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男兒血灑長城腳下,南口抗戰打出國威,湯恩伯雖敗猶榮

南口抗戰是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對日寇的一次大型會戰,這次戰役的影響力雖然不及淞滬會戰或徐州會戰,但它卻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名。在這次戰役中,國民黨第十三軍軍長湯恩伯可謂是大放光彩,他不僅率領所部重創日軍,還打破了日軍大本營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妄想。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相繼佔領北平和天津,為了滅亡中國,日軍大本營制定了侵佔我國華北的計劃。1937年8月,日寇華東方面軍發起了侵略上海的戰役,為了策應華東日軍,駐北平、天津的華北日軍打算沿著津浦、平漢、平綏三條鐵路線擴大戰果。南口是平綏鐵路線的交通要道,也是日軍侵佔我國山西、綏遠的通道。為了阻止日軍侵略山西,國民政府命令駐守在冀南的十三軍抗擊來犯之敵,於是中日兩軍便在南口發生了激戰。

黃埔男兒血灑長城腳下,南口抗戰打出國威,湯恩伯雖敗猶榮

湯恩伯

湯恩伯所屬的十三軍屬於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序列,這支部隊的將領都是清一色的黃埔系出身,他們裝備精良,善於打惡仗、硬仗。為了阻止日軍侵略山西,湯恩伯即刻命令所部進入南口。根據日軍的進攻路線,第二戰區司令部也做出了統籌安排,司令長官閻錫山緊急調十三軍駐守南口,並以十三軍和十七軍一部擔任正面防禦。為了策應湯恩伯所部,閻錫山還命令西北軍劉汝明部和晉綏軍35軍傅作義部沿平綏鐵路赴張家口、赤城佈置。

南口大戰前,中日兩軍已經劍拔弩張,開戰前夕,日軍精銳第五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1旅團已經沿著平綏線鐵路南下,這一路日軍非常驕狂。他們挾著佔領北平、天津的餘威,根本不把國民黨第十三軍放在眼裡。由於板垣第五師團進展迅速,日本華北方面軍為了防止第五師團陷入重圍,於是又從駐察哈爾關東軍中調集一部分日軍組成察哈爾兵團,以東條英機為總司令,沿平綏線西進威脅綏遠省會歸綏。兩路日軍互為犄角,南口已經成為了戰區的焦點。

南口位於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的交界處,這一帶地形複雜,很適合國民黨軍隊防守。從南口鎮往西,就是山西省,而往東則是河北省。從南口到張家口,中間隔著一片關隘,這就是被稱為天下險關的居庸關。居庸關周圍,山巒起伏,而且這些大小土坎山脈,也一直連綿到南口鎮的燕山山腳下,平綏鐵路就橫貫於燕山山腳,如此它便成為了日軍首要奪取的目標。

黃埔男兒血灑長城腳下,南口抗戰打出國威,湯恩伯雖敗猶榮

南口戰役局勢圖

在南口戰役爆發前,中日兩軍曾在長城古北口一線發生激戰,當時名將關麟徵可謂大放光彩。南口鎮就位於內外長城之間,從南口到長城隘腳,僅有一條羊腸小道可以通過。這條小道是國民黨第十三軍的後勤要道,通過這條小道,十三軍才能與南口外圍的中國守軍取得聯繫。

1937年8月7日,日軍第五師團開始向南口發起進攻。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是日軍內部著名的中國通,抗戰之前他長期駐紮在我國東北,偽滿洲國就是由他一手炮製。面對十三軍的抵抗,板垣徵四郎非常驕狂,不斷命令所部向我軍陣地發起攻擊。為削弱我軍的戰鬥力,板垣徵四郎甚至不惜釋放毒氣彈。

日軍第五師團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不斷向我軍發起突擊,因為敵軍裝備精良,我十三軍最初也傷亡慘重。不過,十三軍畢竟是國民黨軍隊中的精銳部隊,面對敵人的數次進攻,十三軍戰士英勇抗擊。南口鎮外圍的國民黨軍隊打得十分艱苦,在敵人輪番攻擊下,十三軍戰士甚至與日軍開展了白刃戰。這些黃埔軍校出身的好男兒在戰場上視死如歸,他們在南口鎮外圍大量殺傷敵人後,才遵照軍部命令撤出前沿陣地。

