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和金真的比匈奴和突厥还要强吗?

旧颜消失殆尽丶


大辽和大金,这两个家伙肯定比匈奴和突厥强。而且,强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中原王朝可以把匈奴和突厥干死,但是对于这两个家伙别说干死就是干服都做不到。后来,反倒被大辽和大金打得没脾气。所以,就得问一句这两个家伙强在了哪里?

01.契丹的大辽和女真的大金,不是草原政权

什么是草原政权?简单说就是部落联盟。匈奴和突厥在被打死之前,也始终是部落联盟的形态。部落联盟就不好吗?没啥好与不好的问题,主要是政权不稳定。

有两个不稳定,一个是胡虏无百年之运,兄终弟及玩到一百年,肯定要出问题,因为继承人太多;一个是内部总会有造反和分裂,突厥本来是柔然帝国的一部分,但是后来壮大后就造反了,将柔然取而代之。所以中原政权,超过百年的比比皆是,而草原政权超过百年的就少太多了。

契丹原来也是草原政权,但建立大辽之后,就不一样了。契丹人发明了两院制,北院管草原;南院管幽云十六州。这个二元政权的生存力极强。北宋想打死契丹,想都别想,最后不得不接受契丹也能称帝。草原有个皇帝,这件事在宋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

女真的大金也很厉害,是契丹给提供了榜样。但是,女真人因为进入中原太深,所以逐渐放弃了草原的一元,到后期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原政权了。

人家契丹和女真能建立中原政权,而你匈奴和突厥就死活建立不起来,这就是差距了。

02.为什么契丹和女真可以入主中原

契丹只能算是一只脚跨了进来,还不算入主中原。主要遭遇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自身准备太仓促,还没有彻底了解中原;一个是外部形势不允许,前期打不过五代十国的骄兵悍将;后期遭遇了统一的北宋。

女真基本就算完全入主中原了。如果没有蒙古突然崛起,女真的大金大概率会把南宋消灭掉。南北较量往往就是实力的较量,北方的实力强,南方自然就一直被碾压。这只是时间问题。

草原民族要入主中原,要遭遇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非常好解决,就是简单的输出暴力。而草原民族手中握有冷兵器时代的最强军事存在,游牧骑兵,所以这个问题好解决。但第二个问题非常不好解决,就是输出暴力之后还要输出秩序,占领了之后你得能统治。匈奴和突厥都能跨越长城,但跨越进来了也得被赶出去。原因就是无法输出秩序。

但输出秩序的问题,契丹和女真都可以,因为他们能够建立中原政权。而底层原因则因为它们都是东胡系。东北地区的东胡系民族,其生活方式里既有游牧也有农耕,所以懂得中原文明是怎么回事,也能倾心学习中原文明。这一点,突厥和匈奴就做不到了。后来的蒙古大元也做不到,大元就是一种粗放管理,所以农民起义就能把它赶回草原。

03.强弱与否到底比的是啥

前期比物质,我人多、我钱多、我土地大,咱们就比这个。按照这个逻辑比,草原民族肯定比不过中原文明。没啥原因,整个东亚大陆最好的地方全让中原文明给占领了。

接着比生命力,不跟你争一时,我跟你争一百年,看看啥结果。楚汉争霸的时候,草原民族就是强,刘邦的大汉只能搞和亲。但是,搞完和亲之后呢?扛到汉武帝的时候,中原想怎么收拾草原就怎么收拾。这时候的匈奴虽然人口不多,但面积不次于中原,而且还有最强的游牧骑兵。但是,匈奴还是干不过,后来的突厥也干不过。因为根本就不用中原文明动手,草原自己就搞起了内乱,生命力不行。

再后就是比想象力了,物质的增强和生命的顽强,都需要想象力的支撑。中原文明能够玩中央集权,草原文明就是死活玩不了。但是,中原文明也有弱点,能向草原输出暴力,但无法向草原输出秩序,这就是想象力的瓶颈。

但是,这个想象力,东胡系的契丹和女真却能玩。契丹大辽的两院制,就是一种想象力支撑的制度创新。女真虽然是草原民族,但是却能褪去草原底色,直接玩汉化。鲜卑人的北魏也能做到这一点。

