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最近湖南省博物馆又在搞事情了啦。一连开了四个展览,其中的《根魂》更是几十件国宝云集,吸睛无数。其中的“唐鎏金银茶碾及碾轮”和“北宋《斗浆图》”也是勾起了大家伙对中国古法饮茶的兴趣,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饮茶的国家,自古以来饮茶之风盛行,尤以唐宋之时更为讲究。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称为煮茶法(或羹饮法),即把盐、葱、姜、枣、橘皮、薄荷、茱萸等物放在一起充分煮沸,可想而知,口感辛辣,故而有提神醒脑之用。虽然茶圣陆羽认为这种粗暴的方式破坏了茶叶本身的口感,并且到了唐代这种饮茶的方法就已经过时了,但传到现代,民间喜爱的打油茶、擂茶等却还保持着原始煮茶的遗风。

唐代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开始撰写《茶经》,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著作。陆羽之前的时代,“茶”写作“荼”,是一种属于药物的植物,可以说“茶”字始于陆羽。

我们下面所说的内容基本以《茶经》为参考。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的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都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关于唐代的制茶分为七步: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唐代制茶、吃茶流程图


一,采茶

茶叶的采摘约在农历二、三月间,且须是晴天才可采摘,茶芽的选择,以茶树上端长得挺拔的嫩叶为佳。至于现在说的什么处女用嘴咬下来的嫩芽,那都是噱头,骗人多掏钱的。

二:蒸茶

采回鲜叶放入木制或瓦制的蒸笼里,再放在铁锅上,锅中加水置于灶上,蒸笼内摆放一层竹皮做成的箅子,茶叶平摊其上;蒸熟后取出即可。

三:捣茶

茶叶蒸熟后,趁其未凉前,迅速放入杵臼中捣烂,捣得愈细愈好,之后将茶泥倒入茶模,模一般为铁制,模子有圆、方或花形,因此饼茶(或称团茶)的形状也有很多种。

四:拍茶

先在茶模内放置一种褶纹很细,表面光滑的绸布,再固定好茶模,将茶泥倒入模后,再加以拍击,使其结构紧密坚实,不留有缝隙,等茶完全凝固,拉动绸布即可轻易取出,如果水份并未干燥,就先置于竹篓上透干。

五:焙茶(又称炒茶)

饼茶水份如果没干透,容易发霉腐坏,难以贮存,所以必须焙干以利收藏。晾干后的饼茶,先用锥刀挖洞,再用竹筒将已干的茶饼打通,最后用一根细竹棒将一块块的茶饼串起来,放在木架上焙干。

六:穿茶

焙干后的饼茶按重量分别用线贯穿成串,有点像中国古代的铜钱,中间有圆孔或方孔,以便贮蓄或携带,也较利于运输和销售。

七:藏茶

饼茶的贮藏是件重要的工作,若收藏不当则茶味将大受影响。当时用的是一种叫“育器”的装置,这是一种用来贮茶的工具,它以竹片编成,四周糊上纸,中间设有埋藏热灰的装置,可常保温热,在梅雨季节时可燃烧加温,防止湿气霉坏饼茶。

唐朝中叶盛行煎茶。煎茶法的用茶就是这种制作好了的饼茶。

煎茶法也分为六步:

一:炙茶

就是先将茶饼反复烘烤干燥,等到茶饼变软或透出香气时,趁热用纸袋包好,以避免茶香过多的飘散。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二:碾茶

等茶叶冷硬后,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状,好的茶末像细米粒,差一点的像菱角,颗粒比较大。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这就是本次湖南省博物馆《根魂》展中出现的“唐鎏金银茶碾及碾轮”,接下来再放一张高清图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唐鎏金银茶碾及碾轮



三:罗茶

即是筛茶,用细筛把茶末中的杂质或较大块的茶叶筛出来,即成待烹的茶末,放入茶盒中暂时保存。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鎏金仙人驾鹤纹壸门座茶罗子



四:煮水

陆羽《茶经•五之煮》说,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劲薪”。也就是说煮水用的燃料以木炭为最佳,其次是火力猛的木柴,如桑、槐、桐、栎等类的木柴。但是像烤过肉、染有膻味和油腻的木炭,或是含有油脂的木柴,如柏、桂、桧之类以及朽坏了的木器,都不可用来煮水。水的选择,以山水最好,江河之水次之,井水再次之。

煮茶分成三个阶段,即“三沸”。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声时,是第一沸,谓之“沸如鱼目,微微有声”。这时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食盐、椒粉或姜末,调成咸香味,尝尝水味,不要因为味淡而多加盐,宁可偏淡。当锅边缘连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时,是第二沸,谓之“边缘如涌泉连珠”。此时舀出一瓢开水,放置在旁边。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五:煎茶

用竹夹在水中搅动形成水涡,使水均匀沸腾,用量茶小勺(即茶则)量取一定量的茶末,缓缓投入水涡中心,再加搅动。这一步叫“击拂”。过一会儿,水面波浪翻腾着,溅出许多沫子时,称为“腾波鼓浪”,也就是第三沸了。将原先舀出的那瓢水倒回去,使开水停沸,生成茶沫这一步叫“育华”或“救沸”。此时,要把茶沫上形似黑云母的一层水膜去掉,因为它的味道不正,这叫去水膜。而且“三沸”之后,不宜接着煮,因为水已煮老,不能再饮用。即所谓“水老,不可食也。”

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是汤面的沫饽(bo1)。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而轻的叫花。沫就像浮在水边的青苔,又像散在杯盘里的菊花瓣。饽是指煮茶的渣滓,水一沸腾,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叠积聚于水面,一片纯白,状如积雪。花就象浮萍一样在茶水上面浮动。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六:酌茶

即用瓢向茶盏分茶,其基本要领是使各碗沫饽均匀。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饽要均匀。从锅中舀出的第一碗茶汤叫隽永,隽味永久的意思,也指最好的东西,舀出放在一个茶盂里面,以备育华的时候用。要想喝到鲜香、味浓的茶,除隽永外,一锅煮出的头三碗最好,较次一等的最多煮到第五碗。若有数个客人,就可以用隽永补给喝不足的人。趁热连汤带茶粉一道喝下去,谓之“吃茶”。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唐代饮茶除了前面说的煎茶法和煮茶法外,还有一种庵茶。就是将茶叶先碾碎,再煎熬、烤干、椿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的,称庵茶。“庵”(yan1)字原意为半卧半起的疾病,在此用来称庵茶,是夹生茶的意思。 所以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样泡出来的茶不会全熟,只能喝而不能吃。

唐代所制的茶叶,除主要的是饼茶外,还有粗茶、散茶和末茶,只是由于用煎茶法沏茶处于主导地位,所以饼茶比较兴盛罢了。

(未完)


一片树叶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喜欢就点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