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大战,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

在全民全行业直播的风口上,家居企业从2月初开始,包括公司总裁、门店导购员、设计师等在内,或品牌与品牌联合营销、或厂商抱团发力,铺天盖地的线上直播席卷了泛家居行业人士的朋友圈,直播成了疫情期间重要的营销渠道创新方向。


直播大战,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


//家居直播大战,暴露“虚假繁荣”//


疫情下,为自救,几乎所有家居品牌都在用“直播”抢市场、创营收,家居直播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常态化营销方式,但同时也暴露出行业“虚假繁荣”的问题。


家居建材直播带货似乎也是一场大比拼,你一次签单1万元,我就签5万元,他就签10万元;你一次直播有100万人收看,我就有500万人,他就有1000万人,真是‘人有多大胆,企有多大产’,这是商业的虚热。”


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家居人士表示,销售业绩问题可能出在第三方。“虚报数字应该不是品牌商的本意,大家都是做了多年的品牌,都不愿意吹牛,但是如果第三方直播业绩按单收费,可能会把大单拆分成几个小单。”


其实,家居行业虚假繁荣、虚报业绩的现象一直存在,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近几年家居行业整体不景气,但是你一问,家家都说自己业绩有增长,日子过得不错,真实情况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直播大战,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


//家居直播存痛点,服务体验需深耕//


相比其他如农产品、服装等行业,家居具有消费低频(五六年以上,甚至更高)、客单价高(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几十万元)、专业性强(涉及到专业设计、风格搭配、保修维护)等特殊行业属性。


由此带来的是,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对家居产品了解过程长、购买决策慢、下单场景多,对支付安全和安装专业度的要求更高,这也是家居线上直播的痛点。


由于家居产品具有特殊性,消费者很难抱着“钱花得不多、试试看、主播不错、先了解下”的心态消费,这也使得家居主播门槛较高。尽管家居直播当下火热,但在较长时间里,仍会出现家居主播人才缺乏的现实状况。


此外,对于十分重视用户体验的家居行业来说,直播不仅要满足带货的需求,实际还承载着增强品牌粘性、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等重要作用。而当下很多做直播的品牌,往往只关注到了直播的带货价值,忽视了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及对服务内容的深耕。


营销渠道是获客的前提,后续的产品质量、设计以及服务也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团队运营管理,才能更好地借助家居直播获得市场空间。


实际上,直播带货只是短期的行为,它不是家居企业的核心目标,做好产品和服务才是。


所以,对于家居建材行业来说,直播是真繁荣,还是假泡沫,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直播大战,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