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打開一扇知識和興趣的大門

短視頻,打開一扇知識和興趣的大門

沒事刷一刷,隨手發一發,近年來,短視頻成為一種流行的休閒方式,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填補著碎片化的時間空白。短視頻蓬勃發展,平臺迅速崛起,用戶規模飛速攀升,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


《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用戶使用率為78.2%。提到短視頻,幾個鮮明的標籤撲面而來:碎片化、豐富性、互動性等。近年來,青少年與短視頻的關係不斷進入學界和業界的討論視野。


短視頻之於青少年,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藉助互聯網的互聯互通,短視頻可跨越山海,其覆蓋人群極廣,獲取門檻低,促進社會知識信息良性循環。教育類短視頻,有助於彌合知識鴻溝,其內容的豐富性極大地拓展著青少年的視野。


短視頻,打開一扇知識和興趣的大門


近年來,教育的形態一直在發生轉變。2018年,“一塊屏幕改變命運”成為全民熱議話題,通過直播教學,貧困地區的學生和成都七中的學生同步上課。雖說不是每個地區的遠程教育都能如這塊“屏幕”神奇,但在教育投入仍需一個週期的情況下,藉助互聯網技術彌補當下農村地區教育的短板,顯然是立竿見影且性價比高的方式,短視頻就是其中之一。在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大中小學通過網課的方式如期進行正常教學。網課為老師教學打開了新方式,也重塑了在線教育的種種可能。


在線教育的火熱,加速了各種互聯網教育產品的孵化和衍生。在這樣的發展裂變中,短視頻扮演了一種補充角色,短小精悍的短視頻以信息量大、時長短、趣味性強的的內容,可以為青少年在短時間內打開一扇興趣的大門,或快速地對所學內容進行查缺補漏。


截至2020年6月,抖音上教育類內容全平臺累計播放量超10萬億次,累計點贊量超3092億次,累計轉發分享量超102億次。看到這樣的數據其實無須驚訝,教育類短視頻存在其自身優勢,吸引著青少年受眾。

青少年群體可在短視頻的浸潤與比較中獲得審美髮展,在欣賞與參與中獲得藝術發展,找到自己的所好,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短視頻又以其原創、新穎、豐富和鮮活的形式,講述喜聞樂見和平民化的小故事,成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信息載體。


短視頻,打開一扇知識和興趣的大門


有人說,成年人都抱著手機一刷刷一天,孩子能行嗎,會不會成為注意力經濟的犧牲品?其實,

任何一種媒介走向大眾化之後,其正面和負面效應都會同在。而“媒介依存症”是一種現代社會病理現象,得到廣泛認同。但我們也要警惕,不能走向反面,不必妖魔化新技術。電視時代的“沙發土豆”,互聯網時代的“網癮少年”,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地鐵“低頭族”等等,在一味討伐短視頻對青少年產生的不良影響時,不妨把這樣的討論置於一個合理的語境。短視頻同樣是一種青少年學習知識、瞭解文化、增長見識、培養技能的媒介接觸途徑。


近日,抖音聯合多家教育機構啟動了“青椒計劃”,這一計劃旨在善用豐富、多元、開放、日常的短視頻生態,打造關於知識傳播的新時代樣板,用故事化、視頻化、動態化、社交化的平臺生態,引導青少年為社會進步蓄力,為文化傳承添彩。基於“青椒計劃”,合作機構將積極組織開展青少年短視頻教育學術研究,邀請學界業界專家成立“青椒顧問團”,參與抖音青少年短視頻內容發展策略制定,並號召各界攜手共建青少年短視頻教育綠色生態。


缺乏時間管理觀念與自我約束意識,是青少年沉迷互聯網產品的主要原因,自制力、信息辨別能力不強,網絡成癮、受不良信息誤導等問題給青少年成長帶來了負面因素。解決這樣的網絡成癮問題,需要家長、學校、平臺與社會形成多方合力,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如:監管部門規範短視頻平臺發展;平臺方也須樹立責任意識,匡正不良信息;家長和學校對青少年的上網習慣進行培養教育等。除此之外,如何從外部規範引導青少年使用時長,提升青少年數字能力和網絡素養,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優化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