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若不给胡人安禄山兵权,可能发生安史之乱吗?

李潇洒128


安禄山其人\r

一、胖子安禄山\r

安禄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胖子,史书上说他有300多斤,肚子太大,赘肉掉到了膝盖下面。每天早上穿衣服,得由几位侍者帮忙,非常费事。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身高,既然给人第一印象是胖得不成样子,估计这个安禄山只有唐人男子的中等身高。\r

令人不可议的是,这么胖的安禄山跳起胡旋舞来,“其疾如风”。可见,胖子跳起舞来,别有一番滋味。\r

二、官员安禄山\r

安禄山虽是胡人,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非常会揣摩上司的心理,投其所好,极尽巴结之能事。他做的最恶心的事是拜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为干妈,走夫人路线。要知道杨贵妃比安某人年龄小,她呼安禄山为“禄儿”,也不怕把自己叫老了。\r

有一次,唐玄宗问安禄山,你的肚子这么大,里面装的是什么呀?答曰:装的是一颗忠于皇帝的心。真的是大奸似忠!\r

安禄山最怕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当时的奸相李林甫,这是因为他的所思所想,李林甫总能准确地道出,这让安禄山寝室难安!以至于后世有人认为,如果李林甫不死,安史之难不会发生。\r

三、贼子安禄山\r

唐朝有一个官职叫节度史,大致相当于现在大军区的书记、司令员一职,但不同的是,它不仅有军权,还有理政、理财之权。\r

唐朝有十大节度使,前三名分别是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仅一个范阳节度使,总兵力不下10余万之众,这可是朝廷倚重的精锐之师。安禄山起兵造反后,就拥有这前三名的三镇节度使的总兵权,可见当初的兵烽之炽,所到之处,没有不望风披靡的。\r

安禄山苦心孤诣讨好皇帝、妃子以及宰相李林甫等一大帮子官员,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他能杀向京城,夺了皇位,可惜,这不过是黄粱一梦。最终,落了个乱臣贼子的名声。总之,朝廷不给安禄山兵权,他不可能发动这场荼毒无数生灵的叛乱。





乐小法


安禄山出生于西域康国,自幼丧父,跟着改嫁的母亲一起生活,投军之前这哥们就是个爱折腾的人。

不想跟突厥人的继父生活在一起,就跟着别人一起出逃,不喜欢继父和哥哥姓,就把姓给改了,这就不是个安生的主。

成年后做了一名牙郎,通晓多国语言,这段经历大概练就了他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本事,牙郎是买卖双方之间的第三人,类似今天的中介。

从军后,因机灵劲被上司赏识,后靠跟宠妃杨贵妃扯上关系,得到唐玄宗的重用,一路平步青云,直至成为节度使,手里拥有重兵,起兵后达18万之众。

而对唐玄宗来说,除去边疆驻扎的兵力,可供唐玄宗调用的兵力只有10万。

拥兵自重的安禄山确实有了起兵造反的资本,而如果没有了兵权,安禄山什么也没有,那也就没有了安史之乱。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源不只是安禄山手里拥有重兵,而是此时的唐朝本就处于暴乱的边缘。

其一:唐玄宗的怠政,重用奸佞,朝廷腐败,大肆盘剥百姓。

还记得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首诗写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几个月之前,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大批的流民,难民的涌现,整个社会的安定出现了隐患,暴乱的爆发已有征兆。

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农民起义不大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吗?

其二:唐朝的兵制制度。唐朝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本意是为了解除军权对朝廷中央的威胁,致使大军远离中央,驻扎在外,而中央的兵力不足以抵抗一场大的战争。

唐朝军权设置了节度使,节度使对军队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又相距甚远,造成中央对地方军队失去控制,为兵乱爆发埋下隐患。

因此,如果安禄山没有兵权,不会有安史之乱。

但是没有安史之乱的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后期腐败的统治下,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民众多,国家安定的因素得不到解决,依然会有暴乱发生,而对军权的监督失察,狼子野心之人拥有兵权依然会造反。

别忘了,唐朝还有股藩镇势力,虽然在安史之乱时还不足以和中央对抗,但是多年的实力积蓄,隐藏锋芒,在安史之乱后就冒头了。

所以,统治者及统治阶级在国家治理上的不作为,即使没有安史之乱,暴乱也依然会发生,大唐的颓势不可逆转。


酒酿历史


还是很有可能发生安史之乱的。

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为天宝之乱。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带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而安禄山则是一个导火索。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朝廷内部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奸相李林甫,他专权用事,飞扬跋扈,执政时为了保住自己的宰相地位,极力提拔安禄山等地位不高的将领为节度使。而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循私误国的人,他嫉妒贤良之臣,公开受贿行贿,败坏官员风气。节度使制度的确立,加上李林甫和杨国忠朝廷官员的相互斗争,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尖锐。最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带着自己尖锐的部队发动了安史之乱。

经济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均田制由于土地的买卖和兼并日益猖獗而在悄悄瓦解,国家富裕,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流民增多。经济根基被动摇。

统治集团

富有安定的生活是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过着沉迷于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力逐渐增大,更是挥霍无度。统治阶级的腐化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我认为是促成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因素。均田制逐渐瓦解农民大量的逃亡,成为刘敏建立于均田制之上的府兵制,也遭到了破坏,无法维持往日的繁荣。地方军阀收买笼络职业军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在边防地区设立节度使制度,使地方有了权力,从而不断壮大。中央军则数量不足,而且因为常年的安逸,毫无作战准备。

因此,我认为安史之乱是必然发生的,因为这时的社会矛盾被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必然要有一个突破口来释放,安禄山只是一个被命运选中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