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张虹生,系独生子;其父张闻天,其母刘英。


年少之张虹生,就读北京时,张闻天其官所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驻苏大使,后召回当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1⃣️ 想坐爸爸轿车:没门

张虹生其父是高干,货真价实响当当;如此级别当然配小车。

当年就读时,张虹生同学中,其父母不乏高官者;送上学或接离校,搭坐父母所配小车者,自然时亦有之。

年少者多好奇:都说虹生其父官大,然而多年来,从未见小车或送或接。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终在某日,有同学斗胆问张:“虹生同学,人家说你父母都是高干,从不见你坐父母的小车来一趟?”

如此之问,显然是疑问:你的高干父母,假冒乎?

面对“鄙意”质问,张虹生双眼一瞪,终不屑一答!心里在想:为了不让同学小看,一定坐上爸爸的轿车,来学校露露风头!

为了却“显摆”宿愿,张虹生求诸父母,用尽借口,撒娇多少回,等待多少年,还是坐不上爸爸公车。

不达目的不罢休!终于某日早上,张虹生来了倔劲,司机一开门,先上爸爸轿车;不论爸妈如何劝说,就是坚持不下车。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好吧,你自己坐在车上……”张闻天说罢,与妻子刘英一起,双双坐了公交车,然后徒步到外交部。

当其时,刘英其官所职:外交部党委委员、外交部部长助理、人事司长。

经此一遭,张虹生“显摆之心”,不得不死绝!

2⃣️ 带头上山下乡:有份

一九五七年,党中央首回发出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是年,张虹生十八周岁。

作为党中央政治局之高干,张闻天率先垂范,找儿子谈谈心:虹生啊,你爸是领导干部,请你带头报名,“上山下乡”接受锻炼。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张闻天不愧教子有方,虹生遵从其父意见;光荣入列排头兵,下乡到河北茶淀农场。

劳动锻练两年后,虹生所在农场,改为农业技术学校,农场从而撤销。

农场既然不存在,张虹生获准报考大学。

报考什么好呢?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张闻天其官所职: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虹生尽往好处着想,遂求父亲方便中,与外交学院打个招呼-如果考试入围,录取时予以照顾。

料想不到父亲硬梆梆:“你有本事就去考,没本事别去上。”

“大道理”压“小道理”,乃理所当然也!

张虹生备考认真,争气考上大学;然而不是外交学院,知名度很一般,与其本事相匹配,倒也心安理得。

3⃣️ 请求回京治病:不允

一九六二年,张虹生结束大学生活。张闻天虽处逆境,共产党员本色依然;再三动员其子,到艰苦地区去锻练。

张虹生遵其父旨,毅然不远千里,入列建设兵团赴新疆。

作为光荣农垦战士,不畏艰难与困苦,分配啥就干啥:挖过大渠,割过麦子,拾过棉花,牛也喂过,马车赶过……样样干得出色!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张虹生感觉身体不适,一检查:患上迁延性肝炎。限于当地医疗条件,病情未见好转。

在连队负责人催促下,张虹生致信父母,请求回趟北京治疗。

张闻天接到来信,立马复函其子:

“……你不要老是以干部子弟自居,有一点病就想往大城市里跑。

新疆有几十万人民群众,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他们生了病,不都是就地治疗的吗?

为什么你就不能就地治疗呀?”

天下可怜父母心!

父亲不可怜,还有母亲可怜。刘英汇款一百元,聊附数言:儿在疆安心养病,适当增加营养。

张虹生从此后,不敢再求于父母;只能自我顽强努力,蓄养男子汉堂堂之气!后来,当上连队文化教员,在新疆成家立业,一干就是十五个年头。

4⃣️ 䃼发工资到账:保密

一九六九年十月,在所谓“战备疏散”的安排下,张闻天与妻子来到广东,指定住在肇庆军分区大院里。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一九七二年,中央恢复张闻天夫妇的工资级别,并补发之前被扣工资。

之后,张虹生告知将来肇庆探望。

于是,张闻天特地吩咐陈崇茂-负责与其联络的军分区干部:

“请别把我䃼发工资的事告诉小孩,不然他可能提出花钱的要求。”

陈崇茂说:“你孩子在新疆工作,生活条件那么艰苦,来一次不容易,就给他一点吧。”

张闻天却说:“这几年我吃闲饭,没做工作,将来要把这笔钱交党费的。”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一九七六年,张闻天病危之际,将妻子刘英叫到床前,再三吩咐:

“我死后,替我把䃼发给我的工资和解冻的存款,全部交给党,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

刘英落了泪,默默点头。

张闻天以为妻子没应答,竟然要刘英拿纸来,书写条据,签字保证。

5⃣️ 欲膝下事双亲:被拒

一九七五年间,张虹生千里迢迢,从新疆到广东肇庆,探望双亲大人。

作为军垦战士,“面对戈壁滩,出门流沙途”,戎疆已经十几年,生活实在枯燥。

张虹生忽生一念:欲以老爸年迈之由,期望双亲打报告,通过组织调离新疆,到父母身边工作,尽孝道事双亲。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张闻天总有革命道理:“一个人要有奋发精神,要艰苦奋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志气,不要消沉;不能以老子的地位-去要求组织解决工作调动问题。”

张虹生也讲人情世理,应对其父:“为了照顾年迈的双亲,而调到你们身边工作,是党的政策所允许的。”

张闻天则摆事实,拒绝其子要求:“现在我们身体还可以,又有组织派人照顾,我不能这样做。”

一场父子博弈:革命老爸胜利了,高干其子失望了!

探亲期届,张虹生准时返疆。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数月后,经高层批准;当年八月,张闻天偕其妻,迁居江苏省无锡市。

翌年七月一日,张闻天病逝。

【参考文献:《张闻天在肇庆》、《张闻天:乡情·亲情·友情》】

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张闻天教子事略

野鱼塘·今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