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原油期货赚钱时候不多谢中行,赔钱时候找中行算账是什么心态?

来龙去脉a


问这种问题估计平时也没怎么做过投资理财的人,纯粹一种看热闹,我不是中行的原油宝的客户,但是因为银行基金,股票,期货,期权甚至外盘原油期黄金什么都做过所以有些感同身受,首先原油宝是当理财在卖的,稍微有点投资经验的人都应该知道,银行理财产品不少吧?不管是哪种投资,风险告知是首先要尽到的义务,你见过哪款理财会说自己会跌倒负欠钱的?我没见过原油宝的合同,既然是当理财在卖肯定也不会说该投资有穿仓的风险。在一个这毕竟不是期货,是没有杠杆的,杠杆是什么?是放大你的资金,收益,所以也会有穿仓可能性的高风险投资,跟理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买一个东西回来跌到倒给钱了你会卖?正常人都不会,但是期货会,因为期货是有时间限制的,到期了散户是没有资格交割的,你只能平仓,但是下个月又高升水,无形中拉高你的成本,这是国内期货经常收割散户的手法,只不过这次美国玩的更暴力而已。问题原油宝不是期货啊?我没有享受到期货杠杆的高收益,你现在告诉我要承受期货穿仓的高风险?有句话叫愿赌服输,但是前提是我了解规则的情况下,说实话做外盘原油的这波估计还没原油宝的人亏的多,因为等不到负40就爆仓强平了[捂脸]


前面不许开车


什么叫赔钱时候找中行算帐是什么心态,首先,本人倒要问你,不懂装懂,颠倒黑白地问这样问题是什么心态。所谓期货都有保证金和强制平仓制度,这是常识。当帐户亏空,达不到保证金时,银行必须要进行强制平仓,银行是绝对不会,垫钱给你炒期货的,此次事件中行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国外巨亏,国内甩锅,没门。


新太阳829


这问题有点尴尬,不知道有没有具体了解事件的经过,以及埋怨中行的点在哪。

笔者也炒过股,也亏了钱,用的是同花顺平台。炒股操作是我自己,亏钱那是自己没眼光,怪不了平台,这没错。但是中行原油宝事件,是这个问题么?

打比方,我用同花顺的平台,某天正要操作的时候发现平台崩溃了,导致我亏损,我该不该索赔?客户买期货是抱着挣钱的目的不假,但平台难道就是做慈善?难道没有收取不菲的佣金?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收取了佣金,有没有按照承诺的做,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再说中国银行这款产品,这是款理财产品,有风险那没错。但是理财产品是机构操作的呀,如果是正常操作那亏也就亏了,但是误操作难道没有责任?

拿了佣金就该尽到自己的责任,目前争议最大的有两点,第一是为什么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平仓?有人说中行持仓太多,平不了。这典型是在诡辩,没有试过怎么知道平不了?事实是中行没有提前(最后交易日前一周)及时调整仓位,而在最后交易日前一天晚上10点之后关闭了交易系统,导致无法操作,这其中存不存在误操作?

第二是根据协议,中行原油宝在亏损达80%时需要提示客户并执行强平操作,最多也就亏完本金,现在的实际情况呢?任何期货机构都应当在客户结算准备金清零时提示客户追加资金,同时保留及时平仓的权利。目的在于防止客户大规模亏损后“逃单”。因为期货是只需要交20%左右(比例不等)的交易保证金,相当于5倍杠杆,如果亏损超过20%了呢?客户就存在放弃结算而逃单的风险,所以交易的规则都是对机构,出现这种情况机构掏钱。而中行原油宝零杠杆(也许外行不理解这对金融机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可以用这笔钱撬动5至10倍的资金),原以为不会出现逃单,但却没想到规则改了,可以出现负值了。

所以这件事里,中行既显得不专业,又违反了协议。

从期货本身的规则来看,它没有涨跌幅限制,也的确是最近才改了可以负值的规则。但中行犯了低级的交易失误,又因不作为未尽到平台方的责任。虽然临近结算日的确存在流通性下降,但大批做空的用户同样也等着买合约平仓获利了结,绝不可能存在完全无法平仓的结局。除非绝大部分空头合约被人一家机构持有,并且这家机构看死了市场多头没有交割能力,死守交割日。也许这种情况真的被中行碰上了,但目前得到的消息是,中行是自己在懵逼状态下放弃了抵抗,在美国的交易所还在交易的时间段里“下班”了(时差原因)。

总而言之,客户在这次时间里是最大的受害者,纵然是愿赌服输,但是中国银行这个“赌桌”也不可能说没有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