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臺:比大數據更適合一般企業,也更具商業價值

​導語

2019年被業內稱之為“數據中臺元年”——一切源自於“數據中臺”的概念日益被人們所關注。

在企業數字化治理、AI和大數據等環繞的商業環境中,數據中臺更加註重對應用場景的匹配、更加註重數據資產的有序管理與挖掘的特性,讓人們看到了無限廣闊未來。

數據中臺最先出現也發展最快的領域是電商。近來,隨著“雙11”塵埃落定、“雙12”戰火初起,各大電商巨頭在前臺廝殺的背後,離不開各自數據中臺的強力支撐。也因此,業內最近對於阿里和京東數據中臺體系的分析和對比熱度不退。

數據中臺:比大數據更適合一般企業,也更具商業價值

數據中臺到底有何價值,讓眾多企業先後的去搭建呢?

數據中臺的價值核心、內在機制

數據中臺的核心價值,在於幫助企業將瑣碎的業務數據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整合,形成符合企業特徵的價值實現通道——也即企業的“數字資產”。在此過程中,數據中臺所瞄準的主要問題是提高企業的數據管治能力、提供數據管理工具、提升數據利用效率。

以阿里巴巴為例,其數據中臺系統由多元數據採集和接入、公共數據中心、統一數據服務三個核心板塊構成,成功在新零售、金融、物流、營銷、旅遊、健康、大文娛、社交等阿里商業生態中,實現了業務數據化和數據業務化,為業務前臺和雲端雙向賦能。

數據中臺:比大數據更適合一般企業,也更具商業價值

圖片來源:愛分析

在商業應用層面,阿里巴巴對外開放的數據中臺,2018年曾幫助海底撈旗下的雲上撈APP會員猛漲,更智能的是應用能夠對每位用戶精準畫像,記得住每一位用戶的口味和喜好,進而實現個性化、定製化的"千人千鍋"服務。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雲上撈註冊會員已達到4500萬人,較之2018年增長50%。此外,已經享受阿里數據中臺服務的還有央視、華碩、大潤發等。

阿里以外,京東的數據中臺建設速度也較快。2017年末京東內部將技術團隊拆分為前臺與中臺兩大板塊, 前臺對應接商城各事業部、中臺服務於共性需求, 以API(接口)形式支持前臺研發,截止當前已經完成了所有京東核心業務數據的整合和模型搭建。據悉,2019年的“618”京東數據中臺系統高效運轉,為公司節約了的硬件成本超過1億, 而不久前的“雙11”基於數據中臺京東推出的價格健康度管理系統深受用戶好評。

數據中臺發展的現實挑戰

當前,大數據與AI概念風靡,激進者聲稱“數據即石油”。然而數據本身是無法與數據資產劃等號的。缺乏從業務角度出發數據規劃、數據整合,數據也只是冰冷的記錄或統計。真正讓數據發揮威力並讓大數據、AI更加具備可行性的,正是數據中臺。

數據中臺:比大數據更適合一般企業,也更具商業價值

圖片來源:搜狐

從企業應用角度而言,如何應用數據中臺管理業務數據、挖掘數據價值並非易事。挑戰來自於數據中臺產品的成熟度、企業數據建設能力、企業效資源投入、技術和安全風險、組織管理體系等多方面。此類問題不解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便無從談起——更無數字資產可言。

臨淵羨魚不若退而結網。依據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常規流程和信息系統的基礎要求,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在缺乏成熟數據中臺產品可供選擇、企業業務數據化程度低的情況下,主動擁抱數據中臺時代最有效的應對策略和實施步驟乃是:

1、加快業務數據沉澱,對分散的業務數據進行統一規劃、蒐集、存儲,建立數據資產目錄,為業務數據化管治奠定基礎;

2、推動跨界數據互聯,對全業務場景中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數據鏈接進行識別和規劃,結合企業特徵和長征方向梳理業務數據需求場景。

3、構設可視化、規範化企業管理流程,瞄準運作效率和用戶價值,推動前後端數據的業務化歸集和輸出。

4、接入成熟平臺,或搭建小而美的數據中臺,生產加工、物流運輸、財務管控、市場營銷、客戶管理等各業務線形成快速穩健的數據價值加工通道。

如今,數據中臺對很多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但企業需要以業務需求來推動數字化進程,而不能一知半解就盲目進行,當企業在明確的業務需求驅動下,搭配完善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才能降低轉型失敗的幾率!


本文由MF麥盟諮詢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