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思维模式,教你如何成长

1

小Z,我的大学舍友。高考大省的重点高中毕业,高考分数比我高一大截。

但是个留级生。

留级的原因是,大一的时候曾经连续三个月在网吧玩游戏,最后全部科目不及格。

每次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他就会说:"哥们,写完了给我看看,我懒得写了。"

"你自己写呗,天天玩游戏,学习它不好吗。"我回答。

"有什么学的,听都听不懂,交了作业应付了就得了。"

算了,随他去吧。

两种思维模式,教你如何成长

沉迷游戏

2

后来,我认识了一名隔壁班的女生,小W。因为我总是能在自习室中看到她。

后来,注意到她的学号我知道,她也是一个留级生。

我认识的留级生一共有两个。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就很疑惑:为什么都是留级生,却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呢?

就像高考之后,对待不满意的成绩,有人选择补习,有人却选择随波逐流,在一个并不心仪的院校中荒度青春。

为什么同样的原因,却往往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甚至走出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3


两种思维模式,教你如何成长

不同的情绪

在心理学原理中,有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 A- Activating是外部刺激
  • B- Belief是人的思维方式
  • C- Consequence是事件的结果

心理学家认为,人处理情绪问题的方法不是根据外部事件而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控制。

例如:某日出门,你不小心丢了些零钱,你顿时懊悔不已,自责自己没有整理好口袋。但也有人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别人捡到,就当是请有缘人喝了一瓶饮料,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在这个事件中,同样的原因—丢了零钱,却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前者可能因为这件事情而一天工作状态不佳,而后者可能因为做了一件好事而感到快乐。


两种思维模式,教你如何成长

其中之差,就在于B环节,两种不同的想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风吹屋檐瓦,瓦坠破我头。

我不怪此瓦,此瓦不自由。

便是这般道理了。

4

类比来看,情绪中有ABC三个步骤,我们的行为也处处在遵循着这样类似的三个步骤。

其中起决定性的便是我们的思维模式。

两种思维模式,教你如何成长

思维决定方向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你所采取的观点会对你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终身成长》一书中,将我们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得不到证明,那么自己就是失败的。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我们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即使存在各种先天上面的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公司年度评比时没有你的奖项、期末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某天莫名其妙地被上司一顿数落、路上无意间踩到一个水坑……

遇到这样的事情,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灰心丧气,丧失信心;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却能冷静下来,从中获得经验教训,助力自己的成长和提升。

学习走路看似是一件简单无比的事情,人类却用了几亿年去学习。你能想起孩子蹒跚学步的场景吗?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从来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

有些东西,长大了,不知不觉间就丢掉了。

5

小S,我的好友。过去,我们经常在一起打球。

他的身高不高,技术也一般,往往成为球场上的防守黑洞。

一天晚上,我们有一场深刻的交谈,那是在从球场回家的路上。

他说:"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一遍又一遍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

我震惊了。

后来,我们一起打球的机会少了。他成了校园篮球俱乐部的主力球员,经常要和球队一起训练。

而我,球技依旧那样。

我们都喜欢科比,但不是每个人都看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


两种思维模式,教你如何成长

科比

我们从降世到现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资源,却长成了不同的模样。

我们都渴望达到顶峰,却不甚明白。

顶峰是固定思维模式者渴望抵达的地方,却是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工作激情的副产品。

成长的关键并不是掌握更多的技能或经验,而是孕育一个成长性的思维模式。

其实我们离成功不远,转个弯,就看到了。

两种思维模式,教你如何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