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交的物業費都幹嘛了?交了物業費,物業什麼事都得管嗎?看完您就明白了↓

家裡燈泡壞了,找物業

需要打個牆眼,找物業

停水停電了,找物業

房屋出現質量問題,還找物業

……

在一些業主眼中

“交了物業費,物業什麼事都得管”

“只要是小區裡的事,都歸物業管”

物業真的是“萬能”的嗎?


今天,“央視社會與法

將一些常遇到的情況進行責任歸類

方便您有效反饋、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交的物業費都幹嘛了?交了物業費,物業什麼事都得管嗎?看完您就明白了↓


01

這些是相關部門的事

處理業主家裡被盜、處理違章搭建、違規改裝修住房、業主佔用綠地和道路等情況,是政府主管部門、街道社區、轄區公安機關的事,物業公司只能監督、制止、上報,並沒有執法的權力。

02

這些是相關企業的事

業主家裡的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電話、網絡、有線電視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其實是由社會公共事業企業或運營商負責解決。

03

這些是開發商的事

保修期內以及保修期內沒修好的房屋裂縫、房屋透寒、煙道漏煙串味、牆面或樓頂防水、衛生間和廚房防水等房屋質量問題,這些是開發商的責任。

04

這些是業主自己的事

業主家裡的門窗框、門窗把手壞了,水閥、水龍頭壞了,開關壞了、電源短路了,座便箱浮球不好用,這些業主自用的部分,維修也好,更換也好,都是業主自己的事。


在這裡,業主需要弄明白“公共區域”和“增值服務”這兩個概念。以換燈泡為例,如果燈泡位於小區廣場、樓道等公共區域,這個燈泡的維修就要由物業公司全權處理。但如果小區居民想請物業幫忙更換家中的燈泡,就屬於特約服務,物業就可以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


那麼,物業公司

到底負責什麼呢?

01

小區公共部分環境衛生管理

物業負責小區公共部分的環境衛生,如樓梯、人行道、主幹道、花園等,小到家門口的電梯平臺,大到社區廣場,物業應確保責任區域乾淨整潔。

02

小區公共設施的管理

物業負責公共設施的管理,如供電線路、配電設備、排水管道、水壓設備、消防設備、路燈夜間照明等。總之,小到幾塊錢的路燈大到幾十萬的配電設備,這些公共設施的正常運行都由物業負責。

03

小區公共區域安全管理

物業負責維護小區公共區域的秩序和安全,包括停車管理、出入管理、照明管理、消防安全等。對於一些重大案件,則需要協助公安機關辦理完成。

04

業主裝修管理

物業要對業主裝修工作進行全面管理,如嚴禁塗改牆體、拆改承重結構,對裝修隊伍進行管理、處理環境汙染等。

05

進行社會事務管理

物業應協助社區和基層政府實施網絡社會管理,在責任區開展社會調查、普查、公益宣傳,協助公安機關化解糾紛等社會事務。

06

生態環境管理

物業有義務為業主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如定期開展對小區路面的保潔、對花草樹木進行養護修剪、殺蟲施肥、補種栽植等工作,做好綠化、亮化、硬化等基礎設施管理服務工作。

07

物業檔案管理

物業公司應對各種檔案進行完善的管理,檔案包括物業設計施工圖、產權檔案、住戶檔案等,這些物業檔案在物業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上七項是物業公司服務的職責範疇。


此外,物業服務企業還應該根據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的服務項目和服務標準,為業主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


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很多業主對物業公司的職能不清楚,一旦物業公司的服務沒有達到業主自行制定的服務標準,就可能引起業主的不滿,甚至發生業主拒交物業費,更有甚者,發生物業暴力催繳物業費的情況。


“央視社會與法”提示:

暴力催繳與拒交物業費都屬違法!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物業公司提供物業服務後,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物業公司有權督促業主限期繳納物業費,如果業主逾期不繳納物業費,物業公司可向人民法院起訴;堵鎖眼、潑油漆、停水、停電、夜間打騷擾電話以及在公告欄張貼業主身份信息等暴力催繳的行為則構成違法。


如果業主被物業公司起訴後仍拒不履行的,可能會被納入失信黑名單並進行司法拘留;此外,除了繳納物業費、違約金,還需繳納訴訟費、執行費、罰金等。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業主認為物業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存在問題,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業主應根據物業服務合同,通過合法的程序解除雙方的合同,而不是採取拒交物業費的行為來“抗議”。


溫馨提示

有人說,業主與物業就像一對“歡喜冤家”、“左右手”,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傷右手。二者換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才是相處之道。


爭執少了,理性思考就多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社會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小區的和諧與舒適需要大家共同來創造。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參考來源:中新網、大河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