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雜談》:抗遼英雄楊家將

說起歷史,大部分的印象可能是嚴謹、客觀甚至古板。其實無論中外,歷史上有著太多有趣的人和事,今天給大家介紹英雄世家楊家將抗擊遼國軍隊侵略的事蹟。

我們以前經常在收音機、評書、小說、電視裡,聽過或看過楊家將低抗遼軍侵略保家衛國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評書裡*七狼八虎闖幽州*、*楊七郎打擂*、*佘太君率領八姐九妹,還有燒火的丫鬟楊排風出征*、*穆桂英掛帥*等等。評書或小說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畫和描寫,採用了大量的誇張、虛擬的寫作方法。而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這樣的。

一,楊家將的第一代英雄人物楊業

楊業本名楊重貴,又名楊繼業。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人,父親楊信是麟州的土豪,在五代混亂的時候,起兵佔領麟州,自封刺史。先後歸順後漢、後周,派兒子楊業在河東節度使劉崇手下當差。後周代替後漢,劉崇自立為帝,建立北漢。劉崇非常喜歡楊業,認他為幹孫。楊業自小就喜歡騎馬射箭,愛好打獵。當時遼軍經常南下侵擾北漢,楊業率兵駐守邊境,打擊遼軍,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由於楊業多次打敗侵擾邊境的遼軍,屢建戰功,附近的老百姓都尊稱他為*楊無敵*

《趣史雜談》:抗遼英雄楊家將

公元979年,宋太宗率領大軍進攻北漢。在宋朝大軍的猛烈攻擊下,北漢的皇帝劉繼元率領文武大臣出城投降了宋軍。此時楊業正率領大軍在太原與宋軍激戰。宋太宗是久聞楊業的大名,就讓北漢的亡國君劉繼元派出大臣帶著勸降的書信,去勸楊業歸順宋朝。楊業看到北漢大臣帶來劉繼元的親筆信,是痛哭流涕!同意歸順宋朝。北宋的亡國君劉繼元投降宋朝和招降楊業有大功,被封為右上將軍,彭城郡公(後來晉封為彭城公)。宋太宗還賞賜金銀玉帛,待遇和北宋的王侯將相一樣。宋太宗還多次宴請楊業,以示對他的重視。

宋太宗凱旋迴京,他知道楊業有多年駐守邊境的經驗,任命他為左領軍大將軍駐守代州。楊業剛上任不久,就趕上契丹(後稱遼國)軍隊入侵,當時楊業只有幾千士兵,楊業考慮正面迎敵,硬碰硬肯定得吃大虧!於是他帶領部下走小路繞到敵軍的背後,突然發動突襲,把契丹兵打個措手不及,契丹兵大敗。楊業因為立了大功被升為雲州觀察使。從此契丹兵只要遠遠的看到有*楊*字的大旗就不敢來犯。很多駐守邊境的宋朝將領對楊業是羨慕嫉妒恨!都紛紛上書說他的壞話,宋太宗看完後封好都交給了楊業,來表示對他的信任。

公元986年,宋太宗要收復當年石敬瑭(五代時後晉之主)割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宋朝近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討伐契丹。西路軍潘美為主將,楊業為副將。宋朝大軍一鼓作氣,很快就收復了雲、應、寰、朔四個州。可是不久,曹彬率領的東路大軍被契丹兵打敗了,中路大軍畏懼契丹兵是不戰而退。契丹的十多萬精銳主力都壓向西路軍,宋軍只好撤退,潘美率領大軍返回代州。宋太宗下令宋軍把四個州的老百姓都遷回內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領大軍護送。這時十多萬契丹兵攻陷了寰州,楊業對潘美說:*現在契丹兵士氣正盛,我們不能和他們正面硬拼。再說朝廷只命令我們護送老百姓,我們只要事先派人通知當地守將,等大部隊離開那天,讓雲州的百姓出城,我們去應州,契丹兵一定會來攻打我們。趁他們被我們吸引走的時候,再讓朔州的百姓撤離。再派1000名弓箭手在石碣谷埋伏好,讓騎兵在半路支援。這樣,三個州的百姓才能萬無一失地撤走。*監軍王侁馬上就表示反對,他說:*我們有幾萬大軍,根本不用害怕他們!我覺得我們只管帶領軍隊赴雁門關,和他們決一死戰!*劉文裕也支持王侁的主張。楊業說:*不行,現在是敵強我弱,這樣做肯定會失敗的。*王侁陰陽怪氣地說:*將軍不是一向號稱無敵嗎?今天怎麼會變得如此膽小如鼠?該不會有異心吧?*楊業很生氣,對王侁說:*我不怕死,現在是形勢對我們非常的不利,我怕將士們白白的去送命卻沒有任何效果。現在你說我怕死,那我願意打先鋒。*

