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上寮村位於新橋街道南部,東與黃埔村相鄰,南接福永街道,西靠萬豐村,北接上星村。地勢平坦,氣候溫和,佔地面積3.7平方公里,107國道從社區中心穿過,離高速公路新橋出口僅500米,交通便利。

村名由來

上寮村始建於明朝中期。據族譜記載,新橋曾氏始祖仕貴公第十二代孫曾壽仁,屬新橋老四房,初居新橋下西村(今新二村),因兄弟多發展空間不夠,遷到此地。後來,曾熙德攜子孫到此地居住,先建“善慶圍”後立村。為了使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莊稼不被外人偷竊,遂在田頭搭了寮棚派人日夜輪流看守,這就是上寮村村名的來歷。上寮河發源於沙井屋山水庫和七瀝水庫之間,自村南至村西流經本村,據說村西北原有一座石橋,叫永豐橋,被埋在地下,地面尚有橋欄可見。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明清時期,上寮村屬新安縣福永司;民國時期,屬寶安縣新橋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寶安縣第四區新橋上寮村,1951年,屬寶安縣上南區上南鄉。1955年,屬上寮農業合作社;1956年,屬上南區新橋鄉;1958年,屬超美人民公社,後屬沙井人民公社;1986年,屬沙井鎮上寮村;2004年,屬寶安區沙井街道上寮社區;2016年12月,屬新橋街道上寮社區。

姓氏溯源

上寮村民絕大部分姓曾。上寮曾姓居民原為曾子的後人。曾子師從孔子,以詩書傳家,是著名的孝子,也是深圳西部地區曾姓的遠祖。南宋時南雄州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的曾仕貴為避搜匿皇妃之亂,逃難到東莞縣歸德鹽柵的新橋村起家。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曾氏有“片石流輝”傳說。據傳,曾氏兄弟曾仕行和曾仕貴從南雄珠璣巷不斷南逃。逃難中相約以豬腰石為信物,一旦失散,則以此作為後人相認的憑證。戰亂中,這對兄弟失散了,曾仕行去了廣東的番禺定居,而曾仕貴則輾轉到了寶安沙井新橋定居,成為新橋曾氏的開基始祖。儘管一路顛簸流離,但是兄弟倆一直將豬腰石帶在身邊,並時時將其拿出來把玩,這兩塊石頭竟然日久生輝。多年以後,他們的後代憑豬腰石相認,發展宗親感情信物。

據《上寮村志》記載:宗聖公(曾子)五十四派孫維魯公原居東莞南柵,出任明初南京衛指揮使,任滿解甲歸田,特來沙井新橋拜候同宗前輩益孫叔公。維魯站在叔公門前舉目遠眺,映入眼簾的是萬頃平川,當時恰遇漲潮,波濤拍岸,湧灌門前。近前則水田金稻飄香,魚蝦暢遊,禽鳥歡叫,正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維魯對此風水寶地十分鐘情,遂對叔公表露想舉家遷入,但益孫叔公擔心維魯遷入會侵佔其固有地盤而面露難色。維魯即在叔公面前發誓:“今後其本人及後人有敢侵佔叔公及叔公後人之利益者皆不得善終。”益孫叔公見維魯發此毒誓,加上當時新橋還住有關、何、翁三姓,維魯遷入可以乘機壯大曾姓勢力,遂表同意。維魯即返回東莞處理好家產,擇吉日舉家搬遷到新橋下西落戶。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宗聖公五十六派孫熙德公,原也居新橋下西,但因維魯後人眾多,土地已不夠開墾,加之先輩有誓在先,不得侵佔益孫公後人利益,因此決定搬離新橋下西,選擇上寮另外開基創業,繁衍生息。

截至2015年末,上寮村戶籍人口1459人,外來人口約5萬人。祖籍本村的港澳臺同胞有2000人,華人華僑100人,主要分佈在新加坡。

社會發展

上寮村原為農業村,村民以農業種植及養殖魚塘等為生。建村伊始,為了鎖住本村的風水和方便村民出入耕作,曾氏先祖還在村的西北位置建了一座“永豐橋”。永豐橋中間立有兩個橋躉,三孔出水,橋面及橋底全部採用花崗岩連接橋躉,共用了18塊石條。石條每塊均重一噸以上,建橋時,所用石料都由村裡的壯丁合力從山上搬運過來。

永豐橋雖然沒有新橋橋頭的永興橋宏偉,也沒有永興橋的名氣,但在上寮古村的發展史上卻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當時,永豐橋是溝通新星、新橋等地的主要通道,村裡人日常進進出出,全都是走永豐橋。後來,河消失了,永豐橋也結束了歷史使命,現在人們看到的都只是永豐橋的遺址。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清朝末年到民國期間,沙井曾氏後人出了一個旅越華僑,叫曾克齊。1902年12月,孫中山遭清政府通緝,逃到越南,與他相識。他收孫中山為義子,並將全部家產捐出,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20世紀20年代,曾克齊擔任寶太公路(寶安至東莞太平)顧問。據說寶太公路原設計經石巖到深圳,但曾克齊建議改為修建松崗經沙井到南頭路段。寶太公路的建成,對於沿線村莊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上寮在那個時候也開始較快發展。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改革開放後,隨著交通發展的需要,政府又在寶太公路的基礎上建設了107 國道寶安段。藉助此地利條件,上寮的村幹部們大力招商引資,以“三來一補”的形式與港商、外商合作辦廠, 外來人員像潮水般湧入。上寮的村幹部們審時度勢,在村口一塊空地上建起了蔬菜集散市場,並逐步擴大發展成為水果、牲畜、三鳥、水產、乾貨等農批市場。一段時間,沙井人每天吃的蔬菜幾乎都是經過上寮的農批市場批發轉手出來的,這極大地推動了上寮商業經濟的發展,使上寮成為沙井街道較早富裕起來的村落,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和工資性收人逐步成為村民的主要收人來源。

