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教师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易查分


你觉得教师的优秀品质是什么?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我反思过,我忖度过,我扪心自问过,今天以我的认识来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自带光环。当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你就会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你就会有自带威严的感觉。教师自带光环,走到哪里都会把教书育人带到哪里。

二、教师在分享知识的时候是最大公无私的。无论谁都有私心,特别是遇到学习竞争的问题时。但是教师是唯一无私的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的人。教师传授知识时,还唯恐孩子们不会,想尽办法让孩子们把知识学会。有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每个师傅在带徒弟的时候,都会留一手,只有教师就怕学生学不会,呕心沥血的教学生,披星戴月的干工作。有的孩子,家长都放弃了,但是老师却不会放弃他。

三、教师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的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而教师既关心孩子的学习,又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教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从不把个人感情带入课堂。一名教师即使在家里受了委屈,也不会表露在学生面前。即使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不会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一名教师只要站在讲台上,他就会放空一切,眼里心里只有学生。即使是一名演技再好的演员恐怕也不会做到这样的,因为教师是用真情表达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感情。

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告诉我们,她是学生的引路人。

  • 1、把控、创设神采飞扬的课堂。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的课堂是吸睛的,孩子们无暇去打闹,试想,教师在神采飞扬的讲课,你哪有时间去溜号,你哪有精力去旁骛,你好意思不听课吗?“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考验。坐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了,他能不愿意学习吗?
  • 2、优秀的教师是睿智的。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是班级的组织者。做过班主任的都知道,学生的聪明会让老师更睿智。我现在这个班级就有一名很聪明的学生,他把精力用在学习以外。也许是年龄小,不懂事,就喜欢老师批评别人,于是总想找机会告状,然后享受别人挨罚的快感。后来我发现了,当他告状时,把他和犯错的同学一起惩戒,他再也不拿些芝麻小事告状了。
  • 3、刚柔共济,松弛有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他不光是教一个班的学生,和一个班相联系的有一个班的家庭,和一个班的家庭相联系的人就不胜枚举了。原生家庭状况不同,牵扯到的事情就数不胜数了。教师在处理各种各样问题时要刚柔共济,松弛有度。不要因一件小事处理不善引出大麻烦。人说“一母生百般,有的奸来有的憨。”教师面对那么多的家长,那么多的学生,就要彰显大智慧,否则,这个班就要乱套的。有的孩子是天生就是添乱的,这样的家庭父母也是可想而知的,教师遇到这样的学生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既要把问题解决了,还要不给领导添麻烦。这就要看教师的能力了。“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 4、时时反思自己。“吃一堑,长一智”,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上好每堂课需要反思,教学中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反思,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反思,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物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醴,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一名优秀教师,在孩子们面前,没有自我,只有学生。是大爱无疆,是无私奉献,是真情流露。我们的教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即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也是一拖再拖。一位毕业班老师,检查有子宫肌瘤,她想把孩子们送到高中自己再去医院,结果有一天,她早上起来不能动了,疼痛难忍,才不得不去医院接受治疗。这是教师中的一个简单例子,这样的教师不胜枚举。教师的优秀品质说也说不完,请给每位教师以尊重,他们值得我们尊重。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润物细无声201


优秀的老师素质优良,德高望重有爱心,品格高尚热爱教育行业,言传身教做孩子们的偶像。


用户96177604501


教师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是点燃孩子心灯的烛光。教师的任务是教书和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智慧的启迪者,也是学生美好人格的熏陶者和道德的培养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深刻且持久的影响,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我觉得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品质:

一、要有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

道德之于教师的重要性,早已为人们所共知,教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第一项就是传道,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用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学生。良好的品德是教师应当拥有的首要素质,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应该学会做人。教师自身的优秀品德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在学生世界观的最初形成阶段,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要用自己的规范言行,长期地、系统地和科学地去影响学生,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要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首先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其次,要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加工、调整、补充,熟练地运用,深入浅出地讲解,将困难的部分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必须采用灵活、多样、恰当的方法。如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运用变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精神实质;熟练地运用板书、演示等方法,使学生彻底理解,真正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较高的创新能力。

再次,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

三、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人才质量,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和运用教育规律,教师要学习普通心理学、教育学,通过学习掌握教育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改革,不断研究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使教育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质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从传统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创建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教育,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利用短暂的课堂学习,掌握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

五、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尊重学生这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只有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用博大的胸怀,把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注学困生,问题生,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把真善美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田。

六、要有敏锐的时代意识

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尤其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受到影响,在超长的假期里,很多学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教师要结合当前形势,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大局意识。

七,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热爱教师这个行业,这样才能做到无私奉献,对教书育人做到更深刻的认识。对自身要求才会越来越高,要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干,而不要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不要做教书匠,要做学生心灵的导师,精神的引领者,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做一个学校满意,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