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静夜思》中的——井,埋没千百年!终于被挖出来了!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下至三岁小孩,上到八十岁老头;无论农民、工人,还是知识分子,几乎都会背诵。

然而,你真的懂《静夜思》吗?

比如:“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什么意思?

是人们平常所睡的木板床吗?李白写《静夜思》时“床”放在哪里?

一直以来老师教的就是:床就是我们平常睡的木板床,月光从窗户照到床前,李白看到了月光,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李白《静夜思》中的——井,埋没千百年!终于被挖出来了!

如果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怀疑床前的月光是“霜” !

请问“结霜”的前提是什么?

一是空气中湿度较大;二是温度较低。

读者们可以想一想,在异常寒冷的秋天,你们家卧室的地面会结霜吗?

卧室是不会结霜的,这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走千里路,读万卷书的李白,人人都懂的生活常识,他难道不懂?

退一万步来说,假设李白真的一点生活常识也没有。

李白不至于长这么大没在卧室睡过吧?

十岁的小孩睡在卧室中,看到床前有一片雪白的东西,觉得好奇,下床一看,原来是月光!

以后他在床上睡觉,再看到这种现象,就见怪不怪了!根本不会怀疑月光是霜!

明明白白的事,还用怀疑吗?

尿尿要去厕所, 如果有一天,小孩去厨房撒了泡尿,就要怀疑小孩是不是神经出问题了!

人们对于一些确定的事情,比如太阳从东边出来,从西边落下。是不会怀疑的!

李白要是怀疑床前的月光是霜,他的智商一定出了问题!

但是《静夜思》已经流传千百年了!李白确实怀疑了!

李白《静夜思》中的——井,埋没千百年!终于被挖出来了!

你怎么看?

我们继续再往下探索!

月光投到床前,李白还以为是霜,“疑”字用的很经典,没想到月亮又圆了。月圆人不圆,作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系列的动作,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写得多么地自然,多么地流畅!

让我们理性分析一下:

如果床在卧室,李白是躺着的?坐着的?还是站着的?

躺着的?

不可能!原因不用我说了吧。

坐着的?

也不太可能!意蕴不对!

唯独的可能性——站着的。

但站着,他举头是看不到月亮的。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唐代的房屋结构了。

在唐代,按照官制,六品以下的官员,堂为三间五架,庶民为三间四架。长孙无忌、魏征等六品以上的大官,住的要求更高。但魏征直到死的时候,也没有像样的堂屋,唐太宗看魏征如此贫穷,就从皇室拿了点银子,给魏征修房子。

再来看看杜甫的房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白居易当校书郎时:“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举这些例子的意思要告诉大家:唐代的房屋都比较简陋。李白流寓外地,也只能是住这样的茅草房子。

房子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窗子,月光是透过窗子射进来的,窗子很关键。

《淮南子》中载:“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内无疑。”又说“十牖毕开,不若一户之明”。户,指门户,也就是门。意思是把十个窗户都打开,光照进来的亮度,都不如把门打开。

唐代的窗一般都是直棂窗,比较高,用一些棂条在窗框内竖向排列,犹如栅栏一样,挂个帘子或者用纸糊住,用来挡风。白居易说“幕窗用纸”,即使用纸把窗户糊住。

李白《静夜思》中的——井,埋没千百年!终于被挖出来了!

直棂窗

问题来了!

这样的窗子,月光直接照到了墙上,是小小一块!照下来不是一片月光,而被棂条分割成了一条一条的月光!

这样的月光与大片的结霜根本就无法联系在一起!

李白要是“举头望明月”,得垫个凳子,爬到窗户上,从棂子格中往外看才能看到月亮!

他能写出这么流畅的诗吗?

矛盾!充满矛盾!

能化解开这个矛盾的,“床”是关键!

床是什么意思?

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一个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从院子当中折了一朵花,倚在门框上,深情地看着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腿中间夹着一个竹竿,绕着床在玩耍。

这里的床明显是在卧室的外边。

问题又来了,谁会把睡觉的床摆在卧室的外边?

不会!

李白《静夜思》中的——井,埋没千百年!终于被挖出来了!

唯一的可能,床不是我们睡觉的床,那床是什么呢?

床是井边上的围栏!作用是防止人畜掉进井中。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綆汲寒浆。”李贺《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王琦注解:“床,井栏也。”

床只有解释为井栏,《静夜思》无论从字面解释,还是意蕴解释,就全通了。

首先,只有井边,才具备在晚上结霜的条件,李白才能“疑”的有道理!而且是大片大片的霜!

其次,举头,低头的动作才能更自如。

井,也是思念家乡的一种意向。

古籍中经常记载,劳作后的人们常围在井边,拉拉家常,谝一谝闲传。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南宋叶梦得对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评价。来说明柳永的词在劳动人民中传播的程度,

李白流寓外地,看到外地的井,当然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正是因为井,让李白想起了家乡,看到圆月,思念家乡之情更加浓厚了!

井和月,共同构建了李白思想的意境。

千百年来,人们谈到《静夜思》时,以为只有月亮引起了李白的情思,是因为月亮代表团圆这个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太著名了,而忽略了井代表着故乡这重意象!

要知道:有一个词叫:背井离乡!

下一次我们再分析《静夜思》中的其他谜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