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薜岳和卫立煌相比如何?

阳城导航


有朋友提出将卫立煌与薛岳两人比较一下如何?

笔者不才,提供如下资料供参考!

在比较之前,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在悟空问答专门介绍卫立煌的文章中,阅读人数最多的一篇有411万人阅读。介绍薛岳的文章最多一篇有277万人阅读。数据不代表什么!希望大家不要多心!

一、我们先来看两人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

卫立煌是【嫡系中的杂牌】,是五虎上将中的虎将,早年蒋介石依靠的骨干,凭才干与胆略赢得蒋介石信任。后又因过分亲共被蒋斥责,产生分岐。

薜岳是【杂牌中的嫡系】。早年投奔粤系,反蒋。后被蒋介石收买,但不信任。经陈诚推荐,始被重用。因此称为杂牌中的嫡系。

二、再从先后担任职务进行比较

卫立煌抗战初期担任第二战区前线总指挥,后又担任第一战区总司令,指挥近十个集团军,是蒋介石依重的北方长城。后期担任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指挥蒋介石最精锐的战略集团。

薜岳抗战初期担任19集团军总司令,归第三战区陈诚指挥,投入淞沪战场。后参加万家岭等战役,抗战中期担任笫九战区司令长官。

抗战结束时,薜岳仍为战区司令长官,而卫立煌升任陆军副总司令。

三、抗战初期的表现

卫立煌以作战勇敢,作风强硬著称,被日本人称为“支那虎将”。

1937年8月卫立煌率领第十四军在保定下车,在丰台附近,与日军冈本镇臣第二十三联队遭遇,立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卫立煌“支那虎将”的名声大震。在当时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未打破,卫立煌的勇敢作战,大大鼓舞全国军民同日寇作战的信心。

薜岳参加抗战要迟得多。1937年9月17日被任命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归第三战区左翼军总司令陈诚指挥,投入淞沪战场。

在蕴藻浜南岸一带,薛岳所部坚守半个多月,虽伤亡巨大,但对日军亦造成了重大打击。史料记载,第一战可谓是铁血惨烈。

四、忻口会战与兰封战役

等薜岳在淞沪战场率部流血牺牲的时候,卫立煌正在山西组织忻口会战,为蒋介石稳定北方战线独挡一面。他的部队在忻口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任弼时曾评价说;“忻口战争是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战争”。“卫立煌将军指挥下的全线部队,虽遭受了重大伤亡,毫未动摇,许多忠勇将士的英勇奋斗,是值得每个同胞永远纪念的。”最后由于娘子关被突破,卫立煌只能命令部队退出忻口阵地,向太原靠拢。

在1937年8一12月那个抗战艰难的日子里,卫立煌是国军将领中难得的一颗名星。

1938年卫立煌指挥所属部队在太行山区的韩信岭一带展开,构筑工事,采取阵地战的办法,进行了继忻口之后的第二次阻击战。 此时,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另一个刘峙逃走了,卫立煌成为黄河北岸坚持抗战的国军将领。卫在此坚守了四年,只到1941年中条山战役失败。

薜岳此时正全心身投入兰登战役。 1938年薛岳调任第一战区豫东兵团司令,指挥8、71、74军等中央军精锐参与兰封战役,很快展现了他善外战,善大兵团作战的天赋。在战役中,薛岳见土肥原的第14师团孤军深入河南,应对精准,顺利将日军第14师团压缩在了三个据点,准备围歼。无奈27军桂永清太无能,一点坏全局,兰封战役功亏一篑。

五、独挡一面与天炉战术

卫立煌作战勇敢,作风强硬,而薜岳战术灵活,反应机敏,在抗战中两人充分表现,各有千秋。

万家岭一战是薛岳的成名之战。在武汉保卫战关键时刻,薛岳转任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司令,遇到日军名头更大的第11军冈村宁次。薛岳拿下了万家岭大捷,日军第106师团除千余人残部突围,剩下的一万余人被全歼,第一兵团俘虏日军300余人。

此时,卫立煌调任第一战区总司令,指挥着从河南到山东,河北广大防线上的十余个集团军防御日军,为蒋介石严守着重庆的北大门。就在此时,卫立煌与共产党八路军密切配合作战,在华北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积极作战,牵制日军。使日军一直凌利的攻势,在黄河边停止了。只到1944年日军的一号攻势。卫立煌独挡一面的本领表现突出。

薛岳最突出的表现是长沙保卫战。

薛岳三战长沙,痛歼日军十万精锐,这里有必要谈一下其开创的“天炉战法”。

什么是“天炉战法”呢?

