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益陽這兩個地方揚塵沒了,綠色正成礦山“最美底色”

三湘都市報記者 卜嵐

4月15日,在常德市鼎城區石板灘鎮石煤礦區,幾名工人腰繫保護繩,懸在半空中正對著巖壁表面噴播泥漿。“這可不是一般的泥漿,而是混合有植物種子、緩釋肥料等等的混合泥漿。”現場項目負責人吳智楊介紹。

因為多年的露天開採,石板灘鎮石煤礦區一直傷痕累累。至2017年初形成了8個受汙染水體,約470萬立方米。而如今,經過廢水處理、生態修復,曾經的“大地傷疤”正在癒合,重現最美底色。

修復“巨型水坑”,日均處理廢水近2萬m³

“我從小在這長大!以前這裡可是青山綠水,每年光油茶產量就有十幾萬斤。”談起石板灘鎮石煤礦區的“前世”,今年76歲的當地村民薛綠意侃侃而談。

石板灘鎮境內石煤礦區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開採,到上世紀90年代,整合為伍房、楓拾等4家石煤礦。大規模露天採礦,山光禿禿了,水也成為禍害,“水都是紅色的,硫磺濃度很高,流到池塘裡魚就會死,流到田裡莊稼不能吃,空氣裡都是揚塵。”薛綠意介紹。

“所有外溢的水,均通過管道輸送至印山汙水處理廠。從2018年我們開始做水體整治,目前已處理了260多萬立方米。”石煤礦區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負責人楊秀煜告訴記者,石煤礦區共建設了2座汙水處理設施,每天可處理廢水近2萬立方米,“開始每立方米水的處理成本為5-6元,現在降到了1.7元。”

對於礦區的未來,常德市鼎城區副區長鍾科程充滿信心,“石板灘鎮石煤礦區1、6號坑水質汙染較少,未來可作為小型水庫來開發。而且這裡緊挨著常德太陽山森林公園,修復後的礦山,可發展生態旅遊。”

千瘡百孔的南壩礦區如今淺草叢生

益陽宏安礦業位於赫山區泥江口鎮南壩村,前身為南壩礦區,當地居民私自開採已有50餘年歷史。2018年其環境汙染問題曾被中央環保督察組作為重點案件督辦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警示片公開曝光。

“過去我們這個地方因為開礦,到處是煤灰,黃水四處流,空氣質量也很差!” 南壩村村民張長庚是當地礦山轉變的見證者,現在他又開始在自家農田種上了艾葉,“現在好了,山又綠了,水清了,農田也種得作物了,像公園一樣。”

泥江口鎮黨委書記張平安介紹,2018年年底,區政府通過科學推進礦坑汙水處理、礦坑回填、礦區生態修復等工作,截至去年年底,生態修復治理施工已全部完成,完成廢水處理6.4萬立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