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說起我們現代人對古人壽命的第一印象肯定都是“短命”,但至於有多短呢?相信大部分人是沒有概念的,坊間普遍流傳著一位知名學者的觀點:“三國時期的人,三十多歲就可以自稱老夫了。”這讓讀者們既為出生在科技昌明,衣食無憂的現代社會感到慶幸,又悲憫古人的命途多舛,年壽不永。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古人的壽命究竟有多短?今天潘不安就帶大家講究講究。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古人的平均壽命

在網絡上廣泛的流傳著這樣一組數據:

夏商時期:18歲

周秦時期:20歲

漢代:22歲

唐代:27歲

宋代:30歲

清代:33歲

民國:35歲

1957年:57歲

81年:68歲

85年:68.97歲

這個數據是哪來的呢?找到最早的出處是1996年第五期《生命與災害》上,林萬孝發表的《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至於依據是什麼,到底是怎麼來的,在原文中並沒有提及。大概是因為這個數據比較全面,又是發表在正規雜誌上的,所以現如今被廣泛的引用。(我懷疑也可能是更有噱頭,更能吸引眼球。)

而在幾乎所有的歷史文獻中,對於我國古人平均壽命究竟有多少,並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一般採用的是民國時期許仕廉《人口論綱要》以及1936年實業部公佈的的分年齡死亡率統計,認為我國古人平均壽命在30歲左右。

而這個數據和西方的古代平均壽命非常接近,要知道在歐洲一直到工業革命以後的19世紀末期,人均壽命才開始提高到40歲以上。且在當時,國民政府自己所統計的人均壽命也就在35歲左右,那如果還不如古人是不是很丟人?

所以反推古人平均壽命在三十歲以內在邏輯上看起來是非常講得通的,於是很多網絡歷史學者本著拿來主義,普遍認可這個觀點,而很少有人去求甚解。當然也會有人對這個數據不滿,會對自己所研究的歷史時期中人均壽命進行考究,不過呢畢竟年代久遠數據缺少,又因為計算方法不同,導致相互間誤差就很大。便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網絡上各種各樣的結論,從二十多歲到七十多歲眾說紛紜,而這些數據中我們很難說誰的就一定是錯的。

這麼說吧,對於古人平均壽命是多少,任何數據其實都只是研究不同時期古人社會情況,生活科技水平的副產品,從來不是什麼金科玉律,也不是一成不變,更不是單純的時間越往後壽命一定更長!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平均壽命是怎麼算出來的?

如果是現代的話,平均壽命最準確的計算方法是,跟蹤某一年出生的所有人,統計其第一年存活多少人,第二年存活多少人,第三年存活多少人,第四年存活多少人……一直跟蹤到所有人去世,最後將所有人的壽命平均一下,就是這一年出生人口的平均壽命。

但是這個統計方法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成本,如果這一年份出了幾個超長壽的,活到了一百多歲,就會出現把統計的人熬走了好幾代,結果數據還沒有出來的尷尬情況。所以更常用的方法是統計這一年內,不同年齡段的死亡率,從而推算出平均壽命。但這種方法也是需要大量而準確的數據來支持的,如民國時期,社會動盪,軍閥割據,政府對地方沒有足夠的控制力,連人口都數不清楚,更不要說平均年齡了。

在科學發達的近現代社會計算平均壽命都是這麼複雜,所以更別說去計算幾百乃至幾千年前的古人了。所以我們計算那時候人們的平均壽命又有一個很重要的手段,那就是考古。通過挖掘出的古人遺骸,對其骨齡進行鑑定。比如一個遺蹟挖掘出5具遺骸,骨齡鑑定一個死亡年齡是30歲,一個20歲,2個15歲,一個8歲,那麼我們就以此為基礎計算平均年齡為(30+20+15+15+8)/5=17.6歲。當然這是一個比喻,實際會比這個嚴謹複雜的多。

而像我們中國這種喜歡記賬的文明,除了鑑定古人遺骸外,就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考”族譜。譬如像孔子,張天師這類雖然歷經數千年,每一代傳承卻記載的非常詳盡的家族實在是太多了。那麼只要把這些族譜拿出來,統計上面每一個人的壽命,自然就算出了古代不同時期的人均壽命。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只是像我們這種歷史悠久,又沒有出現文化斷層,還喜歡記錄的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再加上統計族譜的方法,更適合觀察縱向的歷史發展,對於橫向統計某一時期,數據就顯得太小。何況族譜涉及到一個家族過往的榮光,因此在不斷重修的過程中難免有攀附、美化、誇張、虛構等等情況,於是其內容真真假假難以判斷,有時候又不如那些先人遺骸不大會“說謊”了。