据薛岳自已解释:当日军发动进攻时,在保存自己的情况下,部队先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尽量拖累和疲耗敌人,然后向斜侧后方山地撤退,绕到敌人包围线外面去,从更大的层面上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砌成两面“天炉之壁”。同时在中间地带,彻底破坏交通道路,空室清野,诱敌至决战区域,而断其后路,从四面八方构成一个天然“熔炉”,最后歼灭包围之敌。

运用此战法,日军在长沙会战中吃尽了苦头,11军连换几任司令官,但在前三战中仍难逃惨败的命运。因此,日军称薛岳为“中国战神”、“长沙之虎”。

通过长沙保卫战,确实证明薜岳善于总结经验,改进战术,和我军的林彪有得一比。

六、1944年是重要的分水岭

卫立煌最后的辉煌表现在远征军作战上。

众所周知,第一次远征缅甸以中国失败告终。

国难思良将。1943年卫立煌被蒋介石任命为远征军司令长官,率军第二次远征缅甸。

1944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

这一年日本发动了凌厉的一号攻势。无论薛岳再采用什么炉战术,都不起作用。国军一败再败,昨日辉煌不再,长沙城几经拉锯后终于丟失。日军一路南下,直到衡阳才遇到方先觉。

在那愁云遍布的日子里,只有卫立煌指挥的中国远征军表现出强悍的战斗力。卫将军指挥果断坚决,再加上美式装备所形成的强大火力,对日军形成压倒优势。远征军一路攻坚,破关夺隘,连续攻占芒友、 遮放、 畹町、松山等日军设防坚固的堡垒据点,不断前进,强渡怒江,与中国驻印军在南坎胜利会师。成为1944年中国战场上一道耀眼的闪电。振动了世界。卫立煌也成为当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之一。

现在来比较两人对抗日的贡献,还真没法比较。人们能够看到的是,远征军打通缅甸公路之后,大量的美援军备物资能够迅速运往中国,迅速改善了中国国军的武器装备,提高了火力打击力。以至1945年雪峰山战役中,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压倒日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同时卫立煌指挥的远征军战斗力空前提高,为蒋介石所倚重,成为日后同共产党争夺东北的依靠力量。

七、不同的谢幕方式

两人的性格,也决定了各自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以及最终命运。

卫立煌作战勇敢,有胆有识,因作战勇敢起初被蒋介石所倚重。但因过于耿直,加上过分亲共,被蒋介石怀疑,最终失去蒋介石信任。抗战胜利后,卫立煌先是出国考察一年多,脱离了内战战场。后又被蒋介石一再电召回国,任命为东北剿总司令。在辽沈战役中与蒋介石矛盾不断。战败后被蒋介石软禁,逃脱后流亡香港。新中国成立后回归大陆,受毛泽东热情欢迎。

薛岳性格阴柔,工于心计,巧于应合,后被蒋介石重视。内战中被蒋介石派到一线指挥剿共,遇到粟裕。不知是薜岳命运不好,还是江郎才尽。总而言之,昔曰的军神风釆不再。经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与孟良崮战役之后,薛岳几经挣扎,终未能挽回败局,连他倚重的整编74师也断送在孟良崮上。老蒋忍无可忍,撤了薜岳的职。1949年,老蔣主力部队尽失,心腹爰将不断被捉。这时又想起薜岳,让薜岳主持海南,建起伯陵防线。这次遇到的是林彪爱将韩先楚。一夜之间,韩先楚渡过上万人,伯陵防线倾刻崩溃。薛岳不得已逃离海南,前往台湾养老。

八、口碑传播与电视剧传播

总结两人在抗战中的表现。

卫立煌打了忻口战役,坚守了华北抗战,打通了滇缅公路,并配合了共产党八路军作战。因为他交了共产党与美国人两个朋友。按现在的说法人脉好。至使他的功绩早为国人所知,惊动国际视听,为历史所记。

而薜岳保卫了长沙,创建了天炉战法。但因他交了蒋介石与陈诚两个朋友,随着薛岳个人在内战中败仗不断,以及蒋家王朝的倾覆,薜岳原先的抗日功绩就淹沒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被国人所知。

所不同的是,卫立煌回归大陆,参加国家建设,平日里公务繁忙,未听说写过回忆录。他的抗日事迹主要靠共产党朋友与美国人传播转述的,在国人中口碑很好。

而薛岳到台湾养老后,静下心来总结过去,写了不少东西。特别是人家寿命很长,留下的资料很多,这就为编剧创作电视剧《长沙保卫战》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随着电视剧播出,薛岳和他的长沙保卫战、天炉战法就重新出现在国人面前。!


