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遭到曹爽壓制無權可言,為何城外的三千死士仍然對其效忠?

三國時期的一場亂鬥在後人眼裡精彩紛呈,尤其是兵家之間的籌謀策劃讓人心生佩服。能夠配得上老謀深算這個名號的人並不多,除卻大家熟知的那幾位軍師,司馬懿也是足擔得起這名號的一人。

司馬懿一生為曹魏奔波,費盡心思輔佐三代皇帝,是曹魏著名的政治、軍事方面的人才。他自幼就展現出過人的才能,從小博學多識,被稱為經世濟國的棟樑,曹操將其徵為文學櫞,之後曹丕繼位,他成為皇帝手中對抗宗親和頒佈新政的工具,所以一直沒有得到大展身手的機會。

司馬懿遭到曹爽壓制無權可言,為何城外的三千死士仍然對其效忠?

曹芳繼位後,曹爽為了獨攬權力,連結黨羽暗中謀反,為了防止司馬懿從中作祟將其升為太傅,看似升官其實讓他失去了權力,並且有更好的理由對其監督,明裡暗裡尋找關於他的罪證,只等司馬懿露出破綻將其殺害。

這種如履薄冰的日子十分漫長,249年,司馬懿趁曹爽外出祭祖時,調出手中豢養在城外的三千死士,在洛陽城發動政變成功翻盤。

這責翻盤成為後人常提起的家長,司馬懿一生為曹征戰,在被長期監督和架空的處境下,是如何召集到這三千死士,並且不動聲色將其安置在城外,並且讓他們一直保持忠心的呢。

一、 內外聯合暗中籌集兵力

司馬懿一生為曹魏而戰,曾經也立下戰功無數。不但戰勝過諸葛亮,平定遼東一帶的戰亂,之後又平定網齡叛亂,對於曹魏來說,司馬懿是國家功臣。

司馬懿遭到曹爽壓制無權可言,為何城外的三千死士仍然對其效忠?

自然曹魏老一代的臣子都對司馬懿十分敬重,在軍隊裡曾經和他們一起出生入死的將士也都願意對其誓死效忠,後來很多將士都成為他們家的嚇人,暗中潛伏在司馬府中召集天下的英雄,最後成就了三千死士。之所以被稱為死士,還是因為這裡的每一個人都願意為其效忠,哪怕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司馬懿秘密豢養的三千死士規模並不小,為了隱藏這些人的身份,三千死士平時沒事並不會聚集在一起,所以曹爽一直沒能發現這支秘密的軍隊。

另外他們也不會從事專項的死士職業,這些人平時大多有另外一門正當的職業,看上去和普通的百姓並沒有差別。

司馬懿遭到曹爽壓制無權可言,為何城外的三千死士仍然對其效忠?

但是其實這些人都身手姣好,武藝高強,在需要他們的時候可以有效利用到。

群龍不可無首,司馬懿自己不便管理自然有幾個得力的助手,例如中護軍司馬師,負責管理曹魏的禁軍,平時安排死士的訓練甚至安排幾個人進入禁軍學習也是輕而易舉的。另外還有中郎將司馬昭,手中掌握著軍權,堪比國家的命脈。還有朝廷中的一系列文官,都能夠起到軍師的作用。

這些人大多都遭受曹爽的打壓,所以從專權開始他們就向司馬懿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大家暗中潛伏只等一個時機。所以雖然司馬懿暫時被曹爽架空,但是過去的他在曹魏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受到朝中多數大臣的尊重,加上他們本身對曹爽的做派也不完全支持,只有藉助司馬懿的力量改變現狀。

司馬懿遭到曹爽壓制無權可言,為何城外的三千死士仍然對其效忠?

二、表面委屈架空實則韜光養晦

曹爽對於司馬懿的心思極重,自然明白他是心腹大患,但是礙於他一直沒有找到司馬懿的把柄,所以也只好用升官一招暫時將其權利架空,實際上還是不斷派人監督他尋找一個刺殺的機會。

司馬懿也不傻,避免犯錯最好的而方式就是躲起來不參與,於是升官之後司馬懿一直抱病在身。裝病可是司馬懿的拿手絕活,裝病不但能夠減少自己和曹爽照面的機會,也能夠打消他對自己的而顧慮。

當時皇帝曹芳準備前往高平陵祭祖,曹爽一同前行。但是半路上擔心司馬懿在朝中生事,於是假借李勝赴任荊州刺史的機會,派人前往司馬懿的住處,發現司馬懿此時已經躺在床上面露苦色。

李勝便向曹爽彙報:"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不足慮也。"這話完全打消了曹爽的顧慮,安心陪同曹芳祭祖。

司馬懿遭到曹爽壓制無權可言,為何城外的三千死士仍然對其效忠?

三、司馬懿心思縝密曹爽驕傲大意

在曹爽出發祭祖後,這邊司馬懿就在床上起死回生了一般。隻身前往武器庫,之後調動司馬師和三千死士一起包圍皇宮,逼迫郭太后關閉城門。這樣簡單幾步就讓皇宮和郭太后落入司馬懿的手中,此時曹爽因微服私訪,身邊只有不足百民護衛。

曹爽其實原本也有反抗的機會,當時司馬懿佔據了皇宮,但是城門未關時曹爽的心腹已經收到消息,他潛逃出城快馬加鞭趕往曹爽,告訴他司馬懿已經發動政變,並且勸曹爽召集各地的士兵勤王。但是曹爽因為利益關係猶豫不決,一夜衡量之後還是放棄了反抗。

司馬懿遭到曹爽壓制無權可言,為何城外的三千死士仍然對其效忠?

總結:

司馬懿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在這場士族和宗室權力的戰鬥中大獲全勝,由以上三點可知,司馬懿雖然已經被架空,但是別人的大局早就部署完全,裝病臥榻之間密集三千死士,說明司馬懿在用人的才能上遠超曹爽,同時借用多年為曹魏拼殺累積下來的人脈和名聲,攪黃曹爽獨攬大權的計謀並不是什麼難事,什麼時候開始行動,終歸也只是時機問題罷了。


參考資料:

《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