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猪传染性疾病”猪衣原体病的诊治与综合防控实用技术


“关注猪传染性疾病”猪衣原体病的诊治与综合防控实用技术

猪衣原体病一种较为常见的猪传染性疾病,其致病源为衣原体病菌,生猪感染后可引发多种疾病,如关节炎、支气管肺炎、流产、肠炎等,且感染范围较广泛,各年龄段生猪均有发病可能,一旦爆发,容易给生猪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为控制猪衣原体病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本文将针对该疾病的诊治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一、临床症状

猪衣原体病可见于不同年龄段的生猪,一般以断乳前后仔猪、怀孕母猪发病率较高,种猪和2-4月龄幼猪也可感染。生猪患猪衣原体病后,总体表现为肠炎型、肺炎型、流产型、关节炎型四种情况,不同年龄段发病临床症状有所差异。断乳前后仔猪患病主要症状为高烧、干咳、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并会出现厌食、脱水、腹泻等症状,眼角及鼻孔处可见异常分泌物,这一阶段幼猪患病易导致死亡。怀孕母猪发病症状以流产为主,初产个体发病率更高,非出产个体发病率略低,且早期较少出现异常反应,病猪产下的胎儿一般也较弱,易死亡,成活率低。种猪患病的临床症状多见于生殖系统疾病,除生殖器官炎症外,还会导致生殖能力下降,不易使母猪受孕。2-4月龄幼猪患病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可见肺炎、肠炎、关节炎以及角膜炎等疾病单发或并发,病猪呈现出呼吸异常、腹泻脱水、关节肿胀、精神萎靡等相关症状,容易导致病猪死亡 。

二、传播特点

猪衣原体病主要是由衣原体感染所致,衣原体的宿主较多,可以在多种动物体内存活,并造成感染,因而其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包括猪在内的大部分哺乳动物、家禽类、鸟类和啮齿类动物都可以感染并传播衣原体病,且衣原体病不仅在同物种间传播,还可在不同物种间交叉传播。猪衣原体病在猪的物种内部传播渠道主要包括粪尿等排泄物、乳汁、病猪母婴传播、胎衣及羊水接触性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交配环节体液传播等;在物种间的交叉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与患病家禽、家畜、野生鸟类、啮齿类动物直接接触传播,被携带衣原体的蚊、蝇、蜱等叮咬,接触其他患病动物排泄物、体液而感染等;此外,养殖环境中也可形成中间传播途径,如使用受污染的饲料、饮水,导致生猪饮食过程中被感染,工具或圈舍设施附着致病源,养殖环境内存在大量附着致病源的尘埃等,也可造成猪衣原体病传播。在时间特点上,猪衣原体病传播范围及发病率随气温降低而明显升高,冬春季节易出现区域性大面积流行,四季均有流行感染可能,且患病恢复后生猪较长时间内均可作为传染源,感染其他健康生猪。

“关注猪传染性疾病”猪衣原体病的诊治与综合防控实用技术

三、疾病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分析、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前两者作为初诊依据,确诊则需要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来确定。染色实验,通过猪患病组织材料制作涂片,进行姬姆萨液染色处理后,使用油镜观察,染色后衣原体的紫红色原生小体以及蓝紫色的网状体。血清实验,通过对病猪血液样本进行免疫荧光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实验,确定是否存在衣原体致病源。接种培养实验,用病死猪组织样本制作悬液,对小白鼠进行接种试验,观察实验体衣原体数量与感染情况。

四、综合防治技术

1.治疗措施

猪衣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依靠四环素药物饲喂、注射的方式进行。根据发病情况,发病较轻的,一般可选择将四环素粉按照1:1000的比例拌入饲粮中,每日喂食,连续一个月,进行治疗。发病较重的,可采取静脉注射法,使用盐酸四环素粉溶解液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以快速缓解病情。由于猪衣原体病有3-11天的潜伏期,因而对于未发病的生猪也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四环素粉,加以早期防控,添加量和饲喂时间均为发病生猪的一半 。

“关注猪传染性疾病”猪衣原体病的诊治与综合防控实用技术

2.预防措施

猪衣原体疾病的预防主要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来实现。一方面,可以采取疫苗接种方式,进行提前预防。目前较为有效的疫苗主要为衣原体病油乳剂灭活苗,该疫苗主要针对种猪和母猪进行接种,幼猪主要是通过母猪获得间接免疫。另一方面,可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降低发病几率。首先要加强饲喂管理,在选择饲料时注意保证饲料营养丰富、均衡,尽可能选择优质饲料,并做好饲料配比管理。在饲喂前要对饲料进行检查,禁止饲喂发霉、腐败、受污染的饲料,对于剩余饲料要及时清理,避免其变质对生猪健康的影响。其次,要做好圈舍环境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养殖圈舍的清洁和消毒灭菌工作,及时清理粪尿等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并定期进行消毒,尤其在发病期,要适当提高消毒品频率。同时,还要加强生物管理,做好环境中蚊、蝇、蜱、鼠等有害生物的灭杀和清理工作,还要做好鸟类及其他生物的隔离防控,避免其他衣原体宿主与生猪接触,预防猪衣原体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于爱露 兽医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