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零售業得到空前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隨著中國零售市場得到全面開放,各種形態的零售業陸續出現,有百貨店、超級市場、專業店、專賣店、便利店、網店等,逐步向多元化發展,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連鎖經營。

中國零售業是國民經濟中市場化程度最高和開放最早的行業之一,零售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深深吸引著很多外國大型零售企業。那麼,中國零售業的發展經歷哪些發展階段呢?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一、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歷程

01 計劃經濟時代發展期

這個時期的時間跨度是從1949年到1977年,即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1949年新中國宣佈成立,在經歷了長達八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三年之久的解放戰爭之後,我國工業百廢待興,商品物資更是嚴重匱乏,只有少部分人通過特殊渠道可以取得一些“洋貨”之外,市場上可流通的商品少之甚少,而當資源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的時候就必然形成壟斷,這些少數資本家鬨然抬高物價,使得整個經濟環境異常的混亂,所以國家這時候就想出了將這些私有化經濟國有化的策略來消除這種壟斷現象!所以1950年4月中國百貨公司成立,在全國範圍內組建百貨商店,那時各級政府都提倡至少要將百貨店開到鄉鎮一級的行政單位,也就是當年的供銷社。直到1953年9月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宣佈完成,百貨商店全部掌握在了國家手裡。在隨後的幾年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國走進了大躍進時期,“以糧為綱”、“以鋼為綱”成了國家發展的主旋律!趕英超美的口號一天比一天喊的響,全民大鍊鋼時代來臨,從此中國手工業、輕工業發展停滯不前!這使得我國物資匱乏、商品單一的局面加劇,這也就造成了計劃經濟的後果,票證時代的開始。這時候的百貨商店不像是一種市場經濟的產物,更像是一個國家職能部門,它的使命不是盈利,不是給人們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而是保證社會分配基本均勻,是一個保障性工作。所以此時的百貨商店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在制度的庇護下經不起一絲的風吹雨打。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02 改革開放時代發展期

這個時期的時間跨度為1978年至2000年。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開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會上鄧小平同志宣佈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自此我國從計劃經濟時代正式步入市場經濟時代,手工業、輕工業逐漸恢復,不斷地吸引外資,中國經濟呈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自然而然商品種類逐漸豐富,供應量也基本滿足市場需求。這個時候各種百貨商場如雨後春筍般的崛起,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商場裡的人更是絡繹不絕,人們再也不為有錢卻不能買自己喜的商品而煩惱了,人們再也不用為拿著各種票證排很長的隊而憂愁了!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斷的提高,消費習慣也就改變了,消費產品從原先的基本生活用品轉向高檔化妝品、金銀首飾以及各種時尚衣服了。這些曾經被一度禁止的商品的解禁進一步促進了中國零售業的繁榮。那個時候的百貨商場可謂出現了鼎盛時期。

可是好景不長,根據經濟學供求原理得知,在一種商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市場空間足夠大,社會大多數資源也就傾向於這些產業,直到有一天供過於求!在一種東西呈井噴式發展的背後肯定蘊藏著危機!1996年之後各個百貨商場大肆的擴張,商業模式一成不變,人們需求並沒有跟上百貨商場擴張的速度。造成了百貨業低潮的出現,很多商家開始思考著如何來吸引更多的顧客。終於他們想出了“絕招”:通過不惜一切重金的進行店面裝修,百貨商場自此換上了金碧輝煌的模樣。中央空調、大滾梯、紅地毯一時間成了各大商場的標配,而從成本控制的角度來思考這是有悖於商業發展的,裝修的資金最後都會轉嫁的商品身上由消費者買單。再加上此時各種綜合超市、品牌折扣店、工廠直營店和倉儲式商店一一出現,更加加劇了百貨商場的淘汰節奏。就這樣1998年成為了中國百貨業歷史上的“倒閉年”。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03 加入WTO後外商進入發展期

