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包粽子——越南民族的傳統文化


過年包粽子——越南民族的傳統文化

過年包粽子——越南民族的傳統文化。圖自越通社

對越南人來說,春節是濃郁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最重要傳統節日。春節前,全家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包粽子、聊起天來也是一個美好的習俗。

據說,在6世雄王時期,雄王召集各位王子來說,誰能為祖先獻上合雄王心意的禮物,雄王將傳位給誰。各位王子上山下海尋找珠寶和珍貴物產獻給雄王,第18子郎遼(Lang Liêu)王子是王子中最窮的,但性格溫順、孝順父母。找不到昂貴的物產獻給父親,他就用糯米、綠豆、豬肉和黃精葉等日常農產品製作象徵天和地的粽子和餈粑獻給雄王。郎遼王子的禮物非常符合雄王的心意,雄王就傳位給了他。從此,粽子和餈粑成為祭祖禮儀中的神聖祭品,體現對前輩的飲水思源之心,是越南人過年時不可缺少的食糧。正因如此,越南民間有句俗話:“外皮綠色黃精葉,裡面糯米、肥肉、綠豆、幹蔥、胡椒,包裹感情與愛心,從郎遼那會兒香糯至此”。

越南粽子是方形的,比中國粽子大得多,一般用糯米做成,中間包上豬肉和綠豆沙,外裹尖苞柊葉。

粽子在每個越南人心中都佔有特別的位置。每逢春節,孩子們都興奮地等著看包粽子、煮粽子。這也是全家團聚的時候。每一名越南兒童長大後都不會忘記春節包粽子的情景。這一情景一直刻印在每一名兒童的心中,讓他們長大後繼承前輩的傳統。

過年包粽子——越南民族的傳統文化

粽子——越南民族的傳統文化

粽子的獨特、創新和富有民族特色不僅體現在包裹粽子上,也體現在煮粽子上。因此,在越南,有很多村莊以包粽子為傳統行業。河南省廉泉鄉潭村是越南包粽子業的著名村莊之一。

越南人認,好的粽子要選好的糯米和好的豬肉。選糯米要選黃花糯米,粽子煮熟後才柔嫩。綠豆也要選新鮮的黃綠豆,味道才香。豬肉要瘦肥相間的五花肉。黃精葉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粽子煮熟後才會有好看的綠色。煮粽子要10個小時。

在越南人的念中,粽子和餈粑還體現天地融合,體現對每個人、每個家庭全年富足、安康、幸福的願望。越南人過年時用粽子祭祀和吃粽子的傳統習俗不僅帶有信仰文化色彩,而且還體現越南人的飲食精華和智慧。

粽子是越南族傳統春節不可缺少的食物。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擁有像越南民族這樣過年時包粽子祭祀祖先的獨特文化。春節包粽子是與時間永恆的文化美,並滲透到了每個越南人的骨髓和大腦中。

過年包粽子——越南民族的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