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的巨人----隋煬帝楊廣

提及隋朝,幾乎人人會想到那個好大喜功急於求成的傢伙——隋煬帝楊廣。這位老兄給人映像是:

喜歡折騰,他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雖然只做了14年的當家人,可沒有幾個皇帝同行的業績能與他相提並論。他在位14年,既忙忙碌碌張羅科舉考試、又大張旗鼓開鑿京杭運河、還歡舞刀弄槍擴疆千里。不得不佩服,他的的確確有兩把刷子,硬是在經過三百多年戰火洗禮的大地上,搗鼓出來了一個欣欣向榮、“萬國朝拜”的“大隋聖世”。

別以為他只是一個窮兵黷武、愛好面子的粗人,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傑出詩人。從陶淵明到大李杜近400年間,幾乎沒有幾個人的文學造詣可以與這位老兄相提並論。像唐代的張若虛、宋代的秦觀、元代的馬致遠等等都是他的鐵桿粉絲。

才高八斗的楊廣,精通詩文,自然也愛書。他讓隋朝藏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直到封建王朝結束,也沒有一個朝代能超越。

書籍,是記錄人類社會活動的文字資料,是先輩勞動創造與思維智慧的結晶,是後代開拓與創新的基石。書籍,擔負著民族文化傳承的大任,是國家與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寶藏與源泉。

傳承中華文化的巨人----隋煬帝楊廣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書籍的命運

今天,中華民族古籍文獻浩如煙海,可經過幾千年彙集,幾千年沉澱,也是一路坎坷,命運多舛。當時適逢三百年戰火硝煙剛剛散去,喜歡看書談何容易!

《隋書·經籍志》記載,魏氏代漢,大凡四部合29945卷(不包括吳、蜀在內)。而梁後期,侯景之亂導致建康淪陷,老皇帝被禁餓死,小老皇帝亡命流竄,追兵就一路破城佔地燒殺搶掠。經過幾年混戰,陳霸先起兵建立了南朝最弱的陳朝時。南朝·梁藏書在戰火之後所剩無幾。

在歷經兩晉南北朝這320年間,由於戰火頻繁,特別是都城淪陷、豪族遭劫,導致古本喪失,新作難存。文人顛沛流離,寫書沒有氛圍,創造激情自然消失殆盡,導致全國書籍、文化幾乎停滯。

傳承中華文化的巨人----隋煬帝楊廣


(二)隋朝國家藏書的兩個時期

1楊堅在位時期

這時期,精力充沛的楊廣統兵南下滅陳,擔任揚州總管。他就在當地聘請招攬了100多名學士,收集民間書籍,續殘補缺,謄錄“為正副二本,藏於宮中”。或收於“秘書內、外之閣”。關於“紙墨不精,書亦拙惡”,而無從下手、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的書,就“總集編次,存為古本”,等有奇人異士出山或考古專家到世,再補訂修正。

此時期藏書來源,除了楊廣滅陳的戰利品以及收集南方民間書籍之外,主要還有兩種途徑:

一是繼承北朝·周藏書15000卷。北周的江山都弄到了手,圖書館自然收入囊中。

二是民間收集。秘書監牛弘說有個好主意,“我們可以派人,到全國各地尋訪、蒐集流散在民間的各種書籍。只要有人向朝廷每提供一本書籍,官府就賞賜他布絹一匹作為報酬。等我們校訂謄錄副本之後,原本就物歸原主。楊堅當場簽字蓋章同意。

此時,楊廣與他老爸帶一群小夥伴,齊心協力獻計獻策,民間奇書蜂擁而至。國家藏書“凡三萬餘卷”。也就是說達到了曹丕時期的水平,勉強算是抹去了300多年的狼煙給書籍帶來的陰霾。

傳承中華文化的巨人----隋煬帝楊廣


2楊廣在位時期

隋煬帝楊廣這位老兄,名聲雖不好,但做事的確是一把好手。他在位14年,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僅僅是西都長安“嘉則殿書三十七萬卷”,供兩京、省、郡、府等各級官員查閱使用。

楊廣做事性格是,要麼成功要麼失敗,不取中間值,沒有半途而廢的半拉子工程。這位老兄為了藏書,真可謂是拼命三郎,也是絞盡腦汁。他讓藏書激增,主要有五種途徑:

1、民間收集。民間收集自然是古典文獻的主要來源渠道。自任揚州總管至繼位稱帝的20多年間,楊廣派人訪求遺落民間書籍從未間斷。

2、戰利物品。御駕親征也好,派兵出征也罷,敵方書籍首級都是功勞。

3、外交朝貢。隋朝開創了萬國來朝,辦事雷厲風行的楊廣是國際盟主。外邦也偶爾會獻上奇本異版。

4、官府編撰。

⑴下詔秘書監編次、整理民間收集來的書籍;任命杜寶修撰《水飾圖經》⑵修前朝史書。例如許善心撰《梁史》;⑶詔令組織飽學之士編寫了《長洲玉鏡》;⑷召學者整理三教九流、各家典籍;⑸詔命地方諸郡繪製當地風俗物產地圖。

楊廣辦事目光開闊,不拘一格。他下令編撰《地方誌》,開創了全國性方誌圖經的先河,規模宏大,影響深遠。一直到今天,各地方也在編撰自己的《地方誌》,供學者與後人查閱。

傳承中華文化的巨人----隋煬帝楊廣


5、個人創作

⑴614年,裴矩的《西域圖記》,就是以當時西域各國地理資料撰寫的地方誌。這本書成為中原官方瞭解西域諸國的重要文獻,也是唐宋文人描寫西域的必讀書籍。⑵作家王通 仿《春秋》作《元經》;(3)楊廣本人與其他詩人等著作。

楊廣精力旺盛,他修撰圖書也涉獵廣泛,經、術、兵、農、醫、卜、釋、道、地理,以及植物、動物類。

以前,是謄錄“為正副二本”。現在楊廣自己當家,辦事更是毫不含糊,下令每本書“限寫五十副本”。

除了殿藏圖書館,楊廣極力興辦的學館自然也有藏書,否則學子如何參加科舉考試!

愛書的楊廣要麼不做,一做就驚世駭俗。他掌權時期,圖書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面世。史載:“今於大隋聖世,圖書屢處。”

傳承中華文化的巨人----隋煬帝楊廣


3
藏書三大殿


現在有了好書,自然還需要有好地方收藏。藏書之地,已有西京長安嘉則殿,也有東都東都洛陽修文殿,都洛陽的修文殿,另外雄心勃勃的楊廣還建造了東都觀文殿。

觀文殿共有十四大間,書室的窗戶、床褥、廚幔都極為珍貴華麗。雙扇門有錦質幔帳,戶外還設置機關,謹防有人破壞。

《資治通鑑》載:“初,西京嘉則殿有書三十七萬捐 ,通過命人除其復重猥雜,得正御本三萬七千餘卷,納於東都觀文殿。

注:正御本,指宮禁中所藏書籍。收藏於宮禁皇家書院圖書館的藏品,只有皇族人員或特批官員才能查閱,自然是上品之中的精品,佳品之中的珍品。)

4)愛護書籍的態度

有了好書,還要有持之以恆的讀書習慣與愛書的態度。楊廣對典藏書籍愛好備至、敬重有加。

楊廣愛書,也不嫌麻煩。每次駕臨觀文殿,在前面有宮人手執香爐,還有專人在前消除機關。離開書室後,門窗、機關等一起恢復原狀。完全可以讓後人充分發揮想象力,寫一本武俠小說。由於對書籍保存守護有方,藏書大殿也沒有發生災難性的火災、水災。

看到楊廣對書關照得無微不至,很難讓人把他與躍馬馳騁、開疆拓土聯想在一起。楊廣精力似乎也無窮無盡,似乎永遠激情四射。

因為有喜歡折騰的楊廣,隋朝國家藏書,僅西京長安一個嘉則殿,就370000卷,是中國封建各王朝之最,令其他封建王朝難以望其項背。這位愛折騰老兄,為我們整理、保留、積累了不可估量的文化財富。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傳承中華文化的巨人----隋煬帝楊廣


(三)唐代至清朝的藏書

看一下唐宋後各王朝藏書,可以進一步瞭解楊廣整理藏書370000卷的意義與功績。

唐宋代文人墨客燦若星河,《舊唐書·經籍志》記載,唐代藏書56476卷,加文人著作27127卷,共79221卷(藏書不足80000卷),不足楊廣的四分之一;

《宋史·藝文志》載,北宋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國家藏書最高記錄是73877卷,不到隋代的五分之一;

南宋,藏書高峰期是59429卷,僅只是隋代的六分之一。

只有晚清多一些,晚清江南藏書名樓林立,藏書數量也只是接近楊廣時期的一半。

書籍,是先輩智慧的結晶,是後人少走彎路的羅盤。書籍,是民族的標誌,是民族文化在血管裡流淌的基因。

才華橫溢的詩人楊廣,為保存中國古典文獻珍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今天,隋煬帝楊廣的名聲雖不佳,但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傳承不遺餘力,利在千秋萬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