這個時期的時間跨度為2000年至2008年。2001年12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根據對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應該減少和消除非關稅壁壘,繼續擴大商業領域的開放。其實早在1995年和1996年,為了引入競爭,法國家樂福和美國沃爾瑪就落戶中國,加入世貿後,類似的外國零售巨頭更是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搶灘登陸。外國巨頭的湧入使得中國的百貨業又一次感到了危機的存在,在這期間又有一大批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百貨大樓陸續關閉。同樣存在著風險就存在著機遇,在外國零售巨頭給中國百貨業帶來強烈衝擊的同時也湧現出了大量轉型升級成功的中國本土零售巨頭,他們在面對這些外國巨頭的時候不是一味的抵制,而是虛心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先進的營銷方式和經營理念,提高服務質量。比如當時的西單商場為了滿足全家人的購物需求,專設中老年服裝專場,同時合理的調整品牌結構,中低端、高端品牌一應俱全。這樣一來能夠準確的滿足不同收入人群的各種消費需求,結果單是2006年一季度西單商場銷售同比增幅73.43%,在北京的零售百貨業中增幅排名第一。這個時候也提出了“顧客是上帝”的口號,中國百貨業從業者的服務意識提高。相比外國零售巨頭對中國零售百貨業的擠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對於中國傳統零售業的刺激和助力轉型升級,正是因為這些巨頭的加入,才迎來了百貨業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04 電商衝擊階段

這個時期的時間跨度為2009年至2015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各種商業模式也開始發展,2003年淘寶的成立意味著中國進入了電子商務時代,當然成立之初的淘寶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他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培養了中國人的網購習慣,將中國百萬網絡移民者培養成了忠實的網購粉絲,尤其是2009年天貓商城成立之後淘寶發起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更是顛覆了傳統零售業的三觀,據查詢2009—2013年雙十一當天的交易額分別為:5000萬元、9.36億元、52億元、191億元和350.19億元,這超過了很多實體百貨巨頭一年的交易額,這讓很多實體從業者真正地開始恐慌了,也真正地意識到了危機的來臨,可是面對阿里巴巴的崛起更多的人只是一臉迷茫的羨慕著別人,自己卻不知如何應對!在淘寶網培養了中國人網購的消費習慣之後一些我們現在熟知的電商品牌開始崛起,以自建物流著稱的京東、以品牌特賣會為主的唯品會、以圖書起家的當當網以及海外的亞馬遜等等,再一次的將中國網購市場推上了又一個高潮,電商平臺也由之前純粹的C2C發展到C2C、B2C多種模式並存的狀態,由當年的平臺式電商逐漸發展到自營式電商。

當然在電商市場上不得不提的還有跨境電商,其實當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之後,國內的一些現有商品和品牌已經不能滿足一些高收入人群了,人們的關注點開始轉向國外,尤其是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後,母嬰產品的海外代購更是異常的火爆,人們開始喜歡日本的馬桶、韓國的化妝品等等!剛開始只是一些有海外人脈的朋友幫國內的朋友進行代購,還沒有形成盈利的風氣,到後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海外商品採購需求後,很多人更是辭職專門去做海外代購,直到跨境電商的出現才算是真正意義的將海外代購規範化了,國家也針對跨境電商的發展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條例以保證跨境電商規範健康的發展!但是電商的崛起就意味著實體店面必須死亡嗎?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05 依託互聯網+為工具的實體經濟發展時期

這個時期的時間跨度為2016年至今。2015年後半年由於股市的大幅度下跌,唱衰實體經濟的調子不絕於耳!認為實體經濟必死無疑,未來必定是互聯網經濟的天下,可我不這麼認為,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之後,互聯網已經發展到足夠成熟,依靠互聯網本身盈利的時代即將過去,未來更多的是應用互聯網、把互聯網作為工具結合實體經濟發展的模式!