但遺骸鑑定同時也有很大的問題,比如骨骼埋藏地下會發生變化,使部分骨齡鑑定出現很大偏差,可能是20歲去世的,鑑定出來卻是25歲。另一方面,數據量太少,也不夠全面,比如夭折的嬰兒,比如草蓆一包的大部分窮人,他們的骨骼是很難保存下來並被發現的。能夠被我們現代挖掘出來的大多是貴族墳墓,優渥的生活常常使主人的壽命相對偏長,可同時墓中陪葬的往往又是年齡偏小的童男童女,畢竟還沒發現過哪個貴族重口味喜歡用老頭老太太陪葬的,這樣壽命就又偏短了。

就像曾經挖掘出曹操的墳墓,在裡面發現了兩具屍體,一具大的是曹操骨齡66歲,一具小的是小時候的曹操骨齡8歲,通過計算曹操的平均年齡是37歲。(一個玩笑……)

雖然只是一個玩笑,但這正是很多人經常陷入的思維怪圈,認為漢代古人平均壽命是22歲,便真的認為他們只能活到22歲。卻不曾想,這種想法對古人來說,就如同我們討論平均工資,也是一個笑話。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古人對壽命的認識

坊間普遍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某位著名學者稱:“在三國時期,活到三十多歲就可以自稱老夫了。”那位學者是什麼時候說的我暫時沒找到出處,但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現代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學者的心中都認為古人壽命短,所以活到三十多歲,就已經相當於現在的老人。

是這樣嗎?先不談從生物學角度來說,短短數千年人類不可能出現如此大的進化,我們就來看這兩段記載。

《莊子·內篇》:

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春秋左傳正義》:

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

怎麼樣?看來古人也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是隻知春秋,不知有冬的“三季人”。和我們一樣,他們同樣認為人類的極限年齡大約在一百歲,甚至是一百二十歲,低者六十,高者八十的標準才剛剛達到他們的長壽及格線。

這點和我們現在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如果有人要說,《莊子》和《春秋左傳正義》的說法是文學加工後的結果。那麼我們再來看,我國中醫基礎著作的《黃帝內經》中對人的壽命是怎麼說的?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黃帝對於我們已經算是很遠古的人了,怎麼比他還要早的古人都能夠活到一百歲?以我們現在的認知,在正常情況下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排除科幻的猜測,自然被認為是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作的誇張,而真正的關鍵在於岐伯的回答。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可以看到,古人的觀點是認為人類天年,即自然壽命的極限是一百歲,如果合理養生不患病正常情況是可以達到天年的。如果認為這段回答還是古人的誇張說法,我們再繼續往下看。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髮去。

在我國古代的醫學認識中,女性7歲換牙開始性發育,到14歲出現月經可以懷孕產子,但此時不是最佳年齡,21歲時開始長智齒,28歲體能達到巔峰是懷孕的最佳年齡,35歲開始年老色衰,42歲皮膚衰老頭髮變白,49歲絕經已經不適合懷孕。

男性8歲換牙開始性發育,16歲精力旺盛可以進行性生活,24歲筋骨強壯開始長智齒,32歲體能達到巔峰為最佳產子年齡,40歲開始衰老,48歲鬚髮變白,56歲體能衰退不適合勞動,64歲後進入老年,精少難以產子。

這個對男女生理的總結已經極其接近現代醫學的觀察了,可見雖然說古人平均壽命可能不超過30歲,但是在他們的認識中30歲依然是男女的青壯時期,甚至還被應用到了禮法之中。在《周禮·地官·媒氏》裡就有這麼一句話:

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即在周禮制度下,男性的最佳結婚年齡是在三十歲,女性出嫁年齡在二十歲,在男性年齡上甚至還高於現代的男性法定結婚年齡。如果認為周秦古人只能活到20歲,那周禮的規定不是成了那個笑話了嗎:爺爺在8歲的時候被鬼子殺害了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很顯然,如果當時大多數人真的只能活到20歲左右,自然不會出現如此脫離實際的規定。正如後世春秋戰國,以及每個戰亂時期,男女的實際結婚年齡就會被大大的壓低至最低生育年齡的十四歲。

假如以上的記載反映的都是上層統治階級的情況,那麼最廣大的普通百姓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就來看看古代的稅賦和徭役記錄,這涉及到統治集團的切身利益,是最不能說謊的。

《文獻通考·戶口考一》:

漢高祖四年八月,初為算賦(《漢儀注》: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為治庫並車馬)。

按:戶口之賦始於此。古之治民者,有田則稅之,有身則役之,未有稅其身者也。漢法:民年十五而算,出口賦,至五十六而除;二十而傅,給徭役,亦五十六而除。是且稅之且役之也。

按照漢朝的律法,每個男子從十五歲開始需要繳納口賦(即個稅),每人每年是一百二十錢,一直到五十六歲為止,二十歲開始服徭役,也是到五十六歲為止。那麼按照漢朝人大多隻能活到二三十歲的邏輯,這個稅賦制度就很不合理了,從十五歲開始繳納算起,最多不超過十年繳稅的人就少了一大截了,能活到五十六歲退休的更可能寥寥無幾了。這對統治者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划算的,必然是要將起繳年限提前的。

果然,在《文獻通考·戶口考一》後文中就繼續記載:

元帝時,貢禹請民年二十乃算。禹以為古民亡賦算口錢,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賦於民。民產子三歲則出口錢,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輒殺。宜令民七歲去齒乃出口錢,年二十乃算。天子下其議,令民產子七歲乃出口錢自此始。

原來漢武帝時期,因為對匈奴的戰爭,導致國庫空虛,青壯年人口銳減,為了彌補稅收上的不足,男子從三歲開始就要繳納出口錢,以至於不少家庭會將剛出生的男嬰殺死。到了漢元帝時,匈奴已經被擊敗,國家進入了長久的和平,人們得以休養生息,於是出口錢的繳納年齡從三歲提高到了七歲,口賦也從十五歲提高到了二十歲。

就像我們現在隨著平均年齡的提高,退休年齡也開始逐漸提高。稅賦年齡的改變,雖然不能直接計算出漢代的平均年齡,但也能側面判斷從漢武帝到漢元帝時期平均年齡的提高。在漢武帝時期,戰爭導致大量青壯年的死亡,平均年齡被拉低,所謂22歲的平均年齡很可能便是出現在那時,所以稅賦起繳年齡也被拉低。而到了漢元帝時,國家進入安定,隨著平均年齡的上升,口賦年齡被提高到了二十歲,這顯然就和22歲的平均年齡是矛盾的。

且無論是和平,還是戰亂時期,中國古代賦稅和徭役的終止年齡都是五十六歲,這恰好符合《黃帝內經》中“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的記載,是我們中國古代的“退休年齡”,可見在古人的普遍認識中,56歲以後人才算進入老年,和我們今天認識的差距並不大(過去聯合國一般以60歲為老人,最近隨著平均年齡的提高改為80歲)。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古稀”杜甫與“老夫”蘇軾

既然古人和我們對壽命的理解是類似的,那麼所謂三十多歲的老夫是哪裡來的呢?很可惜,在古往今來浩如煙海的文字作品中,關於三十多歲的老夫,只檢索到一首。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這首詞中,蘇軾自稱老夫,並感嘆自己鬢角已經微微泛白,而這時候的蘇軾卻只有38歲,看起來是實錘了古人三十多歲便自稱老夫的事實。同時這首詞,不免又讓人想起了另一位唐代的大詩人杜甫,他在《曲江二首》中曾寫下這樣一句話: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從此“古稀”一詞成為了七十歲的代名詞,再次實錘了古人活到七十是很稀少。而事實上杜甫於五十九歲時便病逝了,並沒有活到詩中所寫的古稀之年,甚至在寫下這首詩時年僅47歲。且就在寫下這首詩的前一年,杜甫又寫下了另一句詩:“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羌村三首》)

這兩首詩詞看似是反應了當時的古人四十多歲便已進入了晚年,但實際卻是理解過於淺顯而導致的誤讀。七十歲在被稱為“古稀”之前,一直用的是另一個別稱——“懸車之年”。因為古代高級官員一般在七十歲時便要致仕,步入退休生活,於是便要“束馬懸車”的將交通工具收起來以表示不再需要乘車上朝了。

再來結合杜甫寫下這首詩時的背景,公元755年,已經四十四歲的杜甫方被授予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一個兵甲倉庫管理員的小官,同年十一月,他最小的兒子被餓死。也幾乎在同時,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剛剛起步的仕途立刻就要迎來終點。

雖然在757年時,杜甫被唐肅宗授予左拾遺,卻很快因為營救房琯一事觸怒唐肅宗,被貶華州。前往華州的路上,眼見大唐由盛轉衰,百姓因為戰亂流離失所,更感慨於自己的仕途多舛,報國無門,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此期間,杜甫創作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別”詩,而《曲江二首》也是在這時間創作的,之後第二年杜甫辭官入川躲避戰亂,從此結束了自己短暫的官場生涯。

