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有罪無人問,古槐無過受鎖枷”——明王朝滅亡最佳總結詮釋

北京的景山上,有一棵鐵鏈鎖著的“罪槐”前曾書有一副對聯,聯曰:“君王有罪無人問,古槐無過受鎖枷。”

“君王有罪無人問,古槐無過受鎖枷”——明王朝滅亡最佳總結詮釋

此聯可謂是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明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誰,正是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誠然,自萬曆十五年之後,大明之滅亡已成定局,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但崇禎帝即位後的所作所為,卻加速了本已風雨飄搖的明王朝的倒下。

明朝崇禎帝即位後,誅滅客氏、魏忠賢,一時頗有重振朝綱、挽救危亡之勢。但是,魏忠賢失敗後,閹黨仍企圖操縱朝政,長期延續的黨爭並沒有消除。加之崇禎專擅自用,對文臣多有猜疑,對武將任意殺戮,屢斬敗將,臣下為保住腦袋多求避禍,少有諫言。統治集團長期動盪,上下官員貪賄風行,軍兵日益虛潰。

朱由檢慣用的伎倆就是用小動作掩人耳目,他最勇敢的事是殺人。他發脾氣時,像一頭掙脫了鎖鏈的瘋狗,人性和理性全失。一個城市淪陷,就把守城的將領殺掉。

他對飢餓的武裝群眾也恨入骨髓。有人向他提及饑饉和官員鄉紳貪暴,他就發怒,發怒的原因是他無法解決,所以他不願聽到。不過他卻相信小動作可以幫助他,確信僅虛心假意地表演一下就能掩蓋天下人的耳目,所以他不斷地宣佈“避殿”、“減膳”、“撤樂”,不斷地聲言流寇也是他最親愛的赤子,不斷地下令政府官員自我檢討。有一次還把宰相們請到金鑾殿上,向他們作揖行禮,說:“謝謝各位先生幫助我治理國家。”然而不久就大發雷霆,把他謝過的“各位先生”殺掉了。

朱由檢的急躁性格,使他好大喜功,並且認為重刑是促使他部下創造奇蹟的動力。但有才幹的部下又使他如芒刺在背,他只能用宦官型的恭謹無能之輩,只有在這種人面前,他才心情愉快。朱由檢常嘆息他無緣得到岳飛那樣的將領,其實,恰恰相反,他已得到了一位“岳飛”,那就是袁崇煥,結果卻用冤獄酷刑對待他。

即使他在死之前都不忘記用小伎倆掩人耳目,他在自縊之前留下這樣一份遺書:

“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官冕,以發覆面。認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意思是說:雖然由於我品德不好,上天才降下亡國懲罰,但也是群臣誤我。我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所以我脫去了龍袍皇冠,用頭髮擋住臉。任憑逆賊割裂我的屍體,請不要遷怒與百姓,不要妄殺一個無辜。

這份遺書可能是後人偽造的,也可能是真的,它充分顯示了朱由檢用小動作掩人耳目的伎倆。他把失敗的責任一股腦兒推到別人身上,自己責備自己品德不足,並不是真心地承認錯誤,而只是用以烘托群臣的罪惡。問題是,群臣中沒有一個人出於民選,全部由朱由檢任用,不知道他為什麼專挑選一些“誤他”的人當他的政府官員?朱由檢要求“逆賊”不要傷害人民,他也知道“逆賊”不會聽他的,這種廉價的文章,不過企圖留下他非常慈悲的印象罷了。

崇禎死了,大明王朝不復存在;三尺白綾,懸起漢民族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中原統治的句號。朱由檢為他的剛愎自用買單,卻用整個帝國來為他陪葬。

那麼,崇禎是在槐樹上吊死的嗎?

“君王有罪無人問,古槐無過受鎖枷”——明王朝滅亡最佳總結詮釋

據載,崇禎十七年,永昌元年,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崇禎自縊殉國。

崇禎自縊之處,流傳最廣泛的說法就是其自縊於煤山,亦即萬歲山的民間俗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之所以被民間稱為煤山,是因為景山下邊堆過煤;又因為傳說該山壓住了元朝的龍脈,而俗稱鎮山。綜合各種史料來分析,雖其中略有差異,但大致上也可以認為是在此處了。

最大的疑問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所自縊的那棵樹是什麼樹。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槐樹,而據正史顯示,崇禎皇帝是自縊於壽皇亭中而非樹上:《明實錄·崇禎實錄》卷十七記載:“(崇禎)登萬歲山之壽皇亭。俄而上崩……”《明史·流賊傳》雲;“以帛自縊于山亭,帝遂崩。”《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九亦說:“逐仍回南宮,登萬歲山之壽皇亭自經。”另有幾部野史也如此記載。但在趙士錦的《甲申紀事》中記載:“得先帝遺弓於煤山松樹下,與內監王承恩對面縊焉。”《明孝北略》卷二十雲:“崇禎……自盡於亭下海棠樹下。”《三垣筆記》則曰:“遂同承恩對縊煤山古樹下。”松樹、海棠樹、古樹……總之是沒提到槐樹。事實上,崇禎皇帝應該是自縊於壽皇亭中而非樹上。據《明史》記載,李自成的大順軍是在崇禎自盡之後的第三天才發現了他的屍體。若是自縊於樹上,那麼多的士兵都搜不到,不符合常理。只有崇禎自縊於一個隱蔽之所,才有可能讓李自成在三天之後方找到他。

“君王有罪無人問,古槐無過受鎖枷”——明王朝滅亡最佳總結詮釋

實際上,自縊槐樹一說出自於清軍入關之後。崇禎自縊之後,多爾袞是以剿滅逆賊李自成的名義而入主紫禁城的。為了進一步鞏固群眾基礎,籠絡民心,於是,對崇禎皇帝的死表示惋惜,特意在景山上找了棵槐樹,並將之稱為“罪槐”,樹身加以鐵索,並立碑供民間悼念。雖然這棵槐樹幾經戰亂、數度毀於戰火,但人們總是在原址處再植新株,而這棵“罪槐”也一直揹負著沉重的罪名,直至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