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絡平臺交易個人信息?訴!

來源:正義網


利用網絡平臺交易個人信息?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多人有過類似的遭遇:剛剛在某個網站上註冊了相關信息,隨後就會有很多相同業務的推銷電話打進來為你提供“精準服務”。當我們在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的個人信息也被“移動”了。那麼對於該種行為,應由誰承擔責任?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年3月27日下午,由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深圳市某公司、韓某某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獲判,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訴訟請求獲法院支持。該案繫上海市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加強公民信息保護系列案中首個公告和開庭的案件,特別是將運營網站的科技公司追加為被告,不僅是檢察機關拓展“等外”公益訴訟的又一探索,更是全面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積極實踐。


利用網絡平臺

交易個人信息

深圳市某公司於2017年11月7日成立,主要從事網絡遊戲軟件及其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技術諮詢,韓某某擔任該公司的經理。

2019年2月,深圳市某公司成立了一個名叫“某某網”的網站,想要為數據信息交易提供平臺,並僱傭楊某某負責網站具體運營,黃某某為網站客服。但是,韓某某發現用戶上傳的數據中有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為了牟取非法利益,他和他的“團隊”便開始做起了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生意”。

網站運營期間,深圳市某公司韓某某、黃某某利用QQ與買家和賣家聯絡,為平臺買賣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推廣,告知買家和賣家網上註冊會員流程及付款方式、在買家和賣家之間磋商價格、對賣家上傳的信息數據進行審核,並將相應數據存儲在網站服務器內,同時備份在公司電腦內。

管某某作為該公司的軟件工程師,為“某某網”搭建提供幫助,並在明知網站存在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下,仍幫助推送關鍵字搜索。而陳某某於2019年2月17日,註冊成為“某某網”會員,並上傳其在某公司網絡旗艦店就職時獲取的內含買家姓名、手機號、收貨地址等數據的信息近6千條至網站,欲販賣牟利。

據悉,該網站涉及公民個人信息共37萬餘條,經過交易的達3萬餘條。這些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電話、網上購物留下的收貨地址、支付寶賬號、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還有芝麻信用和信用額度等。


發揮職能作用

做好公益守護人

楊春明是寶山區檢察院的公益訴訟檢察官。當該案線索由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交辦給寶山區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後,楊檢察官經審查發現,韓某某等人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損害了數以萬計的互聯網使用者的信息安全,已經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而通過公益訴訟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是檢察機關的應盡職責,於是她果斷決定開展案件調查後立案。

在審查全案證據後,楊檢察官釐清刑事訴訟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在證明側重點上的區別,並針對被侵權人與案件的關聯性、受損害情況等證據部分進行補強。

在審查起訴中,楊檢察官積極行使調查核實權。由於該案牽涉人員較多,邏輯關係較為複雜,為了更好地區分責任主體,她繪製了一張人物關係示意圖,這正是之後破局的關鍵。在對案件細緻審查中,她發現深圳市某公司作為“某某網”的運營商,未盡到管理、審核義務,應當與其管理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共同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於是她主動調取了與網站運營有關的證據,將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深圳市某公司納入民事公益訴訟被告範圍。

為徹底消除公民個人信息再次被侵犯的危險,楊檢察官提出了關閉網站、註銷QQ號碼、永久刪除QQ內保存的公民個人信息的訴訟請求。同時明確,以非法獲利的數額作為被告人承擔損害賠償數額的依據,明晰承擔連帶責任的範圍,確定不同被告應承擔的損害賠償金額。

楊春明說,公民在消費過程中,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洩露、買賣,大多被用於房產租售、小貸金融、教育培訓、電話營銷等方面,致使公民飽受騷擾電話的侵害,甚至對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威脅。但從公民個人角度來講,單獨提起相關訴訟的成本高、取證難度大,導致個人很難進行維權訴訟。為維護社會公益,檢察機關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發揮法律震懾作用。

本案中,深圳市某公司、韓某某、楊某某、黃某某和管某某作為網絡運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將消費者個人信息數據存儲在網站服務器,並備份至公司電腦內,並且利用網站為他人買賣眾多消費者個人信息提供交易平臺;陳某某作為商家工作人員,不僅未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履行保密義務,而且通過網站販賣其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根據《民法總則》《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該院對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3月27日,寶山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單位深圳市某公司、被告人韓某某、楊某某、管某某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3900元,被告人黃某某對上述賠償款在人民幣3600元範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判決被告單位深圳市某公司關閉“某某網”網站;判決被告單位深圳市某公司、被告人韓某某、楊某某、黃某某、陳某某註銷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所用QQ號碼,並永久刪除保存在QQ內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同時,韓某某等人分別獲刑事判決有期徒刑二年至四年不等。


正義說法

法律授權檢察機關辦理民事公益訴訟的範圍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由於法律採取的是不完全列舉的方式,“等”字即包括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個人維權難度較大但尚未納入訴訟範圍的侵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如個人信息保護、網約車使用安全、金融理財廣告等。這也是上海檢察機關日前啟動公益訴訟立法,探索城市發展“等外案件”的緣由所在。

隨著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資源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個人信息洩露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不但威脅人們的財產安全,而且阻礙我國信息化進程和誠信社會建設。由於此類案件公民個人維權有相當難度,檢察機關作為公共利益的守護者,有責任充分運用公益訴訟的“大傘”為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