那麼很多人會問傳統零售百貨業究竟該怎麼辦才能做到不被電子商務打敗呢?我想人們還是應該靜下心來分析傳統零售業的長處所在,就像創業教父馬雲曾經說過的那樣,未來一切站著的消費必將會被電子商務取代,只有躺著、坐著的消費才是傳統百貨業發展的春天。傳統的零售業只有打造體驗式消費、場景消費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不被電商取代,打造集休閒、娛樂、餐飲、教育、醫療、購物為一體的購物中心,讓銷售商品只是一種手段而非最終唯一的目的,盈利方式多樣化,給商品更多的附加價值,就像開書店的可以靠賣咖啡盈利一樣,越來越多的跨界銷售,資源整合的銷售被人們所接受。

總之傳統零售百貨業只要做好轉型升級,整合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滿足人們快速增加的各種消費需求,就不會被電子商務所替代!不然一味的抵制和責罵電子商務只會讓自己淘汰的更快!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二、“新零售”成為發展趨勢

所謂新零售,是指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的零售。這一概念源於馬雲在2016年杭州雲棲大會上的演講,他指出,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裡,將不再有電子商務這一說法,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傳統的商超、百貨等業態賴以生存的客流被搶電商不斷搶走走,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實體店不斷的關閉。在業績迅速下滑的嚴峻事實面前,實體零售企業紛紛“控訴”與電商之間的不公平競爭,例如實體與電商之間稅收不平等的問題,調查顯示,對網絡購物的開票金額僅為30%,剩下的70%未繳納任何稅、費。此外,實體抱怨最多的就是假貨氾濫,這對於整體零售市場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傷害。然而,電子商務能獲得如此迅猛的發展,其實質原因是合理利用了互聯網技術和理念,形成一種適應互聯網數據時代的商業模式;真正衝擊各行各業和傳統行業的是人們固化的思想。實體完全沒有必要對電商如此排斥,因為電商帶來衝擊的同時,也正是傳統零售轉型升級的時候,它為傳統零售的轉型升級指明瞭方向。傳統零售的優勢強於網絡商城,關鍵是傳統行業面對當前的發展態勢,怎麼利用互聯網。

在新零售時代,企業將以電子商務、門店實體、移動互聯網為核心,通過融合線上線下以及物流,實現商品、會員、交易、營銷等數據的互通共融,將向顧客提供跨渠道、無縫化體驗。而隨著智能化購物設備的普及,新零售時代的店鋪將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實現門店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終端,智能終端取代舊式的貨架貨櫃,延展店鋪時空,構建更加豐富多樣的消費場景。傳統零售必須順應這一趨勢積極佈局新零售,迎接新零售的到來。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三、傳統零售業的發展建議

01 積極佈局O2O運營模式。

未來市場將會由電商還是傳統零售業來主導,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如今,傳統零售商也已經開始斥資進軍電商,而電商企業則紛紛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渠道,可以預見未來關於線上線下的爭奪與融合將會是零售業的主題曲。正如馬雲所說,在未來十到二十年,純粹的電子商務必將不復存在,電商的零售離不開實體的支撐,而為滿足消費者購物體驗,實體又不得不與電商進行合作。但是最終的均衡並非二者合作即可,兩個平臺的運行必須有強大的物流體系來支撐,保證整個O2O系統流暢運行,最大化的消滅庫存。所以,最終的博弈結果必然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相結合的新零售形態。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02 開闢農村市場。

隨著城鎮化建設,小康社會的建成,農村居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必然會有顯著的提高,對消費的需求也必然隨之增加.據資料統計,2018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0%,而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1%,可見我國農村和小城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方面,相對於中心城市,農村和小城鎮進行網絡購物的人群較少,競爭沒有那麼激烈。另一方面,在農村和小城鎮,消費者大多習慣於自己去實體店進行消費購買所需物品,對於新興的網絡購物方式依賴不大,市場的可接受度更具優勢。因此,傳統零售業有選擇性的、科學的在小城鎮和農村開設實體店是推動傳統零售業發展的途徑之一。

時代在變,傳統零售歷經哪些蛻變?探尋中國零售業發展的軌跡

傳統零售業曾經在互聯網的衝擊下掀起過一陣關店的浪潮,但這並非傳統的零售業業績不佳的病根,而且傳統零售業也並非一無路可走,很多企業已經開始積極尋求改變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新零售異軍突起的時候,傳統零售業需要打破常規,積極改革,掌握好與網絡零售融合與競爭的天平,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經營好實體店的同時,逐漸打造自身的線上平臺,進而推動傳統零售業的良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