臨分兵的時候,楊業動情的對潘美說:*此去凶多吉少,我是投降過來的人,早就該死了。多虧皇上留我一命,還把兵權交給我,我一定會效忠皇上的!我不是不敢出擊,是想等到形勢對我們有利的時候再為朝廷建功。現在監軍說我逃避敵人,那麼我先戰死給他看。*他指著陳家谷說:*我希望各位在這裡佈置好伏兵,等我們把敵人引到這裡來的時候,立刻出兵救我,否則我和我的部下沒有一個人能生還。*

潘美立刻率領大軍在谷口擺好陣勢。王侁派人登上瞭望塔觀望,以為契丹兵被打敗了,他想和楊業搶頭功,率領本部人馬離開了谷口。潘美沒有制止住,也就跟著走了。走到半路聽到楊業失敗的消息,趕快的撤退了。楊業率兵從中午一直殺到晚上,帶領剩下的一百多個士兵突圍到谷口,結果發現居然一個宋朝的援兵都沒有。楊業是悲憤萬分,拍著胸口大哭。他知道已沒有生的希望了,於是率領這一百多士兵拼命了,楊業身上有幾十處外傷,士兵們也都戰死了。他的大兒子楊延玉也戰死在他面前。楊業像發瘋一樣,手中的大刀是上下翻飛,他親自砍死一百多個契丹兵,戰馬被敵軍的弓箭射死,他從馬上摔了下來,被契丹兵活捉。契丹的頭領很佩服楊業的勇敢,想方設法勸他投降。楊業仰天長嘆:*皇上待我恩重如山,本來想殺敵立功報效朝廷,不想被奸臣陷害,導致了軍隊大敗。我還有什麼臉面活下去?*於是拒不投降,在契丹軍營裡絕食。由於他身受重傷,再一絕食,身體訊速衰弱下去,幾天後就去世了。

宋太宗得知楊業戰死疆場的消息後,十分悲傷。他下詔書表彰了楊業的氣節和英勇。然後追究失敗的責任,潘美被連降三級,王侁和劉文裕革職查辦,充軍發配幾千裡之外的邊境。

《趣史雜談》:抗遼英雄楊家將

二,楊延昭是楊家將的第二代傑出代表人物

楊延昭本名延郎。他從小就不愛亂講話,喜歡觀察和獨立思考問題。喜歡和小夥伴們玩將軍和士兵的遊戲,自己常常扮成率兵打仗的將軍。楊業覺得楊延昭人小志大,就教他武藝學習兵法。有閒暇時間就給他講古代英雄保家衛國的故事,楊延昭是聽的都入了迷,聽完後表示長大後一定要成為他們(英雄)那樣的人。在楊延昭十多歲時,楊業就把他帶在身邊,上戰場殺敵,來鍛鍊他的膽量和魄力!有一次楊延昭隨父親攻打朔州,他任前部先鋒。在戰場上他被契丹兵的箭射穿了手背,他把箭桿折斷,手背上鮮血直流,他面不改色接著和契丹兵撕殺,最後終於打下了朔州。

公元999年,契丹(後稱遼國)集中兵力攻打宋朝,邊境上的守軍是紛紛後撤。九月契丹兵打到遂州城下,守將楊延昭派人出城,快馬加鞭十萬火急去河北搬救兵。河北大將軍傅潛害怕契丹兵,不敢前去救援。楊延昭是望眼欲穿,但是救兵是遲遲未來。遂州城牆是矮小且不堅固,楊延昭就把城裡的青壯年們都組織起來,把盔甲和刀槍都分發給他們,讓他們都上城牆協助官兵們守城。契丹兵組織了幾次強攻,都被守城的官兵們用滾木擂石和弓箭打得死傷無數。轉眼之間到了十月,氣溫驟降是滴水成冰。城牆上的滾木擂石都剩下的不多了,楊延昭是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條秒計。第二天早上,楊延昭讓全城的老百姓們把水桶和洗臉盆都裝滿水,然後都送到城牆上來。守城的官兵們都不明白主帥的用意也不敢詢問。楊延昭讓大家把水都澆到城牆上,一會的功夫澆的水都凍在城牆上,城牆變得光滑堅硬。契丹兵的攻城雲梯是怎麼也搭不上城牆,契丹兵們也只能望城興嘆,只得垂頭喪氣的撤退了。守城的官兵們這才明白楊延昭往城牆上澆水的真實用意,都非常的佩服他。宋真宗聽說後,非常的高興,加封楊延昭為莫州刺史。楊延昭打仗是文武雙全,但是他的脾氣有時很倔犟,而且還敢直言犯上!從*澶淵之盟*以後發生的戰事就能看出來,楊延昭的倔犟的性格。

