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逸语:世间再无可消停,谈《黄帝阴符经》中“人之盗”

万物滋生一灵性,

完人初成如火萤,

心智初开天地变,

世间再无可消停。

《黄帝阴符经》中说“人之盗”

  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体,是一种自我中心的体现。但是由于我们就是如此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眼光基本上也只能局限于此。这也就无可避免的把人放在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寄生虫***

  当然我们都知道,人不是世界的中心,这是地球的寄生虫。而地球也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只是一个小跟班。太阳放在银河系中,只是某个悬臂中的一粟,离中心以万光年计。而银河系,肯定也不是什么宇宙中心。

  我们不是中心,但是我们还是弱弱的和这个宇宙进行着交换。

  其实我们这个人的概念,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我们是和天地万物进行着互动的。

***因人得用***

  其实我们认为我们是中心,也不能说完全的错误。毕竟我们都可以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体,如果不知道自己,往外拓展有什么意义。可能有人会说格局太小,但是大格局是由于有大的眼光,和大的影响力。人的影响力的范围才是他可以注意力的边疆。

  我们能力的疆域就是一种范围,并且受到了天地、万物的制约。我们在受到制约之后,只能是有效利用这种制约的间隙,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做到什么,而是我们能做到什么。

  为什么人老了之后,就是不逾矩,这是因为,已经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哪里了,不需要进行尝试就知道。

  可是,天地、万物,没有人的话,他们这些规矩和组成,又有什么用呢?

***因人不寂***

  既然天地万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我们而存在的,那么必然也是由于我们而有存在的意义。正如王阳明所说,山中花,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我们可以批判这种XX中心主义,可是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也就是如此,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我们实际上并不能确定他的存在。

  游戏中的人物和好的反映了这种情况,一个没有交集的人,其实是否被删号或者更改属性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发生了交集,这种改变就是一种破坏。

  或许我们现在的存在,只是一段代码,这段代码由于有着强大的自适应性,我们以为我们是真的。而有鉴于此,不再我们交集内的东西,可能都是一种卷缩的状态而已。


寂寞逸语:世间再无可消停,谈《黄帝阴符经》中“人之盗”

张口乱语:我们虽然是世界的寄生虫,但是宇宙何尝不是因为我们才被徐徐展开。到底宇宙是真,还是我们是真,真的这么重要吗?

词语解读:

1) “人”词语解读: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

2) “万物”词语解读:统指宇宙内外一切存在事物;狭指地球一切存在事物。《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3) “寂”解释为:①静;没有声音:寂静|寂然无声。②孤单;冷冷清清:寂寞|孤寂。

在书中有“人之盗”,一起解读。

1) 万物,人之盗。来源于:《黄帝阴符经》。全文如下: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如此解释:天地、人、万物,这三者,互相进行交换和掠夺。

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文字也引用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为自己而写作,为生命而喝彩。作者“寂寞寒窗空守”云:

∞∞∞寂寞∞∞∞

∞∞寒窗空守∞∞

∞蹊径另辟筹谋∞

风雨飘摇万般思愁

∞砥砺前行艰辛∞

∞∞挥动拳头∞∞

∞∞∞朋友∞∞∞

№402日期:2004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