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半場,面對線上教育擠壓,教培機構如何生存?

2020年2月初,教育部出於對學生健康的考量,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時間,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倡議,鼓勵學生在家中有效利用一系列網絡學習資源,進行線上學習。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為豐富網上優質教育學習資源,教育部協調北京、上海等教育部門和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中小學,將本地本校網絡學習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免費向社會開放。線上教育機構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也十分突出,另一邊,互聯網公司也緊抓此次機會,整合免費線上教育資源,提供更便捷的入口等。除此之外,各地老師也積極參與到此次線上教育中,各地學校組織優秀骨幹教師進行課程錄製、資源提供和線上教學指導。在此次疫情中,湧現出了大量的網絡學習資源,特別是優質學習資源。這些線上教育對傳統線下培訓機構發起了巨大的衝擊。那麼傳統教育機構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疫情後半場,面對線上教育擠壓,教培機構如何生存?


目前來看國內的疫情已經基本穩定,各行各業也都逐漸開始復工。教培行業經歷了三個多月的兵荒馬亂,如今各家機構也都基本上找到了各自出路。隨著國內疫情的穩定,教培行業人士都在翹首以盼曙光的來臨。

疫情的拐點就在前方,而教培機構們真的做好了迎接曙光的準備嗎?疫情過後,行業必定會發生大量的變化,面對著這些變化,教培機構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

託管班課將變得非常重要。疫情之後的託管,其重點已不再是家長沒時間,才把孩子送過去看管。更重要的是家長們想讓孩子們在短時間內重新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儘快恢復如常的學習習慣。託管機構可以在這一點上進行思考和佈局,即使沒有託管內容的機構也可以據此發力。增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的課程將會大受家長群體的歡迎和信任。

教育時代已發生變化,請改變你的招生模式

現在這一階段,機構招生基本上都在靠線上,線下招生活動已經進行不下去了。而疫情即使過去了,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依舊處於謹慎的態度。在那個時候,線下的招生模式依舊是不適用的。發傳單不會有人敢接,戴著口罩去當面宣傳,效果自然是不好的,不論是住宅小區還是學校校園,一定都還是封閉的狀態。這個時候,一切傳統的線下招生方式都不再佔有優勢。

疫情過後,機構還會面臨非常激烈的生源爭奪大戰。各家機構必定都會使出各種招數來進行宣傳與招生,這其中尤其是價格戰一定最為激烈,各種策略層出不窮。在這些激烈爭奪中,招生難度加劇。

據此,機構在現在就應該將招生工作運營起來。而在疫情期間,最穩妥的招生宣傳方式,莫過於將服務做好,並依託續費和轉介紹來保證生源。

真誠的服務相對來說是最好的穩住老客戶的方式之一。

相對於那些複雜且花哨的課程銷售,及時且暖心的服務更能獲取用戶的信任,從而也能獲取更多的續費和轉介紹。疫情期間,更能體現出一個機構口碑的重要性。在面售困難的階段,轉介紹新增生源無疑是最優也是最保準的招生方式。

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為大家帶來了希望。上班途中道路開始重新擁堵,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復工後又看見了熟悉的同事們的身影,這一切在疫情過後都變得暖心起來。

面對著疫情之後的時期,我們除了對曙光將至表達喜悅外,也要敏銳的察覺到改變的發生。如何應對,如何重構,如何佈局。在新的環境中走好新的道路,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漂亮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