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中“好”的涵义是什么?

尘海一叶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

现在这句话成了社会上很多人攻击指责教师的必说话语。他们认为学生的好就是要成绩好,个个都能考上985,211,如果达不到,唯一的原因就是老师无能,没本事。

那陈鹤琴先生的本意是什么呢?我们要结合人物时代跟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

陈鹤琴(1892年-1982年),浙江上虞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哥大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及教务主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主张中国儿童教育要符合国情,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可以看出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活动轨迹主要在解放前旧社会,民国时期。当时的教育文化事业可说是一穷二白,现代教育师资奇缺,新式学校一个县没两所,入学率极低,孩子们大多无书可读或无法读书,家境好的可能在私塾认几个字。当时能写个名字,算个账的都寥寥无几。

当时能进学堂读书,读得起书的孩子,大多都是愿读书,想读书的,勤奋努力有上进心的,相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希望读书改变自己,家庭,国家命运的。唯独缺少的是拥有现代教育文化知识的师资,所以陈鹤琴认为提高儿童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师资,所以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发展前人的教育观点和理念。

今时不同往日,经济,生活,社会环境,教育环境都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师资大幅提高,小学教师普及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普及本科以上学历。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目的也发生变化,不是单纯的为需要读书而读书,很多是凭兴趣读书,凭个人喜好读书。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是不同的。所以在新时期理解陈鹤琴先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应理解为不同的学生有各自兴趣爱好,有各自的学习专长擅长领域。学生的学习不突出,不长进,是因为没有选对自己喜欢,擅长的专业领域学习以及得到专业老师的专业教导,而非非此专业老师学校无能。当学生找对自已喜欢擅长的领城学习时,并在此领域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长进就会事半功倍。

“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中的“好”的涵义我认为是指学生在自己爱好感兴趣或擅长的方面得到此专业老师的专业指导而获得的长足进步。


八七早


要想改变多数人这种认识,首先要让人从思想上认识好的本义,改变对孩子的教育。其次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励志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是只有上学一条路可行;鼓励兴趣爱好广泛的同学发愤图强,勤奋进取。再次要定期对孩孑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爱祖国、爱人民、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自主创业也是一种美德。

个人认为只要孩子们身体健康、知书达理、思想端正、刻苦努力、勤奋进取等就是好孩子。作为一名老师对待学生,要有自己正确的观点,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会做人,学会知识,以后到了社会才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育点滴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现实中确实有不会教的老师大量存在,但“会教”与“不会教”也都是相对的,看与什么人作比较,也有主观的差异性,评价同样一个教师,也会出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方面这个“好"可以理解为品学兼优,也可以理解为不违法不犯罪,即非智力因素超越其他人。如果只理解成学习成绩优秀,那么这句话就不现实,也不正确。这句话虽流行了很长时间,但仔细推敲,观点是不正确的,也受到了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质疑和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