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4点思维方式,普通人也能做到

我们经常说AI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会未来逐渐取代人类,听多了类似的话语难免会恐慌,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呢?我们都知道是有创意的,创造能力强的人。在这样的趋势和大环境下,我们作为普通人,该如何跟紧这个时代,不会被取代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本书找到答案。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4点思维方式,普通人也能做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还没听子木分享这本书籍之前,对于艺术家的固有认知是,艺术家是天才,有丰富的创造能力的,艺术家就是那些大师,名人,画家,书法家等等的人吗,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吧,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这本书的作者威尔·贡培兹,BBC频道的主编,通过接触那些从古到今的伟大艺术家的传记,对他们进行采访等,找出了这群艺术家们身上的共性,他们身上有什么品质使之成为艺术家的呢?在当下,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去借鉴的?我们应如何培植这些品质?

信心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 信心至关重要。艺术家绘画,写作,表演或者歌唱前不会去征求谁的允许,而是随心而行。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都有创造能力,这是我们的天赋,但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顶尖的艺术家,在领域内有所建树,而有些人泯灭于众人呢?这其中差距在作者通过多年观察后,发现那些成功的画家,发明家等,信心是清晰可见的品质,每个人都有,只是那些人忘记了

子木分享李欣频老师的《人类木马程式》中的一点,大家都上同样的课程,为什么有些学生能有所成就呢?那是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信心不一样,有些人是充满自信心,只要携带信心的力量后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对的 ,整个人的状态和频率都是对的,那些每一天都活在嫌弃和否定中的人,信念的限制,没办法支撑她把才华和天赋展现出来。

电影《超大号美人》中的女主角就是一个非常棒的例子。她眼中的自己是一个肥胖,不漂亮的女孩,在一次摔倒之后她看到的自己发生了变化,拥有魔鬼般的身材,从此她整个人身上的感觉都不一样了,自信,充满魅力,敢于去梦想的地方面试工作,敢于去谈恋爱,后来她又摔倒后,发现真实世界的她一点也没变,她还是那个她,只是之前她看待自己的眼光不一样了。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4点思维方式,普通人也能做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4点思维方式,普通人也能做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这些小事都记录下来,一点点累积对自己的认可,到月底,年末总结复盘时会发现,满满的收获感,就会加强对自己的认可,慢慢形成内心的信任,相信自己可以办到。

工作和思考方式至关重要

那影响他们的工作和思考方式是什么呢?子木分享了以下几点:

(1)艺术家都是富有事业心的,都是企业家,而他们的共性在于让事情从无到有创造出来。我们常听说,有些人是因为看到才相信,而有些人因为相信才看见,当一件事还没发生,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出现画面了,而支撑他们做事的,成就事业的更重要的是内在丰富的想象力,爱默生曾说过一句话,“在艺术当中,我们的手永远不可能创造出高于我们心灵所想象到的东西”,那些没有在脑海里面的东西,是不可能被创造出来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观察那些习以为常的,熟悉得不得了的东西,去开辟新的视角,慢慢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4点思维方式,普通人也能做到

(2)作者提到,艺术家们是不会失败的,他梳理天才的生涯时,发现他们让人意想不到的共同点:成功常常是由B计划实现的。本来是演员的莎士比亚,最后成了剧作家;达芬奇,最初是武器设计师,后面涉及多个领域的创造;还有很多很多的画家,发明家等。作者告诉我们那些成功的人从不会去放弃,当一条路走到尽头,无路可走时,不会去抱怨,而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去尝试,不断地扩展,发现一条全新的道路,帮助自己走下去;那些追求原创的人,应该把生活当成一个实验室,应该学会从先前的经验中区分,哪些是应该保留下来的,哪些应该被放弃的,保留下来的则慢慢成为你的B计划。

成为B计划的重点是你真心想表达什么?通过什么东西去表达?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们很容易去跟随看见的人做的事,像子木创办读书会,拍照,玛雅解读……,找个时间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你想做的事或者你在做的是用天赋,热情做的吗?试着找到你的激情,你的内驱动力,你的天赋,加上表达,你的人生会走得非常远。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4点思维方式,普通人也能做到

(3)艺术家会“偷窃”的。他们擅长于去借鉴,混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他们想要的养分。例如毕加索,他擅长“偷窃”塞尚,莫奈,非洲雕塑的智慧,将这些与自己的东西融为一体,变成自己的作品,毕加索曾说过一句话,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这两者的差距是,模仿需要技巧,不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偷窃“是对某件东西的占有,因为你需要对这些负起责任,会思考如何将这些智慧运用到自己身上来。

在Up读书会经常说的一句话就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拆解: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前者是模仿,只读不用,学以致用是偷窃,重点不在于从哪里拿,而是想带到哪里,我们把书中的智慧迁移到自己身上来,把它带到生活中去运用。

以上四点作为听完子木在UP读书会分享后列出来的践行清单,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