商鞅变法很厉害,但也是在文明内部搞升级。鲜卑搞汉化、女真入中原,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说,不也是一种变法吗?商鞅变法变的是骨架,鲜卑和女真不仅变了骨架,而且把灵魂都变了。这种想象力的狠辣,不仅匈奴和突厥玩不了,中原文明也玩不了。


减水书生


辽和金的强大,是相对于军力弱小两宋而言的,而当蒙古崛起之后,无论是金朝、西辽还是南宋,全部灰飞烟灭。

1,许多人认为辽金的发展阶段更高,但其实游牧民族的战力其实是随着汉化而减弱的

诚然,匈奴和突厥都处于部落联盟阶段,而契丹和女真已经建立了类似于两宋的国家。但在冷兵器时代,战斗力从来不是以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来评估的,否则我们便无以解释游牧民族大多数情况下比农耕民族更善战。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

这句话适合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的女真人,而当女真人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政权,也就是汉化后,战斗力却大幅下降。

女真灭契丹,蒙古灭女真,其实也是游牧民族击败农耕定居民族的例子,这一点,也说明发展阶段更高并不意味着战斗力更强。

同样,蒙古人的巅峰战力也是在游牧阶段造就的。

2,匈奴和突厥的强大,正是因为其一直处于游牧阶段

匈奴对农耕世界的威胁不止是两汉,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之后带动了整个游牧世界的西迁,冲击着从中国到欧洲的整个农耕文明世界。

而留在大漠的匈奴人则加入了鲜卑族,依然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内附的南匈奴人甚至还灭了西晋,导致了华夏的第一次衣冠南渡。

当鲜卑人成为我国的北朝之后,大漠草原的主宰则变成了突厥人。

突厥人最强之时,中原各大势力纷纷对其称臣,包括李渊。

与匈奴相似,突厥的强大同样表现为其对农耕世界冲击的世界性。突厥被唐朝击败后西迁,之后主宰了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即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帝国,在小亚细亚击败拜占庭帝国后又引发了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

同时,突厥人还开启了中亚、西亚的突厥化历程,帖木儿帝国由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所建,奥斯曼帝国便是塞尔柱帝国演变而来。

所以,匈奴和突厥的影响都是世界性的。

3,与辽金不同,匈奴和突厥面对的是汉唐

强汉盛唐,绝非虚名。

汉驱匈奴,唐灭突厥,并非因为二者太弱,而是因为汉唐军力的强大。因为汉唐军事上的成就不只是体现在对匈奴和突厥的战争上,还有对朝鲜、越南、西域的开拓之功,还体现在汉之卫霍,唐之二李这样的绝世名将。

辽才北宋,金灭北宋,并不只是因为辽金的强大,更主要的是因为宋朝军力的弱小。宋朝军力之弱不仅体现在无法战胜辽金,还有宋仁宗时期三次被李元昊击败,导致了西夏的独立。

契丹人、女真人,甚至蒙古人,如果遇到的不是两宋,而是巅峰时期的汉唐,那么成为下一个匈奴和突厥的可能性会很大。

因此,我认为契丹和女真其实并不比匈奴和突厥更强大,而是遇到了并不强大的中原王朝――两宋。


心向青山


辽和金比匈奴突厥强?匈奴和突厥听到这个话会被气死!

实际上,匈奴和突厥是非常强大的存在。

先说匈奴:强大的匈奴,差点让汉朝社会崩溃

匈奴大概在战国末期逐渐强大起来。战国七雄时,面对匈奴的主要是北方赵国。赵国的名将李牧,就在在对抗匈奴时成名。李牧筑好烽火台和要塞,看到匈奴人来就躲避。这样匈奴无所获、赵国也无所失。

后来李牧看时机成熟,出动战车1300乘、骑兵13000人、步兵5万、弓箭手10万,与匈奴10万余骑大战,结果大破匈奴,从此匈奴十余年不敢再来犯赵国边境。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派蒙恬率30万大军驻扎在北边。前215年,蒙恬把匈奴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之后,长城加上秦朝大军,才稳固住北境。

到了汉朝刘邦时,大汉天子以为自己很厉害,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结果冒顿单于出动40万大军,把刘邦围在了白登。