可見,杜甫稱“七十古來稀”實際是對自己正值壯年,卻已進入了“懸車之年”的仕途“晚歲”的自嘲。與其有著類似命運的蘇軾,在《江城子》中同樣寫道:“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將自己比喻為“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馮唐,也是相同的用意。

可見他們詩詞中的“古稀”、“老夫”,所指的並非是他們的生理年齡上的衰老,而是在發洩內心的苦悶,對雄心壯志逐漸逝去的感傷。若說僅以這兩首詩詞來證明古人三四十歲便已是老年,只能說明引用者對古文最基本的理解也沒有做到,更是非常可笑的。正如現在很多小學生在網絡上好用“老子”一詞,莫非千百年後的文章要寫:“震驚!21世紀古人平均十餘歲便為人父!”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步入“老齡化”的西漢?

那麼古人的真實平均壽命是多少呢?一件考古發現可能會為我們提供參考。

1993年,在江蘇省東海縣尹灣村發掘出六座漢墓,雖然都只是普通的漢墓,也不像那些王公墓中擁有大量奇珍異寶,但是相比財寶,其中六號墓中出土的東西才真正稱得上是價值連城。

經過鑑定,六號墓的主人是西漢末期東海郡的官吏師饒,因為古人有視死如生的習慣,會將生前常用之物帶入墓中陪葬。於是這位先人很悲催的在死後也沒有逃離996的壓榨,其生前工作的文件資料被一股腦的放入了墓中。於是一共出土了23枚木牘和133枚竹簡,共四萬字,為研究西漢歷史提供了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在這些文字中,其中一片木牘《集簿》中詳細記載了當時東海郡的人口,男女比例,甚至是壽命:

戶廿六萬六千二百九十,多前兩千六百廿九,其戶萬一千六百六十二獲流。(10行)

口百卅九萬七千三百卅三,其?四萬二千七百五十二獲流。(11行)

……

男子七十萬六千六十四?人,女子六十八萬八千一百卅二人,女子多前七千九百廿六。(15行)

年八十以上三萬三千八百七十一,六歲以下廿六萬兩千五百八十八,凡廿九萬六千四百五十九。(16行)

年九十以上萬一千六百七十人,年七十以上受杖二千八百廿三人,凡萬四千四百九十三,多前七百一十八人。(17行)

《集簿》作為西漢時的戶籍統計,需要上交朝廷備案,且與各項稅收和徭役息息相關,因此即使懷疑有官員為了政績造假,但其成本和被發現的可能性都極高,同時又有他出土資料和《漢書·地理志》等文獻的相互佐證,基本可以判定它的真實和準確。

可就是這樣一份資料,上面所記載的內容卻讓人又不得不懷疑他的真實性。因為它實在是太顛覆現代人的認知了,上文所記載的數據大致判斷屬於漢成帝元延年間,即大約公元前10年左右,離西漢滅亡只剩十餘年的時間。

按《漢書·地理志》的記載,此時的西漢共有郡國103個,東海郡的行政級別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我國有地級市293個),並記載有人口一百五十五萬九千三百五十七人(漢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二年),可以說東海郡的人口在整個西漢都可以列入前十,估計當時的東海郡在西漢的地位與我們如今的江浙滬地區類似。

這段數據對我們研究西漢歷史非常重要,但對本文來說,最重要的還是16及17行記載的數據。東海郡當時有80歲以上老人三萬三千八百七十一人,九十歲以上老人一萬一千六百七十人,七十歲以上受杖的兩千八百二十三人。

在西漢末年受杖基本上侷限於三老及鄉紳等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老人,並非是指全部七十歲以上老人,因此在這裡沒有計算價值。但光計算八十歲及九十歲老人的數量,我們還是驚人的發現八十歲和九十歲以上老人所佔人口比例竟然分別高達2.424‰和0.835‰。

什麼意思?以2010年的普查數據對比,我國80歲以上老人的比例為1.57‰,90歲以上老人為0.15‰,還不如兩千年前的西漢時期……而想要趕超這個數據,據推測大約要等到2025年。

在2000年我國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但80歲、90歲老人比例卻還遠不及西漢時期。同時根據《集簿》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出六歲以下兒童的比例為18.8%,人口增長速率為9.18‰,雖然屬於人口增長型結構,但已經接近老齡化社會的數值。難道一個平均壽命只有22歲的封建社會,已經開始步入老年化社會了?這是無論如何想破腦袋都想不到的。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對西漢平均壽命的猜測