公元1004年,遼聖宗、蕭太后親率二十五萬大軍進攻北宋,浩浩蕩蕩的遼軍就像決堤的洪水,迅速突破北宋的邊境防線。一路上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黃河北岸的澶州。楊延昭上書,要趁遼軍主力南下之時,他要率領本部軍隊收復幽雲十六州。被遼軍突如其來的進攻,整得徹夜難眠的宋真宗拒絕了楊延昭的建議。當時北宋朝廷的大臣們分為三派:有一部分大臣主張皇帝要御駕親征;有一部分大大臣主張要議和;還有一部分大臣主張遷都。

宋真宗被這些大臣們弄得六神無主,最後詢問宰相寇準的意見。寇準堅決請求宋真宗御駕親征,來激勵宋朝官兵們的士氣和鬥志。宋真宗是左思右想終於同意御駕親征,當宋真宗騎著戰馬和宰相寇準出現在澶州的前線時,前線的官兵們都舉起手中的刀槍,高呼*萬歲*的聲音是此起彼伏,響徹雲霄,都誓死決一死戰,絕不後退一步。北宋的各路援軍也紛紛趕來增援,很快就組織起來幾十萬大軍與遼軍對峙。

這時遼國名將蕭撻凜在前線觀察地形時,被宋軍的巡邏部隊用箭射死。大戰還沒有開始,就先折大將。蕭太后挺迷信,認為不吉利!再說宋軍現在有幾十萬大軍是自己的數倍,就是開戰也沒有把握取勝,還是孤軍深入。她和遼聖宗反覆的商量,決定和北宋議和。宋真宗也不想打仗,於是派出使臣和遼國反覆的討價還價。最後商定:北宋每年給遼國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娟的*歲幣*,雙方各守自己的地盤,宋真宗趙恆和遼聖宗耶律隆緒互稱兄弟(趙恆為兄,耶律隆緒為弟),宋遼兩國皆為兄弟之邦。這就是北宋歷史上的*澶淵之盟*。和約簽署後,宋真宗告戒北宋的各地駐軍,不得襲擊遼國後撤的軍隊。

楊延昭認為*澶淵之盟*是喪權辱國的,他憋了一肚子氣。他沒有聽從北宋皇帝的命令,率領本部軍隊打進遼國境內。攻打古城(今山西廣靈西南),斬殺和俘虜很多遼兵。宋真宗知道楊延昭對議和不滿,但是知道他報國忠心,沒有追究楊延昭是否有意破壞朝廷與遼國的和約。

楊延昭帶領楊得水、楊德政、楊文廣三個兒子鎮守邊關近二十年,深受當地老百姓們的擁護和愛戴!遼國軍隊對他是既恨又怕,管他叫拼命*楊六郎*。楊六郎最喜歡的兒子是楊文廣,他和父親楊延昭,爺爺楊業一樣多年鎮守邊關。

《趣史雜談》:抗遼英雄楊家將

三,楊文廣是楊家將第三代傑出代表人物

楊文廣(999—1074),字仲容,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宋神宗熙寧元年,陝西經略使韓琦上書朝廷奏請修建城堡,朝廷准奏。於是韓琦派時任秦鳳路副都總管的楊文廣,負責修築篳篥城。這座城堡是用來低御西夏軍隊侵略的,在修築過程中經常遭到西夏軍隊的武力襲擾。有時西夏軍隊會集中兵力毀壞城堡!為了阻止西夏軍隊的打擾,楊文廣採取了聲東擊西的戰術。一會放出風聲在某某地建城堡,來吸引西夏軍隊的注意。然後趁西夏軍隊防松警惕的時候,飛奔篳篥城,令大軍和大量的民工晝夜修建。等西夏軍隊知道中了調虎離山之計時,城堡已經建成雛形。西夏軍隊又追了回來,被楊文廣在中途埋伏好的軍隊,打得是措手不及,潰不成軍的逃跑了。

因為修建篳篥城有大功,楊文廣受到了朝廷的嘉獎,後調往河北鎮守邊關,官至定州路副都總管,升侍衛軍都虞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