上寮村現有工業區3個,樓盤小區3個,工廠企業35家(廠房面積30萬平方米)。2015 年社區規模以上企業174家,年產值達億元以上企業6家,產值323590萬元。4家大型購物廣場、598間商鋪、5家酒店,上寮農貿批發市場是深圳西部最大的農批市場之一。

文化古建

舞獅

上寮舞獅形成於清朝末期,最初是由洪家拳和莫家拳傳授。一隊一般四五十人,一對獅子。舞獅活動一般在春節期間舉行。每年九月九日重陽節,上寮村周邊曾氏幾千人在新橋村主事會的帶領下,去福永工業區等地進行舞醒獅、舞麒麟。2000年,上寮村舞獅隊曾參加過全國舞獅比賽。

傳統民居

上寮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建築結構基本為磚木結構,多為縱向式,人門為廚房,接著是天井,過了天井是正廳,廳後是臥室,臥室有樓廊。有錢人家,再加一個天井,天井前建一-廳一房。 前者稱縱向式“二進”,後者稱“三進”。建築材料多以三合土(黃泥、沙、石灰)砌牆,房頂以杉木為梁、桁、桷。以天井、明瓦和牆上開一小窗採光,臥室光線很暗。20 世紀80年代以後,傳統的房舍結構被淘汰,農村的房屋全都蓋成三層以上,甚至有五六層的,樣式別緻,絢麗多姿,空氣流通,採光良好,一般還有個小花園,沙井人叫包園。現存有3座祠堂、1座家塾、1座古廟、47處古民居,基本繼承了清代嶺南廣府的建築風格。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古井

建於清代,2011年重修,至今仍在使用。井沿為六邊形,用八塊麻萬砌築,高出地面0.3米,石厚0.36米,邊長1業。井口圓形,直徑1.03米。 內壁為麻石砌築。呈圓柱形。水面距井口3米。水質清澈,至今仍使用。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熙德祖祠

熙德祖祠為三間兩進,佔地面積200平方米,為磚石木結構,清水磚牆,石牆裙、牆角,船形屋脊,兩面坡,灰白覆頂式。熙德祖祠的始建年期現在已無從考究,祠堂大門上方“熙德祖祠”四個字的落款時間是清咸豐元年。因祠堂南面是麒麟山,東北方為曾氏祖墓橫象山,因此門口楹聯取其意境,門口楹上聯“麒峰獻瑞”, 下聯“象嶺鍾奇”, 橫批“萬派朝宗”。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廷用曾公祠

廷用曾公祠,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於2013年重修,三開間兩進,佔地面積200平方米,是寶安區第四批不可移動文物。祠堂的大門上方刻有“廷用曾公祠”五個大字,祠堂牆上刻有《廷用祖志銘》:五十九派,十四傳祖公廷用,號崖峰,乃南陽之子,熙德之孫,生於宏治戊申年六月十六日,終於萬曆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元配遊氏生於宏治癸丑年九月十八日,終於萬曆庚寅年三月二十三日。其夫婦皆壽足百歲,當時上報朝官後蒙欽賜“熙朝雙瑞”四字……。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廷用曾公祠大廳的中樑上,懸掛有一串桂葉,繫著桔子。“學堂懸掛桂葉、桔子,寓意蘭桂騰芳,也就是祝福子孫飛黃騰達,學有所成。”曾祥委教授解釋道。天井兩旁過道的屋簷上,畫有“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等歷史故事的壁畫,甚是精美。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1942年,廷用曾公祠被闢為上寮村的首間小學場地,辦學班級從幼稚班到三年級,四年級到六年級要到鄰近的新橋大學堂就讀。孩子們在前面的廳房跟廊房上課,後面的廳房就是老師的宿舍。當時,學生讀的都是舊式教材,也學習“三百千”等傳統蒙學。

肖峰公家塾

肖峰公家塾,三間兩進一天井,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在古村的西南坤位,古井旁邊,不惜離開古村軸向自成一局,立甲庚向,門外用圍牆轉到丁向納生氣。在傳統觀念中,甲、乙、巽、丁方都關聯科甲,所謂“六庚六甲 ,無論陰陽宅,都是利出科甲的。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現肖峰公家塾已重修,砌上圍牆,恢復原來的樣貌,作為村史展覽和文化交流場地。

楊侯宮

楊侯宮為清代建築,1985年重修。坐北向南。三開間兩進佈局,由前後殿、香亭及兩廊房組成,廟內供奉楊六郎神位。面闊8.43米,進深12.63米,面積106平方米。磚木結構,清水磚牆,石牆基、牆角。前殿明間開門,門額石匾刻“楊侯宮”。內有兩扉屏門,兩次間設有耳房。天井處建香亭,香亭兩側各有一廊房。後殿內立方形石金柱。硬山,前殿博古脊,後殿平脊,灰瓦面,綠琉璃瓦當、滴水。大門兩側刻有一副楹聯,上聯是“跣足科頭默遣神兵扶宋主”,下聯是“披肝露膽宏道妙施助王師”,橫聯是“威靈顯赫”。每年初一、初二、初三,村民都會去拜祭。

新橋曾氏的分支——上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