阳城导航


1947年莱芜战役,李仙洲兵团七万多人马大部被歼,狡猾的王耀武本来是可以挽救这支部队的,嗅出气味不对后曾急令李仙洲后撤,不料在陈诚的严令下被迫再次前出,终进华野口袋。王耀武后来那句名言的原话是:“五万多人在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哪”!



陈诚时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坐镇徐州指挥鲁南会战,而前敌总指挥正是“徐州绥署主任”薛岳。随着李仙洲兵败,陈诚“南北对进”的计划破产,徐州绥署被摘牌,薛岳遭到免职,换之以“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而此役令陈诚大失颜面,不久主动请缨前往东北主持战事,结果不到一年又被东野打的丧师失地,蒋介石无奈,再调旅欧归来的卫立煌出任东北军事一把手。

从解放战争的表现来看,薛岳和卫立煌的表现都很一般,就主动性来说,薛岳略好。闻知顾祝同上任后,粟裕将军的评价是薛岳用兵“尚机敏果断,可称军事干才,而顾祝同只是个庸才”。



在抗日战争中卫立煌一直在华北作战,就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并兼第二战区副司令官、“河南省主席”,而薛岳始终在华中地区对日作战,就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这也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最激烈的两个战场,两人的级别和份量差不多,也都是陆军二级上将,用“南薛北卫”来称呼是不为过的。卫立煌虽然是安徽人,但与薛岳一样是粵军出身,曾经是孙中山的卫队成员,薛岳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团营长,从资历上讲两人差不许多。

卫立煌的优势在于从北伐战争开始,始终追随蒋介石作战,中原大战表现出色,1935年晋升上将被称为当时的“五虎上将”之一,没有反蒋记录;而薛岳曾经跟随汪精卫和张发奎反蒋,从关系上看卫立煌更加嫡系一些,不过薛岳的优势是背后有陈诚作为靠山,并且在抗战初期战场表现非常抢眼,从而能够掌握着30多万中央军和杂牌军部队,其中包括第10军、第74军、第52军等精锐;卫立煌的基本部队是第14师,后来扩编为第14军和第14集团军,战斗力确实一般。



当然,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也不相同,薛岳的对手是日寇在华最精锐的野战兵团“华中方面军”第11军,而卫立煌的当面之敌是日寇华北方面军的几个师团,战力较弱,从军事压力上看,薛岳承受的较重。

两人的大兵团指挥能力都是可以的,卫立煌主要组织的是“忻口会战”和“中条山保卫战”,比较善守,但是攻击性略逊,在华北地区并没有特别出色的运动战范例;薛岳主要组织的是湘北会战和赣北会战,善于“后退决战”战法,一旦形势有利即主动出击,尤以“万家岭战役”和“第三次长沙会战”较为出彩,捕拿战机的能力和战场主动性,似强于卫立煌。




两人都遭遇大败,卫立煌战区是中条山惨败,两个集团军几乎被日军全歼,黄河以北尽失;薛岳战区的是“长衡会战”的失利,长沙和衡阳连续丢失,不过第九战区倒是没有整个集团军被敌全歼的记录,最多方先觉的第10军不复存在。并且从歼敌数量上来看,第九战区明显多于第一战区,因此从这两个层面评价,薛岳的指挥能力略高于卫立煌。

两个人的缺点是:薛岳比较骄狂,敢跟蒋介石顶嘴,很难听进下属意见;卫立煌则是过于内敛,不太敢拂逆蒋介石的意思,而用李宗仁的话说,哪里蒋介石直接干预的少,哪里的仗就比较好打。

薛岳失守海南岛后去了台湾,卫立煌撤出东北后辗转香港等地,1955年回归大陆。


度度狼gg


卫立煌和薛岳都是国民党军中有名的战将、名将,也都出身粤军,但两人的发展轨迹却有很奇妙的对比。卫立煌在抗战之前与共产党基本没什么交集,算是个比较纯粹的军人,为蒋介石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但是从抗战开始,卫立煌与共产党越走越近,甚至引起蒋介石的不满,将其撤职。抗战胜利以后,卫立煌对参与内战并不积极。建国以后最终回到中国。

薛岳则正好相反,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薛岳是国民党左派的一员,与共产党关系密切。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薛岳一度为此放弃其担任的第一师师长职务,前往武汉国民政府。但此后,薛岳却积极参与国民党军的发展和作战。抗战中,薛岳与共产党的关系也并不密切,抗战之后,更是积极参与内战。49年之后,薛岳逃往台湾,终其一生再未踏上大陆。

