間到,你一叫他,他就會很樂意地返回到書桌前繼續寫作業。於是作業中間休息或週末下午的時間我就讓他自己自由支配了。 最後一點,多鼓勵,讓他嚐到做事快的甜頭。以前要是作業少我就會額外給他加一些作業,他很反感,認為即使做完作業也沒有時間玩,媽媽還是會給我加作業,所以做作業老是磨磨蹭蹭,任憑你家長在一旁乾著急。現在我告訴他只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作業,不會再給他額外加作業,節約的時間全部由他自己支配。他心理就平衡了,願意儘快地做完作業,以便贏得更多玩的時間。當然,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與此同時,我也為兒子做出榜樣,自己做事情儘量不拖拉。

教育好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其實就體現在每天細瑣的小事上,沒有太多大道理可講,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面對孩子的毛病,父母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寬容,用心觀察和總結,對症下藥,慢慢想辦法,千萬不要只埋怨,只批評,不管你的孩子以後是“花”還是“樹”,從小開始他就需要你的細心的栽培,他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一蹴而就地就長成你所期望的“花”或“樹”,缺水就澆水,缺肥就施肥,長歪就扶正,長蟲了就打藥……而不是隻呆在一旁“靜等花開”。目前,雖然兒子的拖拉症已經改進了不少,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和進一步鞏固,所以在引導兒子改掉拖拉症的路上我和兒子將繼續努力前行。

如何改掉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毛病(原創,“育子夢”徵文獲獎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