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佳緣”老闆娘轉戰教育行業,結果輸個底朝天

現在一說起婚戀交友網站,大家一定會想到世紀佳緣的名字。但殊不知公司的創始人龔海燕當初也是一個高學歷的單身女青年,身邊的朋友也都是因為忙工作忙學習,沒時間談戀愛的優秀年輕人。於是,她機智的捕捉到了這片藍海,創立了這個交友網站,被大家封為了“網絡第一紅娘”。結果不僅自己找到了終身幸福,也幫千萬會員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以說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作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龔海燕不想止步於此,於是,她決定去挑戰一個比婚戀市場更具經濟效益的更大的市場——基礎教育市場,於是,她果斷創立了梯子網。她本以為自己已經站在了風口上,加上過往的成功創業經驗,一定可以把梯子網做的像世紀佳緣一樣成功。可當她真正進入之後才發現,事情並不像她想象的那麼簡單,整個人被這個基礎教育市場好好地教育了一番。

“世紀佳緣”老闆娘轉戰教育行業,結果輸個底朝天

其實,作為一名女性創業者,龔海燕是很有勇氣和魄力的,她的衝勁兒令很多男性都非常佩服。她說自己是個急性子,說話辦事都很直接,就像當時一拍腦袋創立世紀佳緣一樣,從世紀佳緣辭職,轉戰教育行業,她也是沒有過多的思慮,一腳就踏進來了。

有時候,積極和激進就在一線之間。

作為再次創業的成功企業家,她比初次創業的小白擁有更多的資金和人脈,所以她很快就拿到了融資。2013年,梯子網剛上線不久,就成為了一個120人的大型團隊。在發佈會上,龔海燕也信誓旦旦的對外宣稱:自己將不惜血本,在3年內燒光4.5個億來把梯子網搞成一個“大平臺”。

本來創始人拼盡全力搞好自己的企業,應該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勵的事情,但如果這個創業者缺乏嚴密的商業調研,只從自己的意願出發,一拍腦袋就衝上去,並且把自己的所有身家都all in上去,那這就相當於一場豪賭,結果可想而知。

“世紀佳緣”老闆娘轉戰教育行業,結果輸個底朝天

顯然,龔海燕沒有對K12市場進行深度研究,她曾經的成功使她對自己的一切決定充滿自信。她盲目樂觀的以為自己可以一口吃個胖子,開始在全國範圍鋪攤子,在每個省都設置了推廣人員,希望達到全國所有省都有合作的老師。但攤子鋪大以後才發現困難太多了,就光是全國十幾個版本的教材,和數以百萬的試題庫,就吃掉了她上千萬。

但雄心壯志的龔海燕並沒有意識到這個資金黑洞,仍積極的拓寬服務領域,除了有針對學生群體的愛刷題、答疑、天天外教,還打造了針對老師群體的組卷、打分、課件庫,還有面向學校和家長的家校通等等。雖然表面上看又多又全,但為了跟上發展的速度,很多產品在內容上還沒有完全做好呢就被硬推出去了。雖然企業內部也出現了不同意見,但盲目自信的龔海燕認為,要想做成“大平臺”,就要這樣。

“世紀佳緣”老闆娘轉戰教育行業,結果輸個底朝天

但殘酷的現實給她好好上了一課,400萬美元資金以驚人的速度被消耗掉了,而梯子網自己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龔海燕只好先用自己的錢把窟窿補上,同時四處奔走籌錢,但投資人既沒看到營收,又沒看到用戶量,根本不願意掏錢出來。

最終,龔海燕在教師節這一天以一封致全體員工的郵件結束了梯子網。事後,她自己也承認,她的這次創業的確過於樂觀冒進,佔線拉的太長了。她很後悔,如果當初可以收縮戰線,做一些自己更有把握的項目,一定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從梯子網的失敗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教訓,那就是無論你之前有多麼成功的創業經歷,再次創業之前,都要保持嚴謹的商業判斷,對行業進行客觀深入的調研,從而衡量與自身運營能力是否匹配。龔海燕在婚戀行業的確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但到了教育行業光靠樂觀的精神和以往的經驗是不夠的,必須對行業和市場進行深入瞭解和分析,才能找出用戶真正的需求,同時找到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