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楼市稳了

昨天傍晚,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会议如期落幕,并公布会议公报。

众所周知,这个会议是经济领域的最高级别会议,具体明年经济方面会做什么,在会议上,蓝图已定。

全文公报很长,接近5000字,一个晚上过去,各方面的解读也已经很泛滥了,在这儿,局姐只想说说和楼市有关的那些点。

毕竟,这里,隐藏着明年楼市走向的一切秘密。

如我们所料,虽然12月的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绝口未提,让市场很是有了些全面放松的幻想,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给了房地产不小的篇幅。

“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眼看上去,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似乎都是老调重弹。甚至在知识星球里,都会有小伙伴问,经济会议重申房住不炒,楼市又要惨了吗?

并不是,和前几年针对房地产的表态作对比,就会发现,政策的风向,和去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说,第一次用了“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三稳”来定调楼市的“长效机制”。

以往,对于“长效机制”的定义,用词一直是模糊的。

2016年,是“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2017年,是“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8年,是“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今年,“长效机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房价、地价和预期都得稳住。

为什么呢?

在《年度最重磅会议避谈房地产,不提就是放松吗?》里,局姐曾经分析过,会议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什么是合理区间呢?“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有这么一句话: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为了实现目标,有券商判断,2020年的GDP仍然可能定在6%左右,比今年略低。

在确保“GDP十年翻番”的大前提下,“稳”这个字,一定是2020年一切经济工作的终极目的。

那么,什么叫做稳住呢?如果我们去看看11月份的70城数据,就会发现,已经有一半的城市二手房价都在跌,创了历史新高。

再看看土地市场,溢价率节节走低,从年中高点20%多一路降到了不到5%。前一阵子,就连楼市最火的深圳,土地居然都还在流拍。

所以,对于房价、地价和预期来说,控制上涨是一直以来的共识,但在当下的周期里,更重要的是,托住底,不能大跌,也不能让大家有大跌,甚至崩盘的预期。

最好就是不涨不跌,顶多能接受窄幅震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目标:平稳健康发展。

说到这里,大家就懂了,楼市调控最严厉的时间,是真的已经过去了。

从这次会议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到,关于调控本身,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全面落实因城施策。”

2018年,类似的表述很长:“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

提出“全面落实”,说明高层对过去一年里的因城施策是满意的。现在,分类指导被删掉,中央的容忍度在提高,给了地方更多的自主权,之后,每个城市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着办吧。

只要“三稳”能保障,什么都可以。

可以预见,新一轮的楼市政策微调即将到来,当然,不一定全是放松。

在《政策变局!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有资格“救楼市”?》中,局姐提到过,很可能放松政策“救市”的,更多的会是一二线城市或者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三四五线城市的楼市政策或许会更加严苛——

可能是为了控制供应量,也可能是为了防止大规模烂尾,造成的社会不稳定。

最后,还想说几句题外话。

首先,在这次定调中,对于存量房,已没有棚改的表述,强调的是“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

其次,这次的财政政策,没有提到大幅提高地方债的发行量,反而有一句挺罕见的提法:“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再次,关于金融和货币政策,一方面“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另一方面“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这些点非常琐碎,如果串起来看,告诉我们了这样的事实——

1. 降准降息还是会有的,但不可能有大规模宽松的财政计划了,也不会有大规模放水了,因为所有的货币供给量上升,都会导致杠杆上升。

2. 没有了棚改,对于大部分三四五线,尤其是人口大规模流出的城市来说,楼市的内生动力已经所剩无几了。地方政府也别老想着用发债啊卖地啊来圈钱,请开始过紧日子。

这几天,很多人在知识星球咨询城市投资的问题,其实真没那么复杂。看看会议的定调,就知道,

房子这东西,未来的金融属性肯定是越来越少了,最终价格肯定是要回归基本盘的,而且,有的“洼地”,可能是永远都不会被填平的。

什么是楼市的基本盘?还是人口、资金和产业。只有这三项持续流入的城市,楼市才有缓慢向上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