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吃不對,脾胃好不了

三餐吃不對,脾胃好不了

脾胃病都是吃惹的禍,消化不良、膽囊炎、消化系統的癌變,竟然都有可能是吃出來的,飲食無節制,時飢時飽,過飢過飽,嗜食生冷、寒涼等食物,都是引發脾胃疾病的重要原因。

那麼,我們一日三餐應該如何吃呢?

醬紫蛙帶大家聽聽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主任醫師李志剛怎麼說。

專家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主任醫師

李志剛,1965年生,二級教授、主任醫師、針灸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師承張縉老師等針灸大家,並從事二十餘年的針刺手法及針刺干預中樞神經損傷機制的研究,臨床擅長治療各種疼痛、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運動性及功能性疾病。

01 三餐定時有規律

人們常說脾胃不和大多是吃惹的禍。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主任醫師李志剛教授表示,定時有規律的三餐是養好脾胃的基礎。吃什麼,怎麼吃,什麼時候吃,都需要科學地規劃。我們常說飲食不節,中醫學上認為節是“節律”“節制”。

我們應如何吃飯才有節律呢?

從時辰來看,早餐,應該在辰時7~9點之間吃,次時段是胃經當令的時刻,胃氣充盈,人體氣血將匯聚到胃腑,吃早餐有助於養護胃氣,提供能量。

午餐應在午時11~13點吃,此時段小腸經當令,小腸經在此時間段對人的營養進行調整,泌別清濁,有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如不補充營養會使小腸經氣受損,影響脾胃功能。按時吃午餐利於在小腸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吸收營養。

晚餐應儘可能安排在酉時17~19點吃,此時段腎經當令,腎經氣血最旺、功能最穩定。否則會導致“胃不和則臥不安”。

此外,飲食也要節制。

《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自倍是指飲食太沒有節制,該吃時不吃,不該吃時卻吃得很多。飲食過量,就要損傷腸胃,這是脾胃病的常見病因。此語強調了飲食失節的致病因素,堪稱經典之言。

尤其是許多人有不吃早餐的習慣,殊不知其危害之大:無論吃不吃飯,人體內的肝細胞都在持續不斷地分泌膽汁,那麼沒有吃飯時分泌的膽汁沒能用來消化食物,而是在膽囊部位聚集、濃縮,久而久之形成膽結石。

02 脾胃不和疾病生

人們常說胃有三怕:怕生、怕涼、怕撐。另外,胃實際上更怕燙。

有的人喜歡喝滾燙的茶水,一陣熱流下來,胃感覺特別滋潤。殊不知燙對胃或食管黏膜的損傷更大,長期食用過燙食物易損傷食管黏膜,長此以往易引發食管癌。

還有一種胃病叫反流性食管炎,症狀表現為:在心窩口部位有痛感、嘔吐等,可引發食管癌的危險。

此外,長期的胃炎、胃潰瘍也都有發生胃癌的危險。

愛吃油膩食物可能使腸胃功能減弱;

長期愛喝涼水,會使得脾胃虛寒。

若要養胃氣,須用溫熱的方法,比如早晨起來喝點溫開水和粥,忌食生冷食物。

此外,如果食慾減退,說明胃消化功能減弱,導致脾胃不和、食慾不振,這是脾虛的表現。以上均是因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脾胃不適。

中醫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東垣,寫了三本非常著名的書——《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奠定了他在脾胃界一代宗師的地位,他曾有句話“脾胃乃傷,百病尤生”,意思是脾胃不和,百病就都來了。

03 用好平衡膳食寶塔

人們可以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公佈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膳食寶塔從下到上共有五層:

第一層是主食,是寶塔的根基,主要包括穀物和薯類。薯類包括白薯、紅薯、馬鈴薯等。已有研究表明,紅薯具有抗癌的作用,我們應該多吃。可適當用薯類代替米飯做主食。

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類,每天應保證攝入一定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第三層是蛋類、畜禽肉類和水產類等高蛋白的食物,要求每天的攝入量應分別控制在50~75克、40~100克、25~50克。其實每天吃少量的肉,再通過攝入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每天蛋白質的總攝入量也就足夠了。

第四層是奶類及奶製品、大豆及堅果類等。每天喝一杯牛奶或者豆漿,可健脾祛溼。

第五層是油和鹽,油每天的攝入量在25~30克。鹽每人每天的攝入量應不超過6克。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出自《關於吃 中醫有話對你說》,版權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三餐吃不對,脾胃好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