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圆明园,引几代皇帝挂念,一个普通工匠为何能一步登天?

朋友们好,我是小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圆明园的“首席设计师”,雷金玉的故事。

随着“北京大学——圆明园研究中心”的成立,这座“万园之园”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它建造时声势浩大,被毁时引无数人叹息,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那么这座巧夺天工的艺术宝库是由什么能工巧匠制作的呢?今天小奇带领大家走进圆明园“首席设计师”,雷金玉的一生。

设计圆明园,引几代皇帝挂念,一个普通工匠为何能一步登天?

初露头角,引起皇上注意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雷金玉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康熙中叶重修太和殿,前期都一切正常,但是在“上梁”仪式的时候工匠们当着康熙爷的面出了差错。或许是木工的活儿做得不好,也或许是上梁的官员太过于紧张,脊檩安了半天,榫卯总是合对不上。下面工部的官员也急得团团转。“大人,我或许可以试一试。”一旁的雷金玉突然发声,低声对“上司”说。工部官员眼前一亮,但是又转念一想,雷金玉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人,上梁这种事只能七品以上的官员来做,这可咋办。心一横,死马当活马医,就让他去吧。果然,雷金玉啪啪几下,梁就上去了。

设计圆明园,引几代皇帝挂念,一个普通工匠为何能一步登天?

后来康熙看到这个人才也有了惜才之意,不仅没有怪他冒充官员,反而当场给他封了七品官,专管皇家建筑设计,也就是样式房,就连他的后人们也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从这以后,雷金玉也参加了很多工程的设计。到了康熙四十六年他主持修建圆明园,后来这座园林被赏赐给一位亲王,而这个亲王,就是后来被我们熟知的雍正帝。

修建圆明园名扬天下

雍正即位后又重新修缮圆明园。当时虽已已经年过六十,但是作为当时清朝皇家御用设计师的样雷金玉,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圆明园样式房的掌案,负责带领工匠设计制作楼阁和园庭的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在他们的手中,平面的设计图样通过纸、木头等各种很平常的原料,变成了圆明园的微缩景观,皇帝可以简单明了地看懂各个样式,而且各个建筑之间有所联系而又不失独立。就算到了现在,雷金玉的手法也依然让世人惊叹。又应了那句古话“最是人间留不住”,这座“万园之园”最后还是被毁了,“样式雷”的烫样手法也因为雷氏家族的没落而失传。

设计圆明园,引几代皇帝挂念,一个普通工匠为何能一步登天?

皇帝送字,国家拨款安葬

在圆明园的施工过程中,正好赶上雷金玉的七十大寿。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雍正皇帝命令皇子弘历,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乾隆皇帝,亲自题写了“古稀”的牌匾送到雷府。这对当时的建筑师来说,绝对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雍正七年年末,雷金玉去世。皇帝除了恩赏金银宝物之外,还下圣旨,命令各个皇家驿站沿途照料雷金玉的灵柩回南京安葬。作为雷氏家族执掌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事务的创始人,雷金玉不仅是自己的家族文化发扬光大,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科学技术、工艺制作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设计圆明园,引几代皇帝挂念,一个普通工匠为何能一步登天?

建筑烫样

在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也出现过像雷金玉这样的顶级工匠,但是他们的技术都像圆明园一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因为各种因素而消失了。因而,我们更应该对现有的,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进行保护,这对我们了解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设计圆明园,引几代皇帝挂念,一个普通工匠为何能一步登天?

样式雷画像

我们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了,喜欢本文的话请点击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