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奖”先进个人 | 谭华东: 誓要打赢雨污分流攻坚战 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攻坚克难奖”先进个人 | 谭华东: 誓要打赢雨污分流攻坚战 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在近期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表彰“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处公园管理所副所长谭华东荣获“攻坚克难奖”先进个人称号。
  2000年,谭华东从吉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入市政工程处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谭华东敢担当,勇作为,肯吃苦,能攻坚,经过9年的努力,一路从技术员成长为园林绿化处公园管理所副所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像个老黄牛!”是同事们对谭华东的印象,正因如此,2019年4月,谭华东被抽调到泰城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指挥部,从前期普查到后期施工,他始终保持无所畏惧的奋斗姿态,始终发扬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始终拥有攻坚克难的工作毅力。
  排水管网被称作一座城市看不到的“血管”。长期以来,由于老旧管渠淤堵损坏、错接乱接、损坏缺失等原因,泰城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水外溢、污水入河、道路积水、雨污合流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让雨水进河,让污水进污水处理厂。
  要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必须对现状管网进行准确详实普查,因为只有摸清现状,才可能拿出好的设计成果,但管道都埋在地底下,即使有管道机器人等设备协助,若想真正摸清也着实不易。为了最大可能的摸清现状,谭华东和指挥部成员一道组成普查小组,下管道、钻沟渠,从不嫌脏嫌臭,从不说苦说累。


  “这是一项民心工程,是真正利好老百姓的,环境再恶劣我也一定要把它做好!” 谭华东告诉记者,在虎山路的普查过程中,为了摸清证实居民们口中一条40多年的排水沟是否真正存在,他在东湖公园西北角的垃圾回收站附近,连钻带爬下到地面以下,证实了那条沟的存在。还有一次,在对黄前西干渠普查时,由于渠道的灌溉作用日渐消失,部分渠段成了臭水沟。谭华东穿着防水皮裤,戴着防毒面具,踩着一尺多厚的粪便奋力前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管网普查是个苦活、累活,谭华东他和他的队友一起,每天在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虫无数、危机四伏的管道里摸爬滚打,风餐露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硬是用了67天时间,完成了泰城113平方公里内10条河道、136条道路、1700多个小区的管网普查任务。
  排水管网是城市的“血管”,错综复杂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做过雨污分流设计的人都知道,雨污分流的管网设计工作是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谓是“不谋全局难谋一域,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要轻易地下笔划每一道管线,图纸上简简单单的一条线落到实地就是真金白银,搞不好还会造成交通瘫痪,劳民伤财,一定要慎之又慎。”谭华东经常同设计人员强调。
  为了早日拿出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谭华东整个人 “长”在了指挥部,白天去现场普查管网,晚上在办公室优化设计。期间,家里老人住院、孩子考试,他也只能交给妻子打理。每当谈到这些,谭华东在愧疚的同时也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凭着这种拼劲、韧劲,谭华东和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最终把原来的新建管道628公里优化成78公里,改造小区600多个优化成79个,确立了建设改造与非开挖清淤相结合的工程思路,既能节约大量资金,又大幅缩短了工期。

  攻克设计难题后,紧接着就是施工。由于大部分施工地点不是沿街就是在居民区,部分市民不理解、不配合也是常有的事。据谭华东回忆,南湖大街刚开始施工时,沿街某商户担心影响收入,把汽车开到了挖掘机前面阻挠施工。谭华东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现场十几个商户把他围在中间,指手画脚,索要赔偿。谭华东始终保持冷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大家讲解工程改造后的他们会享受到便利,最终得到商户们的理解和支持。打那以后,每个将要开工的地点,谭华东都会同施工单位一道,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讲政策、谈意义,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只为换来大家理解和支持。
  “目前,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经进入了施工的关键阶段,我和指挥部成员将勇作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誓要打赢雨污分流攻坚战,向党、向广大泰安市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谭华东说。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