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语文老师,总结出1条经验:中考文言文3招“定胜负”

董老师是一位执教初中语文20年的优秀教师,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他都会进行透彻的分析,近年中考,文言文所占的语文分值和考试难度都在逐年增加。其目的是弘扬中华文化,让学生充分体会中华文化的底蕴,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董老师说:中考文言文要想拿满分,掌握这3招就够了。

20年语文老师,总结出1条经验:中考文言文3招“定胜负”

第一招:准确背诵

中考文言文的背诵是通过默写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阅卷过程十分严格,错一个字就全部扣分,所以说,同学们除了平时的大声朗诵文言文之外,还有进行准确的默写练习,要做到一字不错。

默写的一种题型是识记填空题。也就说给出上一句或者下一句,让学生补充完善。比如“——,清泉石上流”,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只要能够熟练背诵且准确书写,就能得分。

另一种题型是理解填空题。即给出答题提示,按要求填空。比如“《书湖阴先生壁》中描述山水美景的诗句是——”,这种题目相对难一些,不仅考查学生的记忆力,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所以同学们在背诵的同时,要加强理解记忆。

历年中考文言文命题都集中在名作上,同学们可将主要精力放在名篇、名段、名句和相关的文化常识上。

20年语文老师,总结出1条经验:中考文言文3招“定胜负”

第二招:实词积累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文言文实词积累150个左右,并且能了解文言虚词的意思。中学生想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及句式是关键,也是我们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之一。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文言词语意思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字”,这类考点不会太多,关键还是靠同学们日常积累。

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词性活用的现象,由于关键词的改变,句子的含义也随之改变。比如“‘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的‘汗’”就不能解释为‘出汗的牛’,应解释为’使牛出汗’”。

20年语文老师,总结出1条经验:中考文言文3招“定胜负”

第三招:理解情感

理解文言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历年中考的重点。中考文言文有的描绘祖国壮美河山,有的表达社会的哲理,有的描述伟人的英勇气概,有的则显示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所以,多多阅读文言文,也能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提升中考的成绩。

近年来,现代文阅读理解分析的方式被应用到文言文阅读中,这非常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态度的理解能力,并且考查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到见解,创造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20年语文老师,总结出1条经验:中考文言文3招“定胜负”

宋代朱熹的《劝学诗》这样写道: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同学们,利用青春时光好好学习吧,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留意文言文中的关键段落和词句,正确划分文言文的内容层次,感受作者的情感流露,把我文言文主旨,利用上面3招,中考文言文保证不丢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