匈奴从此时直到汉武帝时期,一直控制着广大的北方草原,并收复了被蒙恬夺回的河套、河西走廊等地,还控制了西域,月氏、丁零等部族全都臣服于匈奴。

汉朝一直要隐忍积累70余年,才能反击匈奴。而反击的最后结果是:汉朝民生凋敝、户口减半,社会几近崩溃。可见匈奴之强。

可是,匈奴并不是被消灭了,他们被打得向西跑了。匈奴一路向西,在中亚、西亚、东欧建立了一系列政权。把罗马帝国打崩溃、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就是被汉朝赶跑的匈奴人。

再说突厥:曾经大军直抵长安,如入无人之境

一直骚扰北魏的柔然人,很厉害。但是突然就被突厥给消灭了。随后突厥建立了汗国。

当隋朝于公元581年建立后不久,突厥因内讧而分裂为东西两部。隋朝那么强大,对突厥始终采取守势。

到隋炀帝时,爱巡游的杨广于公元615年到了雁门,却被突厥始毕可汗的十万骑兵包围。隋炀帝被困,最后派人求救于和亲的义成公主,才得以脱身。

唐朝建立之初,突厥趁中原久经战乱国力衰弱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东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攻入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突厥率兵20万,竟然直抵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设好疑兵之计后,亲自只身到阵前与颉利对话,最终颉利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随后双方结盟,突厥退兵。

三年之后,公元629年冬,唐太宗命李靖率十万大军出击,攻灭了东突厥汗国。

公元657年,唐高宗命苏定方率大军西出,一举消灭西突厥汗国。

与匈奴人一样,突厥人并没有被消灭。他们一部分在武则天时期又复国了,史称后突厥汗国,一直骚扰大唐几十年。而还有一部分突厥被打的西迁了。他们一路向西,与匈奴人类似,在中亚西亚打败了当地政权,建立了一系列王朝,比如伽色尼王朝(其首都即今阿富汗的加兹尼)、塞尔柱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等。

因此,突厥的强大也不是凭空说的。

辽和金:运气占了很大比重,赶上了中原国力衰弱和主动衰弱的时候。

辽和金的情况简述一下。

契丹人一直依附于大唐,在唐末时逐渐统一,唐亡才敢称可汗。后来的情况大家知道了,中原陷入大战,五代继起,边境地区无暇顾及,辽才趁机向中原进展。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辽朝出动的军力是5万人,明显比匈奴突厥的规模小多了。到后晋石重贵不愿受屈辱时,辽攻入中原,但是根本站不住脚,不久被赶出。

后来辽安于草原和幽云十六州,没有南侵。

金一开始的力量则更小。金原本依附于辽,在举兵反抗夺取了辽的宁江州、黄龙府等地之后,辽天祚帝率70万大军来镇压金人。金人很害怕,完颜阿骨打拼命动员的最大兵力,你猜是多少?只有2万人。按照当时全民皆兵的情况,金不过2万户10万余人而已。这与匈奴突厥动辄10万大军相去甚远。

但是,啥都挡不住运气好。

辽士气低落、军无斗志,70万人被2万人追着打,如砍瓜切菜一般。经过护步达冈之战后,辽从此衰落,很快被灭。辽人也西逃了,他们建立了西辽政权,直到成吉思汗西征才被消灭。

之后,自信而又急速膨胀的金,遇到了文弱不堪的北宋,一举而夺得了整个北中国。

但是,金始终没有像匈奴和突厥那样,能统治整个草原;相反,金从一开始就对草原上的蒙古力量(那时是分裂状态)取守势,金对蒙古修长城(金界壕),国策是“北守南攻”。

北宋和南宋,国力并不弱,无论是人口、经济、科技,都是全球领先的。但是,所有的力量都挡不住统治者的主观力量;赵宋统治者偏要崇文抑武、以文驭武,最终就空守着强大国力却不愿用出来,这就是主动衰弱。

说到结局,金被灭了就彻底灭了,没有向外扩展,这也是金弱于匈奴突厥之处。

结束语:

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匈奴和突厥,“不幸”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的两朝,汉和唐,因此即使他们比契丹和女真强也没用。

而辽和金则“有幸”赶上了中国衰弱的时候,五代和宋。

从与中原对抗强度上、军队动员数量上、败后再发展等方面看,匈奴突厥是明显强于辽和金的。

因此,不是辽和金比匈奴突厥强,而是他们面对的中原对手不是一个级别。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