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語文老師,總結出1條經驗:中考文言文3招“定勝負”

董老師是一位執教初中語文20年的優秀教師,歷年的中考語文試卷,他都會進行透徹的分析,近年中考,文言文所佔的語文分值和考試難度都在逐年增加。其目的是弘揚中華文化,讓學生充分體會中華文化的底蘊,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董老師說:中考文言文要想拿滿分,掌握這3招就夠了。

20年語文老師,總結出1條經驗:中考文言文3招“定勝負”

第一招:準確背誦

中考文言文的背誦是通過默寫的形式來考查學生的,閱卷過程十分嚴格,錯一個字就全部扣分,所以說,同學們除了平時的大聲朗誦文言文之外,還有進行準確的默寫練習,要做到一字不錯。

默寫的一種題型是識記填空題。也就說給出上一句或者下一句,讓學生補充完善。比如“——,清泉石上流”,主要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只要能夠熟練背誦且準確書寫,就能得分。

另一種題型是理解填空題。即給出答題提示,按要求填空。比如“《書湖陰先生壁》中描述山水美景的詩句是——”,這種題目相對難一些,不僅考查學生的記憶力,還考查學生的理解力,所以同學們在背誦的同時,要加強理解記憶。

歷年中考文言文命題都集中在名作上,同學們可將主要精力放在名篇、名段、名句和相關的文化常識上。

20年語文老師,總結出1條經驗:中考文言文3招“定勝負”

第二招:實詞積累

初中階段要求學生文言文實詞積累150個左右,並且能瞭解文言虛詞的意思。中學生想借助註解和工具書讀懂文言文,積累大量的文言字詞及句式是關鍵,也是我們進行文言文學習的目標之一。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隨著時代變遷,有些文言詞語意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假字”,這類考點不會太多,關鍵還是靠同學們日常積累。

在文言文中,經常出現詞性活用的現象,由於關鍵詞的改變,句子的含義也隨之改變。比如“‘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的‘汗’”就不能解釋為‘出汗的牛’,應解釋為’使牛出汗’”。

20年語文老師,總結出1條經驗:中考文言文3招“定勝負”

第三招:理解情感

理解文言文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歷年中考的重點。中考文言文有的描繪祖國壯美河山,有的表達社會的哲理,有的描述偉人的英勇氣概,有的則顯示仁人志士的高風亮節,所以,多多閱讀文言文,也能提升我們自身的修養,提升中考的成績。

近年來,現代文閱讀理解分析的方式被應用到文言文閱讀中,這非常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情感態度的理解能力,並且考查學生的閱讀感受和獨到見解,創造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

20年語文老師,總結出1條經驗:中考文言文3招“定勝負”

宋代朱熹的《勸學詩》這樣寫道: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同學們,利用青春時光好好學習吧,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文言文閱讀習慣,留意文言文中的關鍵段落和詞句,正確劃分文言文的內容層次,感受作者的情感流露,把我文言文主旨,利用上面3招,中考文言文保證不丟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