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隨意擡手,14歲少年縱身一躍,到底誰的勇敢與脆弱?

武漢市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的男學生,因為當天下午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

少年站在教學樓的走廊裡,忐忑緊張地望向他快步走來的媽媽,媽媽上來二話不說就是一個巴掌,可能是不解氣接著又是一個巴掌,掐住少年脖子推向柱子,把一旁其他的學生還有在場老師都嚇到了。


母親的隨意抬手,14歲少年縱身一躍,到底誰的勇敢與脆弱?

整個過程中,比媽媽還高出半個頭的他沒有說話辯解,沒有反抗,想來內心也是充滿了愧疚和恐懼的。呵斥幾句之後,媽媽便被一個老師勸走。他在那裡思考了短短的兩分多鐘,然後翻過去從五樓縱身躍下,當晚9點因為傷重宣告不治。

去年母子矛盾橋上突然停車,少年毫不猶豫的跳下立交橋母親追悔不已的視頻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攝像頭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記錄下大致相同的悲劇!

那麼沒有被記錄下來的還有多少呢?

花樣少年的鮮活生命的消失是這個家庭不可承受之重。我萬分心痛。

一時間網絡上眾說紛紜,有指責家長教育過激的,有感嘆孩子心靈脆弱的,有分析家庭教育上孩子和母親各自處理情緒能力的……

而我只想說鞭子沒有打在自己身上的真是不知道疼,我們要做的不是指指點點,而是真正的從事件中得到自我學習和成長。我們必須承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可與我們當年同日而語,我們要學習和進步改變,避免更多的悲劇在我們身邊和我們愛的人身邊,因為悲劇不會倒退回沒發生。

您是不是誤解了“堂前教子,枕邊訓夫”

這是一句非常經典的古訓,其出自《朱子家訓》,其原句是“堂前教子,枕邊教妻,對症下藥,量體裁衣”。對於這句俗語的意思也比較好理解,在以前傳統的建房佈局中是有堂屋的,這個和今天的客廳也是不同的,現在不少農村裡建房子依然還保留著堂屋的。而“堂前”指的就是正房的前面或者大廳,不過這裡比喻的是人前,代表的是公開、嚴肅。而“枕邊”並指的是“背後”。因此其意思是說孩子犯錯了,那就要及時指出來,告訴他做錯了,並且錯在哪裡。而如果妻子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那就不要當著孩子,或者是眾人的面來指責她,換言之就是要關起門來好商量。但是“教”是在尊重前提下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的打罵!!

母親的隨意抬手,14歲少年縱身一躍,到底誰的勇敢與脆弱?

《朱子家訓》中的傳世名句,教子治家的

孩子6週歲是“生理性斷乳期“”,而13-14週歲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把這個時期稱為“心理性斷乳期”,因為大多數的孩子在生理的劇變伴隨著心理上期望獨立洶湧而來,認為自己已經是成人,尤其男孩的生理已經發生了變化,同時還要面對學業上巨大的壓力,使這個時期的孩子總是呈現出一種不服管教,極度敏感又非常迷茫脆弱的狀態。家長一般稱為“叛逆期”。表現為既想父母師長不要管自己,又不能完全不管自己,像只孤獨又需要溫暖的刺蝟一樣長刺又糾結。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自尊心超強。

更何況是當眾挨耳光,稍微考慮就會感知到少年那窒息的自尊碎裂:

  • 被當眾打耳光,大家都知道我這麼大還挨媽媽打;
  • 我以後在兄弟面前抬不起頭了,大家都會笑話我;
  • 喜歡的那個女生,她會怎麼看我……

將心比心想一下,就算是成人的我們,當眾摔了一跤都會感到特別丟臉,其實其他人真的沒有那麼關注我們,就像我們也不會關注誰摔跤了被罵了一樣,但我們自己還是在意很長很長時間。這樣也就是心理學的“焦點效應”。


母親的隨意抬手,14歲少年縱身一躍,到底誰的勇敢與脆弱?


當自尊被扒光,弱小的自我無處藏身時,是能讓一個孩子瞬間失去所有恐懼和感情羈絆的,這個時候,什麼才能終止這一切痛苦?能讓父母后悔?這是情緒控制力的嚴重失調。

不要跟我討論說他有沒有想過他父母會多難過?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未來?有沒有回憶過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幸福瞬間?我來告訴你,沒有,只有讓父母難受和自我解脫。如同哪吒割肉還父一樣,這種憤恨只能用死亡和消失達成兩不相欠。這種情緒控制力的嚴重缺陷也是家長積年累月教育影響的

“溫柔的遵守原則”的教育溝通方式是對自己和對方同時的救贖

很多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之間出現嚴重裂痕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爭執本身,而是因為爭執的場合。

我相信如果少年的媽媽在學校只是嚴肅的告誡,回家之後打了不是兩巴掌而是更多,或許悲劇也不會發生。

換言之,孩子此時的無助到底與我們家長有沒有關係?

曾經有一個來訪者母子,高二,母親哭訴付出一切孩子還是不肯學習,打、罵、罵、哄……都做了,黔驢技窮了,我單獨詢問孩子,孩子說我盡力了可是我就是聽不進去、聽不懂、學不會。其實是孩子從小的控制力出現問題,我問他跟媽媽說過嗎?他說說過,但是媽媽認為就是他為自己的懶惰和不夠努力找藉口,以後也懶得跟她說了。她說我懶我就懶,她說我不努力,那我就不努力,照她說得來,省心省力省的生氣。結果矛盾越來越大,母親在親屬同事面前說自己多付出多委屈,孩子一臉無所謂愛誰誰,反正老子還有一年就走了,考不上好大學一般的也行,只有一個目標:熬過一年遠離你。但其實我們沒有真正為孩子解決問題,活在自己的受害者付出者情緒裡。看到問題,解決問題,看到情緒,消化情緒(也許這裡你不懂,可以找我:))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鬧矛盾的熱鬧可看,當眾主動把矛盾激化的人,實際上都有一種獲得旁觀者社會支持的心理,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表示自己是正確的一方,給對方施加一定的心理壓力,從而贏得這場仗。


但是,關係親近的人,他不是敵人,不是需要拉到大眾面前審判的犯人,當眾酣暢的快意,可對對方的傷害卻是指數級的增倍的。

當衝突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一時之間情緒失控理智出走,但尊重對方,卻應該成為我們的修養底色,也是人類群體最高的情商。無論父母、伴侶、子女、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


母親的隨意抬手,14歲少年縱身一躍,到底誰的勇敢與脆弱?

“私下溝通”的溫和應是一種力量,願使悲劇不再,與君共勉。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溫柔的堅守原則”看到問題的本質,用愛的力量去幫人幫己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