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黃帝內經》漫談(5)

隨筆|《黃帝內經》漫談(5)


讀經典,長智慧。


親近自然,迴歸傳統。


以德潤身,以文化人。


隨筆|《黃帝內經》漫談(5)


“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這是聖人在生活中的狀態之一,也是我們應當向聖人學習的一個點。


我們先來講“以恬愉為務”。


恬,左心右舌,兩種含義。


一者,筆者在之前寫“恬惔虛無”時就已經寫到的“自我療愈,自我療傷”。


二者,則是用心感受,用心品味,不是用腦去分析,去判斷。


愉,左心右俞,愉快,愉悅,內心舒適的一種狀態。


恬和愉,都是走心的。


聖人的快樂發自內心,以恬愉為務,對心神的保養,對心神的重視可見一斑。


我們呢?現在的我們快樂嗎?對自己的心神是否足夠重視?足夠珍惜。


我想,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痛苦中翻滾、煎熬。或許是因為一件事,或許是因為一個物品,或許是因為一個人。


這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潛藏著內賊。


這個內賊,或許是貪,或許是痴,或許是嗔。


比如說,因為貪幸福,所以痛苦;因為貪便宜,所以被騙;因為貪生怕死,所以生病。


同理,因為痴情,所以傷心;因為心中有嗔,所以發怒,所以歇斯底里。


那麼,怎麼脫離苦海呢?


答案很簡單,學習聖人,以恬愉為務。至於怎樣才能做到,這是我們大家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隨筆|《黃帝內經》漫談(5)


以自得為功。


自得,一個很有意思的詞。通俗地來解釋,即是“從自身所得,自給自足”。


聖人是這樣的,一切都向內求,都向自身來求。他們深知吾性俱足,所以不假外求。就像“以恬愉為務”,也是通過內求,從而得到這種感覺。


那麼,反觀你我,是否也是這樣?一切都向內求?


答案又是否定的。


我們在追求名,我們在追求利,卻很少追求內在的東西,很少去看看我們到底真正需要什麼。


追求名嗎?


那麼,大家是否想過,名是什麼?


名是他人給予我們的評價,是外界給予的。


追求利嗎?


那麼,大家是否想過,利是什麼?


利是他人給予我們的利益,也是外界給予的。


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曾和一個朋友聊天,經歷過諸多風浪的他比之前成熟許多,他對我說“現在的自己已經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和評價,只管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為人處世”。我認為,這就是自得的一種表現。


“在做人做事憑良心且合理合法的大前提下,自己的事,不需要其他人的評價,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能夠自給自足,穿吃住自己解決。名利不假外求。”這是我目前對“自得”二字的理解。


隨筆|《黃帝內經》漫談(5)


精神不散。


這四個字又是對聖人日常的一個描述。


所謂散,代表發散。與之相對的,就是聚。不散就是聚。精神不散,也就是聚精會神,亦或者說專心致志。


古今中外,歷史上有很多對“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典故的描寫。


比如“高鳳流麥”。


高鳳是春秋時期的古人,好讀書。一年收麥,妻子令他守麥防雞,誰成想,他看麥時讀書因為太過專心,天降大雨而不知,導致雨水溼麥。


高鳳專心讀書的典故為人所津津樂道,他本人最後也成為一代大儒。


專心致志,聚精會神,是我們所倡導的一種狀態。我們或許偶爾會進入這個狀態,或許在做某些感興趣的事情時進入這個狀態,這已經很不錯了。但聖人卻時時處於這個狀態,真的了不起。


曾聽老中醫講《黃帝內經》,他在講靜坐時曾說,很多時候,我們希望靜坐時腦袋放空,但當真正坐到那裡的時候卻是思緒亂飛,內心很難澄澈。


那怎麼辦呢?


他教給我們一個辦法,筆者總結下來,大概就是很簡單的四個字:置心一處


意思就是,在靜坐的時候把注意力聚焦在一處,當心意有了聚焦,其他雜念就會變淡。通過長時間練習之後,我們專注的能力越來越強,或許突然有一天,當我們把那個聚焦的點去掉,瞬間就空了。


總而言之,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應當多多保持精神不散的狀態,多多練習聚精會神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