十三軍與日軍第五師團激戰一日,中國士兵傷亡達一千兩百多人,而日軍也付出了傷亡一千人的代價。雖然日軍最終拿下了南口外圍陣地,但十三軍官兵英勇抗擊日軍也給板垣徵四郎留下了深刻印象。8月8日,南口外圍戰役結束,同日日軍混成第十一旅團進至南口鎮郊外,板垣徵四郎為避免再次出現南口外圍之戰的不利局面,派出小分隊到南口郊外進行視察。板垣徵四郎發現,南口郊外的得勝口是日軍突破的希望,因為在得勝口中國軍隊駐軍很少,火力又弱,於是板垣徵四郎打算從得勝口進入南口城。

黃埔男兒血灑長城腳下,南口抗戰打出國威,湯恩伯雖敗猶榮

板垣徵四郎

8月8日拂曉,日軍向得勝口發起了進攻,這一次日軍準備了五十多輛裝甲車,他們在裝甲車和坦克的掩護下,不斷向得勝口中國軍隊駐地發起進攻。由於我軍沒有提前做好防備,德勝口很快便被日軍突破。得勝口失陷後,日軍已經完全推進到了南口關隘之下,這就讓十三軍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

日軍進展迅速,湯恩伯也始料不及,為遲滯日軍的進攻,湯恩伯緊急召集十三軍各師長開會。湯恩伯認為,日軍攻佔了南口外圍陣地,必然會從南口鎮西側的燕山山腳進攻,因為那裡地勢開闊,很適合日軍裝甲部隊的進攻。他當即決定,調集13軍89師防守南口鎮西側,為了給89師打氣,湯恩伯也對師長王仲廉下達了死守命令:人在陣地在,89師需要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王仲廉果然沒有令湯恩伯失望,在王仲廉師長的指揮下,89師官兵奮勇殺敵。南口鎮一戰,89師官兵傷亡過半,而日軍也付出了傷亡四千多人的慘重代價。89師在南口一線死守了兩天兩夜,期間89師官兵也付出了大量傷亡,湯恩伯看到這支勁旅已經完成防守目的,於是命令89師撤出防線。

黃埔男兒血灑長城腳下,南口抗戰打出國威,湯恩伯雖敗猶榮

侵華日軍

8月16日,日軍第五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五旅團進至長城防線,湯恩伯為了保存實力,便命89師撤出南口陣地,於是南口鎮便落入敵手。南口鎮雖然失陷,但南口戰役卻並未結束,十三軍官兵撤出南口鎮後,又遵照湯恩伯的指令,全部佈置在長城一線。十三軍官兵在參謀長張雪中的指揮下,繼續頑強阻擊敵人。19日,日軍第五師團再次向十三軍發起進攻,這一次張雪中參謀長親臨前線指揮,在橫嶺一帶頑強阻敵,給予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第二天,傅作義35軍援軍增援十三軍,三十五軍官兵便與13軍同力禦敵。在這關鍵時刻,為督促十三軍官兵戮力殺敵,湯恩伯甚至親赴前線指揮作戰。他將十三軍防線劃為三個固守區,以此層層設防阻擊敵人,十三軍21師、89師、4師、71師在湯恩伯、張雪中參謀長的指揮下,對日軍發起了反攻,雖然反擊最終沒有奏效,但也給日軍帶來了至少一千人的傷亡。

黃埔男兒血灑長城腳下,南口抗戰打出國威,湯恩伯雖敗猶榮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

南口抗戰一直持續到27日,十三軍和各參戰部隊總共殲敵一萬多人,不過由於日軍察哈爾兵團深入我軍側後,湯恩伯為避免腹背受敵,只好命令十三軍撤出戰場。南口戰役有利地支援了淞滬會戰,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妄想。南口戰役結束後,日軍開始分兩路沿平綏路侵入山西。十三軍軍長湯恩伯也因為在南口抗戰中表現突出而受到了蔣介石的青睞。南口戰役結束後,湯恩伯直接晉升為國民黨二十軍團軍團長。

喜歡軍事,也懂點歷史,關注戰情解碼,帶你進入不一樣的軍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