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思维圈法则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美国学者西蒙·斯涅克的“黄金圈法则”指出,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为什么”,其次是“做什么”,最后才是“怎么做”。解决了核心问题,外围的问题如高屋建瓴,自然水到渠成。

一、对学习知识管理的“再认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最近参加了知识管理主题创作营,在进行到半个月的时候,我就完成了创作十张卡片的任务,之后就卡在了一个地方,停滞不前。

我开始怀疑起参加创作营本身的意义。由于分到的是一本企业知识管理的书,我只是从中“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地截取了一些自认为对个人知识管理有用的部分,输出一些零散的卡片而已,这有什么用?

当这个问题一出来,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一直以来的困惑:知识不会运用。参加知识管理课程,不就是要解决“知识如何为我所用”的问题吗?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知识创造型企业》一文中提出“知识螺旋”的概念,指出在一个知识创新型组织中,存在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动态转化,二者相互作用,就像知识螺旋架子一样。文中以大阪家用电器公司开发家用烤面包机的过程为例,讲述了知识螺旋运动的发生。


黄金思维圈法则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对企业的管理和产品创新没有太多感受,但是觉得这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对个人的知识管理也很有借鉴意义,于是受到启发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的组合需要有产品意识” 。原因是,个人获得知识往往目的性并不强,要想让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发生动态作用,就需要有明确的产品意识,以产出产品为目的,打造 “最小化产品”。比如写一篇相关文章、做一个小课件,进行一次有价值的分享,让知识成为有价值的“产品”。

罗振宇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如何当好自己这家公司的CEO?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环境中,知识是个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持续积累知识,创造知识,转化隐性知识,内化显性知识,形成知识螺旋,让知识带来价值,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个时代最需要“躬身入局”的人。学习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用“最小化行动”参与这个世界。通过聚焦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某一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找到一个解决的路径,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的成果参与这个世界,给别人带来价值。


黄金思维圈法则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二、我想解决什么问题——明确“做什么”的问题

知道了很多道理,却无法运用。知道却做不到,实际上等于不知道,甚至还不如不知道,因为会徒增焦虑。所以,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自身固化的思维方式。

吴军在《见识》一书中说,决定我们命运的除了性格,还包括我们的习惯、行为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出问题的人,命运之神是不会眷顾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古今中外各种智者、各种被命运垂青的人的思维方式,学会最有效地做事情。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希望学习最基础的育儿知识,育儿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可是看了书、听了课,学习了“正面管教”、“温和而坚定”,还是不知道怎么运用,在具体实践中,还是会用老一套:威胁、操纵、恐吓……拥有一堆知识,在遭遇现实世界的时候,还是会有“路径依赖”,还是用老办法行动,无法进步。所以,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育儿知识内化为行动。

简言之,就是要让知识“显灵”,让育儿技能“内隐”,形成上升螺旋和良性循环。


黄金思维圈法则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三、我的解决方法——“怎么做”的问题

1、你真的知道吗?隐性知识需要“明示”——“显灵”的过程。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得到了很多的隐性知识,比如在工作中,你可能深受你身边比你优秀的人的做事和思考方式的影响;在生活中,你可能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多的经验;看书时,也有很多信息和知识被大脑接收下来……可是这些如果不被自己“明示”,我们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拥有它们。所以,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第一步是有意识地把它们拎出来,让自己知道。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多整理,而书写无疑是最好的记录、整理和促进思考的方式。

写知识卡片,按照“见、感、思、行”四个步骤,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不断反思,不断行动。把你知道的写出来,明晰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自己当成读者,告诉自己的大脑,我知道什么。还可以通过“讲出来”让知识真正被自己消化和吸收,变成自己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思”的部分,将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通过反复勾稽,被大脑记忆,打通某一方面知识的认知通道。

总结一下就是“写下来”“讲出来”,我把这个过程叫做

“显灵”。哪怕你是神仙,你是超人,你也得首先明白自己有哪些本事。


黄金思维圈法则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2、知道了某方面知识,你真的会用了吗?——“内隐”的过程。

《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说过:

“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最忘不掉的。”那么,从知道到做到,从知识到能力(智慧)之间的路径又是什么?《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一书提到:让从“知”到“行”变得可行需要认识到“行”的本质是一连串可执行的操作,且这些操作不以掌握繁复的知识为前提。要强化可操作性、可执行性。

具体到我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上,可以将遇到某个事情的整个思维过程记录下来,效果又是什么样的?过后回头看,反思有没有更好、更有效的思维方式。平时也可以多积累这样的事例,形成指令性的东西,听话照做。当然还可以多和别人沟通,了解优秀的人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如何思考,从中得到启发。这方面还有待不断思考和完善。


黄金思维圈法则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具体到育儿方面,我的步骤是:

第一步:少即是多,抓住底层规律、学习基础知识。精读基本教育学的书籍,拆解,找出原理性的知识吃透。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中,尤其需要保持开放式心态,博采众长,防范“戒备性思维”。《教聪明人学会学习》(克里斯 阿吉里斯)一文中提到,我们总是有“戒备性思维”,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无论个人对学习的热情有多高,这就像带有隐含缺陷的计算机程序一样,运行结果和设计目的恰恰相反。因为戒备性思维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假设、推理和结论,并避免对其进行真正独立的、客观的检查。所以,改变的第一步是,允许冲突存在,打破自我封闭的闭环。

第二步:列出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就当前最需要关注的场景进行列举,比如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怎么办?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孩子不懂得相互谦让,经常打架怎么办?……

第三步:结合知识和实践场景列出行动计划。比如当孩子哭闹时,温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进行有效引导,事后和孩子一起反思。当然步骤还可以细化,比如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又如何调整,都可以细化、以清单的形式写下来。

第四步:通过写反思日记对照执行。记录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日记不仅要 “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和一些自己的直观感受,还要进行反思,让 “经历”形成“经验”,在认知上跳脱出自己思维的“闭环”,让个人经验为自己服务。也可以多和人聊天。一次好的聊天能够在相互提问中得到启发,还能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走出困境。当然最好是找专业人士,或者至少是对所聊事物有共同兴趣的。比如和妈妈们聊天,在被提问中,也顺便理清了很多育儿小知识,所谓的“育儿观”也得到明晰。这些都可以写下来,成为很好的经验总结。


黄金思维圈法则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3.在实践中调整,形成知识运用的上升螺旋。

当然,以上这种头脑中的构想得出来的行动步骤,只是一种关于如何行动的假设,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打磨,来反复修正和完善。如果实践中发现不好用,也许还得推翻重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刻意练习”,打破了对固有思维的“路径依赖”,新到的“心理表征”开始形成,最终实现技能的提升。直到这时,知识才算真正为你所用。而运用的过程中,又会促进新知识的形成,进而在更高层次上运用知识,从而实现“知识运用”的上升螺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