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從一八四零年到一九四九年,我國從抵抗侵略到實現自我解放之路,首先由封建落後到自由民主的歷程,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一段值得記住的歷史。期間,我們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爭,在敵人的爪牙下,我中華兒女寧死不屈,最終取得了勝利。

近代史的開端,是一八四零年的鴉片戰爭開始的,彼時大清還是閉關鎖國的狀態,列強為了打開我國的關口,藉口對我國發動了鴉片戰爭,此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也成為了列強瓜分的肥肉。落後就要捱打,鴉片戰爭後,晚清王朝也不甘心就這樣被人侵犯,看到列強的軍艦大炮,也組建起了海軍。

一八八八年,北洋水師正式成立,這是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是清王朝建立的海軍中實力最強的,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支海軍,晚清政府每年撥出大量的銀子供給海軍建設,在當時,北洋水師的實力一度達到了亞洲第一,但就是這樣的一支近代化艦隊,卻在 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日本,當時日本的實習可是遠遠跟不上我們的,更何況我們還有這樣強大的海軍作為後盾,這我們都難以理解。

鴉片戰爭後,李鴻章主張興建海軍,但當時擺在晚清政府面前的是,政府無法自己造出鐵甲戰艦,當時清政府國庫還是很充裕的。一八七九年,清政府開始大量從國外軍口軍艦,順利建立了海軍基地。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一八八二年,朝鮮“壬午之變”,李鴻章海軍編隊往朝鮮,與日本海軍形成對峙,這才平息了事變。兩年後,朝鮮再次發生“甲申政變”,北洋艦隊再次赴朝,此次事變也被平息了,這也粉碎了日本想要顛覆朝鮮的陰謀。

這以後,清政府兩次戰勝,慈禧開始以為,北洋水師是亞洲第一的海軍,所以開始消減北洋水師的軍費,也下令停止進口軍艦,由於經費減少,北洋水師開始止步不前。

此時日本吃了兩次敗仗,開始大力發展海軍,那時候日本國內經濟緊張,為此,明治天皇縮減了皇室開銷,用來興建日本海軍。且日本兩次在中國這裡吃了虧,加上當時中國海軍的軍力也確實強大,日本就照著中國的海軍規模發展。但北洋水師自一八八八年後就因為經費縮減,海軍規模停滯不前,種種設備都已經落後於日本,但日本卻沒有就此停止發展海軍。

晚清政府卻還是沉浸在北洋水師過去的功績之中,幾年過去後,慈禧問李鴻章:“聽聞北洋水師實力遠東第一,世界第四,此事可是真的?”

李鴻章憂心忡忡,他深知幾年沒有發展海軍,北洋水師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於是他告訴慈禧,他觀看過洋人的艦隊,發現洋人戰艦規格完備,尤其日本當前大力發展海軍,購置戰艦,他告訴慈禧:“日本乃心腹大患!”

但這並沒有引起慈禧的重視,慈禧笑道:“日本乃小邦,不足為懼!”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李鴻章還想要勸慈禧改變想法,對慈禧說北洋水師已經六年未購置軍艦,很多戰艦已經生鏽,若是中日開展,北洋水師恐怕難以抵擋。但這個建議並沒與得到慈禧的重視,北洋水師也沒有能力再發展海軍。

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戰爭中爆發,同年九月,北洋海軍在運兵王東北大東溝返航的途中遇到日軍,雙方在黃海展開了一場極為慘烈的戰役,最終日軍因為地理不熟悉,加之遠洋作戰,先退出戰鬥。但是北洋海軍同樣也是損失慘重,此後,李鴻章因為害怕日軍的反擊,提出了“保船避敵”的政策,敵未到,先後退,將北洋水師全軍藏在了威海衛的避風港中,黃海和渤海的制海權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送到了日軍手中。

次年,日軍發動威海衛戰役,北洋水師被海陸包圍,困在避風港中,最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曾經“亞洲第一”的近代水軍戰隊,就這樣隕落在了山東半島。

北洋水師的戰敗,追根究底並不全在李鴻章當時採取的保守政策,還有很多的原因導致了它的覆沒,保守政策只是導致它慘敗的最終一個因素而已。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興起洋務運動,晚清政府大力興修海軍,到了八十年代,晚清政府已經有了四隻海軍,一八八四年,中法馬尾海戰,中方損失慘重,清政府痛心疾首,大力發展海軍,由此,北洋水師一度成為亞洲最強大的軍隊。

