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短短45個月之內,美國訊速遞地完成了二戰軍隊的召集和飛機艦艇的製造。拋開美國此前對二戰迴避責任的態度不談,這種對戰時狀況的應對速度之快讓人感到震驚和佩服。美國的參戰在戰勝法西斯主義、維護西歐民主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美國亦因此一役維護了它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成為在國際上的“扛把子”。

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那麼,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是如何跨越二戰的重重挑戰,使美國迅速進入戰爭狀態的呢?

一、羅斯福點兵遣將,亨利·劉易斯·史汀生臨危受命

1940年夏季,歐洲戰場吃緊,美國再也無法置身事外,如何讓美國迅速進入戰爭狀態成為壓在羅斯福肩上的重擔。任何稍微瞭解一點軍事的人都明白:戰爭規劃和實際作戰從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在充分的準備和靈活的指揮間取得錯綜複雜的平衡——現代戰爭需要讓複雜的、相互依存的政治機構協同工作,而這些機構又很容易成為溝通不暢的犧牲品。

羅斯福決定挑選一名不僅有豐富的政府部門工作經驗,同時還對戰爭、法律和金融領域有深刻理解的官員來擔任戰爭部長,因為只有同時具備這些素質的人才有能力協調國內政治和機構間的平衡,穩住戰時美國的大後方。最終,長袖善舞的亨利·劉易斯·史汀生脫穎而出。

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亨利·劉易斯·史汀生

首先,亨利·劉易斯·史汀生在早期職業生涯曾擔任過國務卿,對美國政府有長期而深刻的經驗;其次,他曾在美國陸軍長期服役,對軍隊中的高層人物很瞭解(尤其對陸軍參謀長馬歇爾非常熟悉);再次,他在憲法和金融等私人領域也頗有建樹,這一點對保障戰爭所需的物資資源非常重要;最後,亨利·劉易斯·史汀生對國家有很重的責任感,他是共和黨人,但是他願意選擇為羅斯福(民主黨)服務,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

事實證明,亨利·劉易斯·史汀生沒有辜負羅斯福的期望。上任後,亨利·劉易斯·史汀生努力和羅斯福的顧問哈里·勞埃德·霍普金斯和埃德溫·帕·沃森搞好關係,因為他堅信“永遠不要忽視小人物的作用,有時候歷史就是由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改變的”,這兩名顧問雖然只是權勢低微的文官,但是他們卻深受馬歇爾和軍隊的信任。用這兩個人做他和軍方之間的潤滑油,讓斯廷森和馬歇爾的合作越來越默契。

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哈里·勞埃德·霍普金斯

軍事行動的每一次勝利和失敗都在不斷地重塑政治格局,而無論多大規模的行動都需要充沛的物質資源。只有和馬歇爾保持有效地溝通,斯廷森才能為他及時、精準地提供資源保。可以說,二戰時亨利·劉易斯·史汀生真的幫了羅斯福和美國一個天大的忙。

二、聰明的執鞭者:羅斯福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狠狠地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羅斯福對於是否參戰的態度還是十分謹慎的。因為,戰爭生產需要企業配合政府的號召進行生產,而當時的美國民眾並不願意蹚這場渾水,就算羅斯福貴為總統,他也沒辦法讓他的人民去做不願意去的時期。

但是珍珠港突襲事件點燃了美國人民的怒火,德日兩國的暴力侵略行為激起了人民對軸心國的鬥爭意識。這種憤怒像一股虛無飄飄的力量,把所有美國人擰成了一根充滿戰鬥力的鞭子,而鞭柄此刻正握在羅斯福的手中,如何甩出這至關重要的第一鞭決定了美國未來的走向。

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羅斯福的第一鞭甩到相當漂亮,他知道僅是疏導人民的憤怒是下策,如何在疏導民眾憤怒的同時又能讓他們為國家作出犧牲才是上上策。羅斯福充分利用輿論的導向作用,以廣播、雜誌、電影和廣告等作為媒介,向公眾解釋國家的價值觀和參戰目標。

比如,當時雜誌上刊登的兵工廠廣告宣佈,如果戰爭勝利了,工廠將為國民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甚至,在美國主婦們愛看的家庭雜誌上還會教授她們如何在定量配給的情況下保障正常生活。這些媒體資源調動了美國人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決了勞動力的問題。

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然而,只是調動普通老百姓的積極性還是不夠的,因為當時美國大量的工業和經濟權利都集中在少數人中:1940年,大約100家大公司提供了美國近30%的製造業產出,而剩下的70%則有約175000家公司競爭。肉都被這100多家大企業吃了,剩下的十幾萬家企業只能搶著喝點湯。不難想象,這些小商人心中得有多怨恨。

但是,戰時生產拼的是速度,小企業數量再多,其創造力也不敵一家資源配置更合理的大公司。想要讓企業訊速地填充戰爭所需,還要依賴那些擁有最有地位的企業。然而這樣一來,那幾十萬家小企業不免心懷不滿。在商言商,羅斯福知道,想要化解商人間的矛盾必須由聰明的商法大師出馬,生產辦公室主任威廉·西格紐斯·克努森和總法律顧問約翰·布萊恩就是此時上任的。

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威廉·西格紐斯·克努森

他們二人不知用了何種手段,竟真的平息了小企業的憤恨:經過威廉·S·克努森和約翰·布萊恩的努力,到1943年初時,原來佔製造業產出30%的100家公司竟持有了70%的戰爭和民用合同。這種變化給美國的工業環境做了一個心肺復甦:戰爭提供了約1700萬個新工作崗位、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96%、美國南部和西部有多個工業城市(底特律、巴爾的摩、印第安納波利斯、布法羅、哈特福德、聖路易斯、波特蘭和西雅圖)拔地而起,而這些都是能為美國永久性地創作價值的固定資產。

二戰時期,羅斯福總統把人民的憤怒擰成鞭子,抽在法西斯的身上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大量的商品、工具、武器和材料源源不斷地從美國運往二戰戰場和其他貿易國,而大量的美元和黃金則流回美國本土。美國成為二戰中不多見的越打仗越有錢的神奇國度。

結語

戰爭不僅僅是武力的對抗,還是一場心理上的過山車,因為它具有人類行為中最複雜、最令人煩惱的一面,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為追逐利益而作出對大環境來說是錯誤的決定。而羅斯福無疑是成功的政治家:他深知如果領導人和他部下之間的關係是不可信任的,那麼戰爭還未開始就已註定失敗,所以他任人為用,選擇另一陣營的亨利·劉易斯·史汀生做他的戰爭部長;如果政府缺乏民眾對戰爭的普遍支持,或者沒辦法科學合理地調配資源,那麼戰爭就無法持續地推進,所以他冷靜的拋棄了能力弱小的多數公司,選擇了更具生產力的少數大企業,可謂高瞻遠矚。

羅斯福正是用這兩種手段讓美國訊速地進入了戰爭狀態,拋開對美國的其它看法不談,羅斯福確實稱得上是一個時代的偉人。

【參考資料】

《Leveraging Strength: The Pillars of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n World War I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