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说这个案例是植发失败错!错!错!

前几天,有一家媒体报道说,一个脱发人在一家医院花了3万元植发,两个月过去了,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脱发区还是那么稀疏,感觉是上当受骗。嗯,这个发友找媒体了,媒体的记者一看患者种的头发确实是稀,与术前的头发没什么两样,也就认定是植发失败。

作为毛发医生在植发业11年了,这是遇到的第N个媒体报道的植发失败。隔几个月吧,媒体就曝光一起“植发失败”,说是医院给患者种的头发还不如不种,并配发图片佐证,一些发友看是“媒体报道”就人云亦云,而一些植发医院见是竞争对手的“植发失败”也就推波助澜。任何手术没有百分百成功,即便是世界一流的医院,即便是品牌植发也有个别手术失败,但本文开头的情况偏偏不是“植发失败”,即使媒体报道为“植发失败”也是“伪植发失败”……

注意了,植发失败分为“真的植发失败”和“假的植发失败”。

他发际线有些高和头顶稀疏,然后到植发医院种头发,过了两个多月并没什么效果,他认为既然做了植发就应该是比术前效果好些,可是现在看着还不如手术前了,还不如不做植发呢。尽管医院做了解释工作,但这位发友还是信不过,就投诉媒体,媒体就曝光这起“植发失败”,也是跟着发友说“还不如不做呢”。

天大的冤案啦,天大的“假的植发失败”……如果这么界定,天下所有的植发都是失败手术,可是,这可能吗??

新闻说这个案例是植发失败错!错!错!

(术后3月脱落期,这不属于植发失败,是一种正常的脱落。)

所有植发医院都会叮咛一个常识:植发种的头发永久不掉,一般来说半年有初步效果,一年有最终效果,其中术后20天到3月为脱落期,种的新头发出现脱落,但这是正常现象,主要是后枕头发移植到种植区毛囊换了血运出现“换茬现象”,这恰恰说明种的新头发在生长,根部的生长将原来的旧毛干顶掉了,而术后3个月脱落期结束后再长出来的新头发就永久不掉了。因此,植发两三月或三四月绝大多数人是没任何效果的。

只有过了脱落期,新头发重新慢慢生长,半年就有初步效果,一年有最终效果。当然,不同人的初步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初步效果来的慢,有些人初步效果来的快,这是体质差异,均是正常情况。

现在你拿正常的脱落期说是“植发失败”,这不是非得冤枉医院吗?好比是你指着一个3岁小孩说他是“侏儒”一样,3岁是个子不高,但这是这个年龄段所有小孩的特征,他在后期还会长个子的,只看到眼下的表象而对未来缺乏实质性的前瞻,于是把假象误当真相。普通发友不懂植发,一些媒体也不大懂植发,于是以讹传讹。3岁小孩绝无可能是一米八的个,如果有就是不正常;同样,术后两三个月也是没植发效果,如果有,也是莫须有地异常。

判断植发手术是否失败,必须是最终效果期,也就是术后一年,如果是未满一年就轻率判断植发失败这是不负责任的,而在脱落期就轻易下结论说植发失败更是非理的。

也许,有发友会追问:术后三月是脱落期的尾期,也就是说种的头发掉落,按道理应该与术前的头发效果差不多,可是上面的发友反映“还不如术前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说来道理很简单:植发时一般人是理发的,而在术后半月起进入脱落期,患者更是经常理发,这样以保持与种植区同一“底色”,而在术前许多人是留长发遮掩脱发,恰恰是术前长发的“遮掩”和术后短发的“不遮掩”形成对照,让你觉得脱落期还不如不植发的形象好呢,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错觉,便有了“还不如不植发”的误判。

为什么会产生误判?说来植发是一个“偏科”,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也就20年吧,不要说一般人不了解植发,就是一些医生都没听过植发,隔行如隔山,隔一个科室就不知道另一个科室,有些骨科的老医生就是没听过植发呀。医生都如此,遑论一些媒体人?所以,有些患者把术后两三月的脱落期当作植发失败,然后投诉给媒体,媒体人也就偏听偏信,然后报道出来造成冤屈——冤枉了植发医院。

这就得出一个结论:判断植发成功还是失败,必须是满一年,并且当裁判的人不是媒体人或是其他人,而是懂植发的专业人士!

希望更多人了解植发,希望更多媒体人了解植发,不再把术后两三月的脱落期当作植发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