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這個社區不一般

舊縣鄉探索農村社區管理新模式側記

“挪窮窩,搬新家”。一年零兩個月,我縣黃河灘區遷建工程規模最大的社區——舊縣鄉時代新城社區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且達到“拎包入住”高標準,水電氣暖等配套設施齊全,黨群服務中心、休閒廣場、農貿市場、景觀水系和九年一貫制實驗中學一應俱全,儼然一副小城鎮的氣派。

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該社區共佔地808畝,安置12個村、3408戶10905人。目前,群眾正陸續回遷,已入住2400多戶。如何能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還能致富。該鄉緊緊圍繞移民群眾所思所想,創新體制機制,緊抓“問題導向”這一主線,堅持發展大計與移民共商、美麗社區與移民共管,探索社區管理新模式,把移民社區“網格化”,社區實現了自治共管理念。

怎麼管?

黨建引領帶動“雙線融合”

時代新城人多面廣,是一個“多村合一”的萬人社區,群眾回遷後,傳統的行政村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社區管理的需要,同時,也不具備提供高標準服務的條件。面臨的首要難題和矛盾就是“如何管”的問題。

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我們探索了‘雙線融合’模式”。時代新城社區指揮部副指揮長徐興銘告訴記者。雙線,即管理線和服務線。基於社區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該鄉又完善了黨的組織架構,將回遷安置原本歸屬於兩個管區的12個村,撤銷管區管理,成立了時代新城社區黨總支;12個村又劃分為12個片區,成立了12個黨支部,歸屬黨總支領導;分別在每棟居民樓選出“黨員樓長”,這樣就形成了“黨總支+黨支部+黨員樓長”的三級組織框架。  

因居住方式改變後,物業服務成為一大缺口。該小區成立了國有物業公司平臺——時代新城物業管理辦公室,通過公司招投標引入3家商業化、專業化的物業公司,承擔該社區的物業服務工作。

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有天我洗衣服的時候下水道堵了,我心裡一下子沒有了主意,抱著試試的心態去樓下給物業說明了情況,沒一會兒他們就上門了……”該社區居民笑著說道。類似的“關鍵小事”不勝枚舉,時代新城社區已然成為人們交口稱讚的幸福高地,這些都離不開“國有物業公司平臺”的落地。除此之外,國有物業公司還將獲得的直飲水收益、廣告收益、充電樁收益和商品房物業費收益全部投向於服務群眾、補貼物業費用。  

自國有物業公司的成立以來,解決了各村各自為戰的局面和商業化物業公司以盈利性為目的的侷限。為方便工作開展,推進社區管理與服務,將管理線與服務線相融合,使幹部角色發展轉變,由黨總支書記擔任國有物業公司總經理、12個村支部書記擔任國有物業公司項目部經理,並給予一定報酬。這樣,管理與服務有機融合在一塊,將黨建滲透到了基層管理當中。黨總支、黨支部和黨員樓長對社區的大小事務進行協調共商,形成一套有效的社區、樓棟自治管理機制,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錢咋辦?

“按比承擔”拉動村、民增收

“我們把水電氣暖的價格壓到了最低。物業管理費經招標大體價格為6角,本著‘最大限度降低群眾生活成本’的原則,最終制定了‘141’的承擔方案,即群眾拿1角,村集體拿4角,鄉鎮補貼1角,比例為17%、66%、17%。”時代新城社區管委會黨總支書記尹安軍告訴記者。  

對於要承擔整個費用66%的村集體來講,這就意味著村集體經濟必須過硬,而且要持續膨脹、持續增收。集體增收問題怎麼解決?該鄉通過摸底排查,將舊村拆除的石頭磚瓦作為建築拆料,經出售獲得1000餘萬元的收入,分配給各村。然而這種一眼望到頭的收入,並不是長遠之計。

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陳山口和高徐兩個老村莊按照“誰復墾誰流轉”的原則進行一次性流轉5年或10年以上的土地流轉,這種方法既保證了復墾質量,又解決了“復墾后土地誰來承包”的難題。加上結合後期移民扶持結餘資金,12個村近1000餘萬元,舊縣鄉政府決定不再用於修路、打井等,而用於社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建設農貿市場和沿街房,建成後按照各村出資比例分配租金,將形成可持續性的收入。  

“玩具廠離家很近,走著就能到廠子,還不耽誤接送孩子。”在東平昇鑫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工作的石福霞告訴記者。時代新城社區旁邊引進的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既實現了家庭婦女在家門口就能就業的問題,也極大緩和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問題。  

不僅如此,社區管理中還開發一批保潔、保綠、保安等公益性崗位。本著優先安排本社區人口,尤其是生活困難群眾伸出了援手。今年64歲的牛夫根就是一名社區保潔員,他告訴記者,“我現在一個月能掙600元呢”。目前,時代新城物業管理辦公室僅保潔崗位就吸納150多人就業。

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咋約束?

“獎管”結合,念好“緊箍咒”

不少群眾搬遷進新社區,思想轉變不過來,垃圾隨意丟、不愛護公共設施,室內衛生髒亂差。針對存在的問題,時代新城社區黨總支多次開會商討,最終建立了一套計分制度。為每戶群眾發放了一張物業卡,加強了對居民日常行為的約束。如果群眾出現亂扯亂掛、亂擺亂放、亂圈亂佔或者其他不文明行為,就會得到減分處理,相應的物業補貼就會減少,減少部分由每戶承擔。通過這種經濟刺激來倒逼群眾的文明素質提升、生活習慣轉變。另外通過評選出的文明家庭,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通過示範帶動來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轉變素質。  

在群眾入住前,該社區國有物業公司通過溫馨提示等多種方式,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文明習慣。社區居民“抱團”從根本上解決自治問題。通過群眾選舉,選舉出了社區秩序協管員、環境衛生維護員等,每天負責監督管理群眾的不規範停車、垃圾亂丟、亂放等現象。 

東平這個社區真不一般,是你的小區嗎?

“要做就要做好,我們希望打出個典型出來。大家互相監督,一起把社區建設得更好更漂亮。”時代新城社區居民環境維護員說。  

考慮到村民務農的需要,舊縣鄉決定在安置房後建農機大院,專供種糧大戶存放大型的農機具。另外,在新社區附近規劃設計了農機大棚,用以存放釘耙、鐵鍁等農具,實行專人負責制,統一對農具設備進行規範化管理。  

要讓搬遷群眾安心過上新生活,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一定要跟上。“為了讓老人們安享晚年,我們特建設了60套60平方米的老年週轉房,也就是新型農村敬老院,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免費拎包入住,週轉房內還將規劃建設健康、娛樂、醫療衛生等各種配套設施,打造成農村社區‘敬老院+衛生中心’的醫養結合新模式。”舊縣鄉黨委書記鄭興利說道。

記者 李平 韓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