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和蔓枯病,种植前后该怎么预防?

用户732319186226


9防治技术:防治黑星病的重点是及时发现病情,一旦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及时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30% 氟硅唑微乳剂3000-5000倍液喷雾,度其注意要喷施幼嫩部分,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 次。

防治黄瓜蔓枯病的方法是: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晒透,最 好不要与瓜类连作;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 植。避免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中耕,适当控水,全生 育期应多次追肥并施以多种微量元素增加抗病力,防止 早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黄瓜定植前,大棚内没有栽 培作物时,可用300毫升福尔马林对等量水,加热熏蒸 37米3容积的棚室,每次熏蒸6小时。药剂防治:可使 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3天;或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900~1 500倍液喷雾,间隔 期为7~10天;或12. 5%腈菌唑乳油2 500倍液喷雾; 或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间隔期 为4天。

防治黄瓜蔓枯病要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进行轮作,采 取髙垄高畦覆盖地膜;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喷施70%代森联 (品润)干悬浮剂8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 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可 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3000倍液, 或50%咪鲜胺锰盐(施保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 酯(阿米西达)胶悬剂1500倍,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可分 散粒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大 棚温室可用30%百菌清烟剂每亩250g熏烟,7~10天施药1次, 连续防治2~3次。


洛水绿源小杨


大家好我是三农知识小能手,很高兴来解答你的困惑,今天我来讲讲关于黄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期,北方地区天气忽冷忽热,还常伴随着雨雪天气来袭,多地群友反应温室黄瓜出现叶片穿孔,瓜条流胶畸形的问题,通过照片能明确看出,温室黄瓜发生了严重的黑星病。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过程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随着黄瓜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黑星病的发生也日益加重,除了侵染黄瓜以外,还可侵染西葫芦、甜瓜、南瓜等,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达到80%~100%,因此需要大家准确识别黄瓜黑星病症状并要及时用药防控。


一、发病症状

黄瓜黑星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以嫩叶、嫩茎、幼果危害较为严重,种子带菌是苗期发病的主要侵染源,发病后子叶产生黄褐色近圆形小斑点,真叶发病,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后变暗褐色,穿孔开裂,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病斑数量增多、穿孔扩大, 叶片发生扭曲,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苗期生长点发病变褐,随后坏死,茎干发病,病斑呈长梭形或长椭圆形,淡褐色,稍凹陷,形成疮痂状,有时茎裂开。

成株期发病,在叶面呈现近圆形褪绿小斑点,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进而扩大为2~5毫米淡黄色病斑,边缘呈星纹状,干枯后呈黄白色,后期边缘有黄晕的星星状孔洞。成株期茎干发病症状与苗期相同,卷须受害处变深褐色至黑色,随后腐烂。

瓜条染病,发病初期为近圆形褪绿小斑,病斑处溢出乳白色透明的胶状物,不流失,后变为琥珀色,凝结成块,干结后易脱落。后病斑逐渐扩大,凹陷,胶状物增多,堆积在病斑附近,最后脱落。湿度大时,病部密生黑色霉层。接近收获期,病瓜暗绿色,有凹陷疮痂斑,后期变为暗褐色。空气干燥时龟裂,病瓜一般不腐烂。幼瓜受害,病斑处组织生长受抑制,引起瓜条弯曲、畸形。



二、初侵染源及发病条件

1.初侵染源

黑星病菌在田间的病残组织、土壤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为第2年初侵染来源。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菌从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直接侵入,也可从气孔和伤口侵入,病原菌靠雨水、气流、灌溉水和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对于病菌的远距离传播,带菌种子是主要侵染源。

2.发病条件

黑星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温度在5~30℃之间均可发病,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当寄主处于15~25℃范围内,低温—高温交替的环境时,发病非常严重,黄瓜黑星病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6%~100%,但必须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孢子才能萌发,否则即使相对湿度达100%也不萌发。棚顶及植株叶片结露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连续阴雨、光照少,植株密度大、大水漫灌、通风不良、多年连作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

严禁从疫区调运种苗,可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和蔓延。

2.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黄瓜品种之间对黑星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高抗甚至对黄瓜黑星病免疫的品种。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优质、高产的黄瓜品种种植。

3.种子处理

种子带菌是黑星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通过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多菌灵浸种,洗净后播种。

4.加强田间管理

调控棚内温湿度,采用滴灌或暗灌,适时通风排湿,尽量阴天不要浇水,控制棚内湿度,结瓜期增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病叶等病残体,并集中堆沤深埋或烧毁,减少田间菌源;发病严重的田块,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

5.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用嘧菌酯、氟硅唑、腈菌·福美双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时以喷施幼苗及成株的嫩叶、嫩茎、幼瓜为主。

以上就是关于黄瓜种植过程中常遇到问题的预防治疗的一些方案,希望能给大家解决困惑。当然了,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得请当地的农业专家实地考察,来正确的解决问题。

感谢大家关注“三农知识小能手”,本人将为大家分享作物种植技术、肥料施用方案、农村趣闻等三农资讯。谢谢大家支持鼓励!!


三农知识小能手


蔓枯病是黄瓜危害较重的病害,要注意防治。在种植中,应将种子进行浸种后催芽播种,生长中及时将病叶摘除,雨后及时排水。在发病后,使用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氟硅唑乳油进行涂抹病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