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日常用來聽歌的網易雲音樂成了深夜哲學家們的“傷痛文學素材庫”。


“網抑雲”這個梗也開始流行起來。


在各大視頻平臺上,我們時不時就能看到:


“一開口就是老網抑雲了。”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到點兒了,該抑鬱了。”


等等一系列的相關句式。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一到12點,大家就開始爭相“抑鬱”。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網抑雲”這個梗真的那麼好笑嗎?


也許對開心的人來說好笑,但對抑鬱的人來說,這實在讓人笑不起來。


在“抑鬱症超話”裡搜索“網抑雲”,滿屏的都是排斥、痛苦、難過,甚至是懇求,求大家不要再用“網抑雲”這個梗。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我問身邊一個抑鬱症多年的朋友,你看到“網抑雲”這個梗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她說,這讓她感覺又回到了15歲那年:


我跟我媽說我有抑鬱症,我媽說“你不就是想要我關注你嗎?我跟你一起死行吧?你怎麼這麼自私啊?這個家都被你毀了!”


有位抑鬱症患者,在知乎上寫出自己的病痛:


感受過整晚整晚失眠睡不著覺嗎?

感受過哭到吐、心跳過速、呼吸不上來嗎?

感受過吃藥吃到手發抖,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嗎?

感受過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記憶一天比一天差嗎?


有人抖機靈回覆:“感受過,在我打開網抑雲的時候(狗頭)。”


有人在評論裡哀求:“適度玩梗,我求你們了......”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有人回覆:“不玩梗我就抑鬱了”。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甚至還有人跑到抑鬱症患者的視頻評論區,去攻擊、嘲諷他們:


“有病你就去治,不愛看滾。”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小學生嗎?”

“抑鬱姐去哪兒了,怎麼還沒來?”

......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網易雲曾因為網友的金句評論加上網易的營銷攻勢刷屏了社交網絡。


如今在部分網友眼裡,這些文字都變成了無病呻吟的搞笑段子,有關抑鬱的悲情故事,喊著要自殺的失意青年。


很多歌下面有100萬+的評論,很多人會分享他們在生活裡遇到的不如意,然後彼此鼓勵。


但在“網抑雲”的梗出來之後,評論區被大部分複製粘貼的喪言論攻佔,而真正在歌曲中抒發情感的評論卻被寄出了熱評中。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這些亂刷梗的人,其實和網絡上跟風“抑鬱症”的人沒有什麼差別。


只是覺得新奇好玩,渴望博得關注,想通過在社交媒體中獲得的存在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就像知友@YOWOT說的: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特殊人群的不尊重。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超過3億的抑鬱症患者。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在世界範圍內,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抑鬱症自殺。


玩“網抑雲”梗的人一定不知道,這背後潛在的危機。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當一個抑鬱症患者深陷失眠、大把吃藥、大把掉頭髮的痛苦中,覺得活著都是件困難的事時,卻有一群人圍繞在他的身邊,嘲笑和詆譭他在裝抑鬱。


這無疑是在懸崖邊推了他一把, 很有可能,這些玩梗的人會成為間接的殺人兇手。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在網絡世界中更是如此。


對於一些“矯揉造作”的人,你可以不喜歡,不理解,但請尊重它的存在,而不是以錯誤的方式來攻擊它。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抑鬱不是一種潮流,更不是一種值得炫耀並以此作為藉口博取關注的噱頭。


我們不用去美化它,但更不該去攻擊它,這可能才是你們嘴裡常唸叨的“生而為人”最該做的。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若您有婚姻情感、親子關係、情緒壓力、個人成長、職場關係、人際關係困擾等問題,歡迎聯繫小朗,我們的專業諮詢師團隊將為您排憂解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