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茶的分类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然而,有关茶的分类,你知道吗?

根据发酵工艺的不同,茶的种类也多如几许。

什么是发酵茶?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
  茶的发酵是一种氧化作用,可以释放出茶叶的风味。
  不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香气清新,口感清爽。发酵后颜色就会开始变红,香气由花香转变为浓重的成熟果香,发酵愈深泽颜色变得越红,口感也越变得醇厚。
  按发酵程度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不发酵茶
  (1)绿茶
  绿茶就是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因为不发酵,因此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

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其中最为出色的莫过于西湖龙井和太湖碧螺春,当然还有黄山毛峰。

有关茶的分类

闽南茶园


有关茶的分类

茶文化



  轻发酵茶
  (1)黄茶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按茶叶嫩度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著名的有湖南的君山银针、安徽的霍山黄茶、四川的蒙顶黄茶等。


  (2)白茶
  严格意义上来说,白茶,属轻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半发酵茶
  (1)乌龙茶
  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由20%至70%不等,是为半发酵茶,如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著名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的铁观音、广西的凤凰单纵、台湾的乌龙等。


  全发酵茶
  (1)红茶
  是100%为发酵之茶叶,因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具特色,称之为红茶,如阿萨姆红茶。
  著名的品种有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江西的宁红。


  后发酵茶
  (1)黑茶
  我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采摘的鲜叶经杀青、揉捻后还需进行渥堆。渥堆是黑茶生产的关键工序,茶叶经揉捻后不解块便保温保湿开始堆放。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微生物参与茶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形成黑茶独有的醇厚顺滑的口感特征以及减肥降三高等功效 。


  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