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学管理系列:做一个接地气的HRBP

《历史的天空》第三集剧情片段:


姜大牙在抗日游击队留下来,当上小队长后,闹出了“换鞋事件”,张普景向杨庭辉提出了批评意见,说:“那个姜大牙实在不像话,一个野汉子,没有纪律观念,没有阶级觉悟,这样的人跟鬼子打仗敢拼命,跟自己人也敢拼命,是个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角色,我们的队伍不能要这样的害群之马。”


杨庭辉却不以为然,说:“他刚刚加入队伍嘛,一个人的进步是有过程的。”


张普景说:“有问题就迁就,那我们的组织还有什么力量可言?老杨我实话跟你讲,我发现我们的队伍纪律很松弛,姜大牙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些人不改造好,对革命是有害的。”


杨庭辉说:“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改造姜大牙他们,而是抗日。培养人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老张你不要急,还是得发挥他们的长处,慢慢来

。”


张普景作为政治部主任,坚持给干部们上政治课,要宣讲《共产党宣言》,要让干部们明白革命的性质、纲领和目标,要让他们懂得,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要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杜绝诸如强迫战士换鞋子之类的行为。


杨庭辉对张普景的工作并非不支持,但杨庭辉说:“老张你别忘记了,国民党叫我们是土八路,我们就是土八路。《共产党宣言》要讲,要长期讲,要永远讲。但是,还有一些小道理也要讲,讲了就管用。怎么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些人都是种田的,你告诉他,到了共产主义,他就有田种了,不用租别人的田了,他就明白了。日本人到中国来,掠夺我们的财富,杀害我们的兄弟,糟蹋我们的姐妹,这些实际的东西要多讲。培养信仰要靠长期工作,但激发仇恨很快就能见效。共同的利益可以使我们的部队团结一致,共同的仇恨也可以使我们的部队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就是战斗力。”


张普景细细分析杨庭辉的话,虽然说得天衣无缝,但其实是告诉他,少讲理论,多讲实际,少谈主义信仰,多讲利害关系。张普景对杨庭辉的观点很不满意,说:“那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觉悟是什么呢?把个人利益同信仰混为一体,甚至用低级的个人需要取代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这是实用主义,甚至是机会主义。”


杨庭辉说:“麒麟山的革命还在低级阶段,我们应该有的放矢。你现在就跟姜大牙他们讲这个信仰那个主义,他听不明白,听不明白就不买你的账。你想让大家一夜之间就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信仰的革命者,那是不可能的。革命的路很长,革命的思想只能一点一滴地灌输。不认识这个道理,就要走弯路。


杨庭辉有这样的态度,张普景就有些灰心。是啊,跟姜大牙之流去谈什么理想信仰之类的东西,不就是对驴弹琴吗?看来只能这样了,麒麟山的革命也只好

按照这些土包子能够接受或者能够施展的方式进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