说起来两个人的光辉时刻都是在抗战期间。其中,卫立煌先后在华北地区当过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来又指挥中国远征军参与第二次入缅作战。虽然卫立煌本人接受军事教育并不多,仅仅于1914年在武昌学兵营受训过一年多,外加后来到陆军大学将官特别班进修学习一年多。但卫指挥作战还是很给力的,他在部队协调、战机把握、力量调配等方面表现不错。忻口会战、第二次远征军诸次战役中,卫表现均可圈可点。虽然也有中条山战役这样的失败,但责任主要还是要归到“微操作狂人”蒋介石身上。

薛岳则受过完整的军事教育,从陆军小学一直到保定军校,一步一步学习完备。在抗战期间,他长期担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在其任上进行了武汉会战和四次长沙会战,其中第三次长沙会战更是薛岳的得意之作,他提出的所谓“天炉战法”也成为其标志性概念。薛岳指挥作战灵活果断、善于总结,喜欢归纳,经常能提出一些概念和噱头,比如“天炉战法”、“八字口袋战法”。军事家粟裕评价他:“薛岳用兵尚称机敏果断。”

两个人其实打仗都不错,但风格略有不同。个人认为,卫立煌胜在一个“稳”字,打仗比较稳定靠谱;薛岳胜在一个“灵”字,更喜欢动脑筋。两人算是一时之瑜亮,很难分出高低。T


联合防务


就抗战时期表现,薛岳的兵团指挥能力、战场把控能力都是卫立煌难以匹敌的。

(薛岳、卫立煌)

1、抗战初的战绩

在抗战初期,卫立煌率领四个半师的中央军北上,之后被编为十四集团军,并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中央军、晋绥军、十八集团军等在忻口对日军作战,死守阵地,伤亡惨重。之后部队向南退却。在临汾失陷后,主力退往中条山,卫立煌也被划入第一战区系统。

(太原会战)

薛岳最初在淞沪战场作战,属于左翼军序列,指挥第十九集团军与日军血战。在1938年的兰封作战中,一度围困土肥原师团;在武汉会战中,重创日军第106师团,牵制大批日军。

(万家岭战役)

这一阶段就薛岳更胜一筹。

2、抗战中期的战绩

进入僵持阶段,卫立煌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39年,在中条山地区击退日军进攻,并击毙其中将、少将各一。1941年终,中条山战役全线溃败,丢失黄河以北天险,损兵折将。

(中条山战役)

而这一时期,薛岳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取得了不俗

的战果。

(第三次长沙会战)

3、抗战后期的战绩

在抗战后期,1944年6-8月的长衡会战,第九战区部队惨败,薛岳将部队拉到湘、赣、粤边区,阻止日军打通粤汉铁路。与日军多次作战。

(长衡会战)

而卫立煌担任远征军总司令,强渡怒江,收复松山、腾冲、芒市等地,虽然伤亡比较大,但终究取得了战役胜利。

(远征军反攻作战)

两人都是优秀的将才,但相对用兵而言,薛岳要更胜卫立煌一筹。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二人就职务而言,卫立煌高于薛岳,但就能力而言薛岳高于卫立煌。尤其是在军事能力而言。薛岳远胜于卫立煌。

薛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生于公元1896年。薛岳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到台湾后晋封一级上将)薛岳完全是依靠凭个人能力一步步从一个普通的上尉成为高级将领的。薛岳因抗击日本获得美国的自由勋章和国民党法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自创天炉战法,抗日期间参加并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期间担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司令,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第九战区副总司令。在长沙会战里歼敌日军十万之众,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正面战场最辉煌。最伟大的胜利。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曾言:撼山易、撼薛将军难。在抗日期间大放异彩的薛岳在解放战争中却战功不显。在担任徐州绥靖区主任的时候,多次败于粟裕之手,于1947年被蒋介石免职。其“绥署”主任撤销。转任南京政府参军长。就此除了在海南岛败于韩先楚之手之外,再无领兵的机会,到台湾之后。薛岳“退休”颐养天年,公元1998年5月3日,

国民党一代战战神薛岳逝世,享年103岁。薛岳之所以如此长寿,就在于他歼灭日军最多,积德行善嘛。打击日本侵略者就是积德行善

卫立煌。字俊如,生于公元1897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在抗日期间最高职务是在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5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卫立煌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不俗。击败日军收复郑州 。尤其是在忻口会战中彻底击败日军取得辉煌胜利。日军香月清司称其为“支那虎将 ”。美国驻华参谋长史迪威在回称其为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应该说,在所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里,无论是名声和功劳都是不错的