但一八八八年後,中國海軍在海戰上初嘗勝利,沾沾自喜,且滿足於當前的成就,於是清政府開始消減經費,嚴禁北洋水軍再添軍艦、炮彈和軍火等等,北洋水軍的發展舉步維艱,李鴻章只能通過通過天津的兵工廠生產炮彈。但因為經費的銳減,問題也接踵而至,戰艦無法更新,時日一長,戰艦就開始生鏽,炮彈軍火也不完備,北洋水師實力日漸衰落。

其次,清朝後期官員之間的黨派鬥爭激烈,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鴻章為代表的北洋洋務派關係日漸惡化,翁同龢是光緒帝的老師,光緒帝對其言聽計從,認為李鴻章過於謹小慎微,還下令讓李鴻章將全部的北洋軍隊送上戰場,清流言官認為洋務派畏懼敵軍,並對此深痛惡絕。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北洋水師禁止增加軍備的命令就是翁同龢下的,除此之外,帝黨在朝堂上對淮軍及北洋派也多有打擊,除個別外,幾乎人人遭到彈劾,時任御史的李念慈甚至有“淮將除聶世成外,無一善良”這樣的話,帝黨的這些舉動,都是打擊李鴻章的一種手段。

北洋水師內部也有腐敗現象,北洋水師初建時後備人才不足,大多將士都出自於晚晴軍隊,李鴻章不想長期如此,於是開辦天津學堂,為後輩儲蓄人才做準備。後來天津學堂的畢業生也陸續加入北洋水師,但是在這期間,北洋水師內部已經自己形成了黨派之分。

與此同時,北洋水師和北洋陸軍的關係也不是非常好,在戰鬥中,北洋陸軍表現的很勇猛,但和北洋水師相互配合,最終卻敗給了日軍。

在整個戰爭期間,北洋水師並沒有明確的戰略,對於和日軍奪取制海權的作戰中,北洋水師從未制定過戰略,而日軍則是制定了非常明確的作戰方案,在這一點上,北洋水軍就已經落後日軍,日軍掌握了戰爭的主導權,所以在對戰中,北洋水軍總是處於被動地位。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加之日軍在海軍裝備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北洋水師,當時大多數人已經意識到清政府的海軍比不上日軍,但在陸軍的人數上,清軍也能在陸地上完勝日軍。但是那時候戰爭已經不是靠人數就能獲得勝利的了,清軍很多軍隊仍然還是遠古的作戰方式,而日軍已經是槍支大炮,所以在陸地上,清軍也是敗給了日本。

在技術上,北洋水師也很落後,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北洋水師就露出了一個缺陷,缺乏帶反向後座裝置的速射炮,這對於北洋水師來說是一個致命的缺陷,除此之外,北洋水師還缺乏快速巡洋艦,航速太慢讓北洋水師子啊戰局上顯得更加被動,加上財政困難帶來的種種現象,北洋水師已經處於劣勢。

在訓練上,北洋水師也存在著一些現象。水師教習中有一名英國的教官,他對海軍有著深刻的瞭解,而且對於中國給他的這一官職也極為重視,訓練也十分的嚴格,在這樣的氛圍下,北洋水師也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

然而,北洋水師的士兵們在一開始還服從這位英國教官的管理和訓練,等到這些士兵逐漸往上升了之後,就再也不服從洋人對他們的管理,儘管這位教官十分盡心盡責,但有了一定經驗之後,他們再也不能容忍一個洋人對他們指手畫腳,最終朗威被迫離開北洋水師。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從這件事上我們不難看到,北洋水師內部排外情緒非常嚴重,但在當時列強侵犯的背景下,中國人對於洋人都抱著一種敵視的心態,就演變成了技不如人,但又不聽指導的現象。

甲午戰爭的戰敗不僅是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也沉重的打擊了中國,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嚴重的危機,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化,另一方面,他還加強了日本的國力,日本從這一站之後,躋身強國之列。

北洋水師的興建代表了晚清政府的一個強盛時期,但晚清政府腐敗和自大的現象並未有所改變,從一定意義上說,晚清政府的陋習導致了北洋水師的戰敗,那時候晚清政府還沉浸在“天朝威嚴”的美夢之中,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當時的清政府,包括大部分國民,應該都是這“不知道世界”的人之一。

北洋水師的隕落是令人惋惜的,不過在當今看來,就算沒有外侵,北洋水師的內部問題,最終也會導致它走向衰落,但這並不能掩蓋它曾經的輝煌,以及它在我國的歷史上具有的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