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萬曆十五年,發生了什麼?

萬曆十五年,這是一個對於世界和中國歷史上都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可以說是一個分水嶺。那麼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對世界及中國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萬曆十五年,即1587年,此時世界上有三個實力最為強盛的國家,英國、西班牙、中國明朝。這一年之後,這三個強國也開始了自己命運的不同走向。

一、 歐洲格局的變化

起初西班牙憑藉強大的“無敵艦隊”,控制著歐洲大部分的制海權,奠定了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因而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初期,獲得了大量殖民地與非常多的財富。但隨著歐洲其他國家開始參與到世界殖民擴張活動之中,西班牙日益感受到英、法等國的挑戰。並且當時大量西班牙運輸財富的艦船開始經常受到英、法等國的海盜襲擊。

到十六世紀中葉,西班牙在菲利普二世的專政統治下內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矛盾。實際上,西班牙早已經進去了虛假繁榮的時代。此時需要一場大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這個矛頭直指當時快速發展的英國。1587年,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征英國。不巧的是,在與英國開戰前夕海軍統帥科魯茲不幸去世,菲利普二世臨時委派陸軍將領西多尼亞公爵擔任海軍統帥,而西多尼亞公爵身為陸軍將領並無海戰作戰經驗;而無敵艦隊起航不久之後,又遭遇了可怕的大西洋風暴,許多船隻、食物等補給被毀,直接打擊海軍士氣。而英國在經過改革之後,快速發展,國力日漸強盛,並結合靈活的海盜戰術打法,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西班牙在英吉利海峽戰敗後,已然沒有了大航海時代的輝煌。由此,西班牙進入了由盛轉衰的不歸路。相反,英國大敗西班牙後,奪得海上霸權,加快了海外殖民擴展的步伐,成為繼西班牙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人民的名義:萬曆十五年,發生了什麼?

西班牙無敵艦隊


二、中國明朝

中國明朝,在經過慶隆皇帝倚靠張居正等實行“慶隆新政”、“慶隆開關”等一系列革弊施新的措施後,不管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也使得隆慶一朝及萬曆朝的前十年成為明王朝國運中興的時期,這一時期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比嘉靖朝有了重大的改觀。

人民的名義:萬曆十五年,發生了什麼?

萬曆皇帝


萬曆十五年,看似並沒有什麼不一樣,依舊歌舞昇平、鶯歌燕舞。而這一年其實也發生了一些看似不足道的事件,或許也正是這些事件的發生,也成為大明朝國運發展的關鍵和縮影。

萬曆十五年,是萬曆皇帝對張居正進行清算的第五年,此時申時行擔任首輔。申時行此人其實並無治國輔國之才,而此時他已快到退休之年,在他看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當時朝廷亦是黨派林立,黨爭不斷,朝政日益腐敗。在他的治下,明朝經濟、軍事、政治、社會並沒有發展,反而停滯不前。

同年,一代清官海瑞去世。海瑞一生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是當時官場裡一股清流;同時也是老百姓心中的一片青天。而海瑞的去世,也使得老百姓對當時朝廷的希冀轟然倒塌。

另外,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於1587年末去世。一代名將戚繼光戎馬一生,戰功赫赫。他在時尚可保明朝一方安定,他的離世,使得本來就重文輕武的大明朝已無將可用,軍事上已無往日的輝煌,邊境動盪不安。萬曆十五年後,遼東女真迅速崛起,建立後金,並頻頻南犯,嚮明朝進攻,成為明王朝主要威脅。

萬曆十五年,用黃仁宇的話說,最容易被史學家忽略的年份。而看似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件,但每一件事又彷彿是大明王朝社會的一個縮影。萬曆十五年成為了大明王朝國運衰弱的一個分水嶺。十六世紀中期,世界格局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大明王朝還沉浸在自己的幻夢中不自知,因而錯過了改革發展的歷史洪流。大明王朝亦從此走向衰弱,逐漸被排除在世界強國之外。

古語有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人民的民義中多次提及“萬曆十五年”,或許是警示我們在和平時期也要時刻牢記歷史教訓,居安思危。而身為政法委書記的高育良,雖也深諳世道,在關鍵時刻卻忘記了黨性和原則。縱然明白官場和人場當中種種道理,卻也過不好自己這一生,最後落得這般下場。

人民的名義:萬曆十五年,發生了什麼?

高育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