,但卫立煌在辽沈战役里基本上没有发出任何有效的命令,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辽沈战役之后,蒋介石宣布:“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着即撤职查办,1949年1月卫立煌出走香港。1955年回国。1960年1月17日逝世,终年63岁。

在公认的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里,卫立煌排第六,薛岳排第五。基本差不多,军衔都是二级上将,就资历和官职而言,卫立煌则高于薛岳。就抗日功绩而言也应该是差不多,但薛岳更多的是战术上的胜利,而卫立煌则是战略上的,这也许是和二人的职务有所不同所造成的

综合对比,薛岳高于卫立煌。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我认为薛岳和卫立煌都是受中国人尊散的人,因为他俩爱国,在抗口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

相比吗?没有可比性,职务不同作用不一样,只要爱国抗日,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是伟大的。


仼双贵


两位将军都是国民党军“战区”级的将领。都曾经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都可看做蒋介石先生的嫡系,却又都属于用而疑之的典型。卫立煌将军曾经因为围剿红军而获得以县立名的荣誉。薛岳则是红军长征开始后“蒋介石“驱虎搏狼”之计的主要执行将领,尾追红军抢占军阀地盘。不同于薛岳一生表演反共,卫立煌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在民族大义面前,抛开党争,对在与日军作战中表现出色的八路军给予了同情和帮助。公开宣称,谁打鬼子我的物资就给谁!卫立煌领导了在山西包括忻口会战等一系列战役。与八路军合作,使辖区成了著名的敌后战场。严重干扰了日军战略布署,被日军称为“盲肠”般的存在,对抗日战争贡献极大。但对共产党的态度触犯了蒋介石先生的大“忌”。被蒋介石招回训戒,并派何应钦对卫的军事部署进行干预,致“中条山惨败”发生,至此国军在敌后的存在感基本不复存在。抗战后期卫立煌又被蒋介石起用,担任著名的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与美方指挥官史迪威配合较好,战果颇丰,获得了美国人的好感。恰恰这又是蒋介石先生所不喜!加之卫立煌将军不愿意打内战,淡出国军核心范围。解放战争中,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危局,蒋介石强推出了卫立煌,卫也深知道自己替罪羊的身份和蒋介石承诺的不可信。实际中在蒋介石每每越级瞎指挥和嫡系“天之骄子们”的推卸责任之间。卫立煌实实在在成了一只替罪羊。薛岳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据说是歼灭日本鬼子最多的战役。解放战争中薛岳没有象样的战绩。广为宣传的海南岛“伯陵防线”,不堪一击。


还算正常人


中国军队从来不少将军,但少统帅,只有蒋总司令,可以指挥美军打去日军缅军,印度军队,越军解放法国军队,东南亚,并不记仇放了日本几百万军民,,一个不抢一个不杀,无耻中国人,他不算民族英雄你算,解放军还木生,是总司令手下一个军,什么鬼东西都听命统帅,


用户76535334418


薛岳的战功,比不上卫立煌。一、卫立煌指挥的忻口战役,打出了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二、卫立煌指挥的共十一次中条山战役,均取得了胜利,使中条山成为敌后抗日模范根据地。第十二次中条山战役失败,因蒋介石调走卫立煌和中坚第四集团军,并断补给线,才有第十二次中条山战役失败的光荣的耻辱。三、卫立煌指挥的第二次入缅作战,一扫陈诚指挥的的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的阴霾,仅用一日时间,便强渡怒江。随后反攻滇西、缅北成功,全歼缅甸、滇西的日军。这些战绩,都是在双方力量相比之下,我方处于不利情况下取得的。相比之一,薛岳手握蒋军中的精锐,在湖南有足够的后方支援。但打的四次长沙战役,因日军不以占城掠地,而是以消耗蒋军兵力为目的的作战中,虽保住了长沙(第二次长沙战役,日军曾攻占长沙,后主动撒离),但己方伤亡,数倍于日军,可以说日军达到了消耗蒋军实力的目的。在豫湘桂会战中,不足二十万的二线日军一举攻破长衡,在湘百万蒋军全线溃败,薛岳所部,也不例外。可见,卫立煌的战绩,比薛岳高许多。卫立煌也是蒋系所谓的五虎将中,唯一名符其实,具有指挥战役级别作战能力的将领。


安平144796971


薛岳的薛字看清楚了,不是"薜岳"。如今的人去洋论当时的历史也只能是从书中或电影中了解的,他们都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如果从民族大义上讲,他们都是铮铮铁骨的抗日民族英雄。如果从国共两党上讲,很明显薛岳最后到了台湾,而卫立煌抗日战争时期曾受到共军解围而心存感念,解放后主动弃暗投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