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人《观书有感》,评今日读书情怀

昨天晚饭后,儿子说:“妈妈,小时候你读过《观书有感》这首诗不”,说真的,这首诗我还真没学过,直到刚才才听到过,于是立刻要儿子念来听一听。

品古人《观书有感》,评今日读书情怀

他于是学着老师向学生授课的状态,象模象样的讲解起来,先是大声的朗读,然后叫我拿着那本含有这首诗的古诗词书,也跟着读起来,我也只好象个小学生样端正地坐着,听着这位小老师娓娓的上起课来。可是当我读完全诗后,竟然发现这四句话中,没一个“书‘字,也不太理解意思,就纳闷着问到:”小X老师,怎么是观书有感呢,都没见一个书字。“只见他笑着说:”这位同学,说明你读的还是蛮认真的嘛,一下就发现了,别急,我慢慢讲解来。”

儿子的一番讲解,还真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借方塘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想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从而生动形象地阐明自己的读书感受。

诗人巧妙地以“方塘”比喻人的“头脑”和“思想”,层层推进,说明头脑要想不僵化,不落后,那就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多方蓄积。这样,就把读书的感受巧妙地以具体形象的事物反映出来。

学习完,我一方面对儿子表示感谢,更多的是感叹古人读书的智慧,古人常常以小见大,来启发世人如何生活,如何成就一生,而如今的我们一要求孩子读书就会说:“不读书,看你以后怎么找工作,养活自己”孩子们往往听父母说这样的话,不仅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反而会觉得父母太唠叨,结果事倍功半。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实全人类的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在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了我们。

品古人《观书有感》,评今日读书情怀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深刻道出了读书对成长的意义所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下生辉,是读书的结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诉我们读过的书,藏在人生的智慧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书中带来的哲理。

而之前媒体曝光的那个《奔驰女车主18分钟录音》,很多网友,从她的不得以的维权事件中,纷纷感叹,车主用自己的智慧和自己说话的本事,维护了自己应得的权利。她没有撒泼,没有说一个带脏字的话,有优秀的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用她研究生的风范,启示消费者要正常维护自己的权利。她告诉我们,读书是多么有用,是多么了不起的才华。

品古人《观书有感》,评今日读书情怀

诚然,读书不只是为自己所用,周恩来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强大,是读书人的历史使命。

读书,也不只是限于几本课外读物,或者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益的书,都适合读,能读书时,都可以读。

人生其实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让我们在书中探索生命的宝贵,在生命的旅途中书写自己的一本书

品古人《观书有感》,评今日读书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