據2018年的統計,我國人均壽命77歲,然而在80歲、90歲以上老人的比例上卻遠不及2000年前的東海郡,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現象。當然西漢的情況無法和現代對比,我們不能直接套用數據就認為西漢的平均壽命已經高於77歲,這就太不科學了。

因為在古代,有一個拉低平均壽命的天塹,那就是嬰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的高低和醫學技術有關係,但也不是唯一的關係,網絡上所謂的中醫、西醫之爭更是無意義。事實上他和婦女的生育年齡、衛生條件、人均資源、科技水平等等,甚至文明形態都有著聯繫。

例如曾以遊牧為主的新疆自治區,建國初期統計的嬰兒死亡率高到600‰,遠遠高於其他地區的200‰。這主要和農耕文明擁有更穩定的食物來源有關,所以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在入冬前都會南下劫掠,如果失敗就意味著因為缺乏糧食,將會有無數的嬰幼兒和老人無法挺過冬天。

據非權威的說法,古代的嬰兒死亡率長期保持在300‰左右,即使在近代死亡率的降低也非常緩慢,甚至對於我們的祖父母輩來說,生育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直到近幾十年來,隨著科技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挺好,嬰兒死亡率才降到如今的6.1‰(2018年數據)。

而古代另一個制約重要因素的就是各種疾病。在建國初期,我國嬰幼兒死亡率始終居高不下,後來我國兒科奠基人之一的胡亞美院士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這和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小兒長期貧血,從而免疫力降低,誘發白喉、猩紅熱等高死亡率傳染病有著密切的關係。

胡亞美院士通過制定,改進各種小兒臨床治療方案,增加輔食等方法,使我國兒童存活率上取得巨大的突破,其死亡率才出現明顯的下降。可想而知,在此之前包括古代,兒童能夠長大基本依靠的是運氣,即使有中醫,在科技水平的侷限下,基本上也是依靠祛邪固本增強兒童免疫力,來提高存活概率而已。估計也就是相當於彩票10%和20%的中獎概率的區別。

而即使存活下來的兒童,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先天不足,對於各類傳染病有著較差的抵抗力,再加上沒有抗生素,一次感染就可以快速奪取一個人的生命。這大概就是我們為什麼總是能在歷史書中看到一個人在二三十歲的壯年時,突然的因病去世。


中國古人真的短命嗎?來自歷史的真實記載將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當然這些問題在其他文明中也有存在,但是中華文明有一樣特性卻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說是唯一一個擁有“孝”概念的文明。如果看過日本電影《楢山節考》都會知道,因為資源不足而犧牲年老者,是很多古代文明存在的現象。可只有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正史、野史的記載,還是考古中都沒有發現過類似的案例。

反而中國古代,年老者會享受一定的特權,如《漢書·文帝紀》載:

有司請令縣道,年八十已上,賜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賜帛人二匹,絮三斤。

一漢石一般指三十斤粟米,再加上二十斤肉,酒五斗,基本可以滿足一個人每月所需,老人食量偏小,可能都還有富餘。除了物質上《漢書·賈山傳》記載:

禮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

家中有八十歲以上老人,可以享受稅收徭役上的減免,讓一個家庭養老人的收益高於成本。這無疑從國家層面促進社會尊老養老風氣的形成,成為西漢老年人數量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合來說,我國的古人,嬰幼兒而的死亡率相對遊牧漁獵文明來說會較低,但依然會維持在300‰,且成年人因各種意外的暴斃率是相似的。但是當老年之後,因為國家獨特政策的原因,長壽者數量將遠遠超過其他文明。那麼相較而言,平均壽命依然是和西方類似的22歲,顯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有擅長數學建模的高手可能會利用《集簿》的數據推算出漢代東海郡的大致平均壽命,但很遺憾我沒有這個水平,所以如果有高手能推算出,希望能留下評論為我解開這個疑惑。

關於西漢的平均壽命,我只能按照粗略的方法類比推測,一個經歷了長久和平,物資豐富的西漢,即使有科技醫療的影響,大抵也不會低於戰亂時期民國的35歲。在49年我國的平均壽命為35歲,至1957年再次統計的57歲,81年的68歲,其增速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其中社會安定和資源充足的因素應該是要大於科技上的發展。

因此,綜合考慮西漢如武帝等對外戰爭時期,平均壽命可能在22歲,但在其他和平時期,應當是在35歲以上,到57歲(古人退休年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